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悬念”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本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是由于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因而不满足而产生的。教学中,根据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追求,探索知识的心理需求。
一、问题高挂,设置“悬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在接下来的的教学中,学生感觉很轻松,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也非常深刻。
二、唤起好奇,欲解“悬念”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符合实际、经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三、是非冲突,造成“悬念”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制难设碍,巧设“悬念”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前,适时地抛出一些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守实求变,妙用“悬念”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悬念”留尾,余犹未尽
留“尾”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面的新课留下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留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激发学生去探索新旧知识间联系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