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电影简史》读书笔记(四)
看本文前,推荐先看上三期:
“越战影响下的美国电影”电影无时不刻的受着社会影响,人们意识里的反战情绪与艺术创造激荡出华丽的影片。
70年代的美国电影就是这样,国家内忧外患,电影反而从低谷攀升,一系列新电影的诞生,昭示着“文艺复兴”的开始。
1968年电影审查政策放松,1972年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电影《教父》上映。
一部好电影就像一个人:吸引人的好故事(心脏);深刻的道理或者内涵(大脑);优秀的叙事手法,高超的电影技术:包括画面、拍摄、剪辑技巧,丰富的故事背景与文化底蕴,演员的出色演绎(四肢)。
如果具备了以上条件,电影就会跑能跳,给观众感官上就是多层次立体的体验, 而非平面化的单纯效果。
《教父》就是符合上述条件的优秀影片,在那个环境下,政治隐喻直指当时的山姆大叔。
优秀电影,探讨人性,紧扣历史,在当时的观众心目中掀起惊涛海浪,成为经典也是顺利成章。
即使我们回看,没有了当时那种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电影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依旧能够保驾护航,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电影背景和当时的时代气息也成了我们追忆与学习时代文化的重要依据。另一部经典《肖申克的救赎》也是如出一辙。
电影观众的口味总是奇怪的,哪怕外在表现出浓重的反战情绪,抗拒美国政府送大兵侵占越南,而内在则需求暴力的电影来消弭缓解这种负面情绪。
斯宾塞斯导演应运而生,1976年的《出租车司机》广受欢迎,据说影响之大还为日后杀手刺杀里根总统提供了灵感。
电影不再是那种结构严谨的古典主义,一丝一扣都遵循规则,而是打破规则,变得松散和泛娱乐化。当时的观众似乎更买这种帐。
“废墟里的温纯美好”70年代初期对越南战争的反战思潮,中期的水门事件爆发,一时间政府的公信力失效,民众矛盾与颓废思想弥漫。
有句古话叫“乱世出英雄”,在固化稳定的社会情景下,大众思维也固化,所以电影很难出经典。
反倒是在这种人心浮荡的情景里,电影行业反而掀起精彩的浪潮,优秀的影片和导演迭出。1976年《洛奇》、1977年《第三类接触》、1974年《星球大战》、1975年《大白鲨》、1980年的《愤怒的公牛》,还有上面提到《教父》第一部,第二部、《出租车司机》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佳片。
执导这些影片的科波拉,斯宾塞斯,伍迪艾伦,斯皮尔伯格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有的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观影娱乐。同时电影类型也变得更加丰富。
伍迪艾伦
可见不同类型的影片,不同导演的执导思维下,还是显出了一个时代的共性:那就是在一片恐慌,迷茫,颓废里找到未来的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不同外壳的包裹下是对人性最深刻的探讨与再发掘。
整个70年代,美国电影在精神的废墟里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热闹气氛,这在电影史上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各种主义的电影运动”相对美国电影蓬勃的复兴,美国以外的电影市场则显得此消彼长。
1970年代,各国的思维解放——黑人解放,女性解放...作为思想载体的电影更是走到了前列,电影开始呈现多样性,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导演。不过在影片上就没有什么可以赘述的。
个人以为,这和国家的强大与否有一定关系,经历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还都处于生产力恢复和对战争伤痕的缝合之中。
当人吃不饱饭时,精神需求就退而求其次,那么电影发展的缓慢可想而知。
只有当社会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娱乐业才会呈现指数增长,整个70年代还是处于一个积累期。美国电影强大的生命源力让它在电影史上占据了很大篇幅,相对而言这个时期的欧洲电影就逊色不少。
----
原创:凡依罗(感谢投稿)
编辑校正:慢慢游
凡依罗更多原创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