这种影视题材,碰不得?
“遇见外星人”这个话题如果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会感到有兴趣,甚至有爱好者会拿出珍藏的杂志与你探讨。
如今观众老爷们或许更愿意嚼着薯片看手抡雷锤的超级战士与外星人作斗争而非讨论这些不着边际的天外来客。
再不济也是仰望人类英雄们勇敢驾驶战斗机撞向巨大飞碟,与之同归于尽,还地球人一份安宁与清净。
而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在上述其列:那种我们不愿见到的真实情况,这反而是最大概率的事件。
就个人而言,悲观的心态不可取,电影里也很少宣扬外星人侵占地球,地球人濒临灭绝的恐怖戏码。
“朝闻道,夕可死”的崇高品质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也没有人高尚到可以为天文研究而一心赴死。
当遇到手持武器不讲道理的外星人时,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屁滚尿流地四处乱跑以寻得一线生机。
在1898年,英国科幻大师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幕令人难以接受的末日假想。
他在小说《世界之战》中化身为作者“我”,前往十九世纪的日不落帝国,于一个平静日子里遇见陨星降落的天文奇观。
那个时代的人还怀着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孜孜以求的探知欲,迅速而又热切地围观这个落在英国乡间田野的庞然大物。殊不知好奇打开了潘多拉灭亡之盒。
圆形陨星发出炙热的光线,将围观的吃瓜群众灼烧殆净,幸存的人呆立片刻后,并惊呼着四散奔逃。
随即情况越来越糟,赶来维护秩序的警察部队被消灭,从所未见的三脚巨大机器从陨坑爬出,袭击了作者所在的小镇。这种直击心底的恐怖打碎了很多人的信仰与意志。
赶来的英国军队也被火星人轻松消灭,热武器与核能武器的对决决定了整个地球人的蝼蚁命运。
在随后的战事里,一整个炮团以全员牺牲的代价消灭了一个火星人。
当人们还未为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庆祝时,新一波袭击来临了。更多奇怪的圆形陨石落在地球上,这意味着更多敌人已抵达战场。
武器的全面落后导致战斗结果一边倒,伦敦沦陷了,恐怖的火星人在人类国家的首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准备下一步的大扫荡。
一切陷入阴暗之中,幸存的人躲在角落苟延残喘。
全篇小说并不长,却始终在叙述如何逃亡,躲避恐怖机器人的追杀以及窥探火星人如何杀害地球人吸取鲜血中的养分。
高压下的人退化成为低级野兽,被当做猎物驱赶追杀。
通篇故事血淋淋地剥落文明社会下的儒雅外衣,将仓皇失措的人类原始本能分毫毕现。
奇怪的是作者并非要表达人性的劣根性,即使在这样秩序崩塌下的也未对人类的未来失去希望,而是冷静地思考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存之道。
作者以一种受难亲历者的口吻同时又是以俯瞰的姿态来见证这一次人类危机。
但这也是极其罕见地在故事里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剥除,把人类作用缩小到蝼蚁般大小。
故事里弥漫着悲剧色彩,然而故事的结局是好的:人类并没有灭绝。
2004年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同名电影中,忠实反映了小说主人公遭遇的曲折经历,只不过将时间放置到了现代。
标志性的三脚机器人再一次受邀出场,成为全场观众的焦点,除了惊呼还有赞叹。然而特效加持没有掩盖故事缺乏的波澜起伏,更没有凸显人类的悲情色彩。
主人公被安排一路奔逃,其个人毫无英雄气概,无所作为也是众多影迷诟病的原因之一。故事也与崇尚“不自由,毋宁死”的美国文化格格不入。
诚如某个影评大师所说,人们走入电影院,期待的是那份被电影征服的兴奋感。很显然这部电影没有,并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随着时间流逝,故事里自带的前瞻性已经不存在,而观众对外星人的迷恋热潮也早已过去。
2019年,英国和法国分别推出了《世界之战》的还原版和现代版剧集,不过整个系列的分数也都很可怜地徘徊在6分左右。
探讨外星人的故事在时下已经不流行,遇冷的结局也是可想的。
通篇笔者都在讲一个乏善可陈的故事,也不希望各位浪费时间去观看低分作品,而是希望这样的未来寓言会像一记炸响的闹钟,警醒做美梦已久的人。
人之于世界犹如蝼蚁,可最终存活的不就是那些蝼蚁吗?
----
本文作者:凡依罗(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