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权: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体感治安”的回应

有的行为一旦实施,公众会直观地感受到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基于对“体感治安”的渴求发出重罚呼吁,司法上有时候也不得不回应这种民众的关切。高空抛物、抢控驾驶装置案件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口袋罪”处理,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近年来的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高空抛物行为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件。例如,被告人在其居住的楼上多次往楼下扔花瓶、灭火器、玻璃罐等物,导致楼下多名被害人的多辆汽车被砸坏的,法院认定被告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理由是:该场所是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被告人多次实施类似行为,被告人所扔下去的物体有使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的危险。
类似判决似乎可以从有关司法解释性文件中找到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2019年10月21日)规定,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处罚。
但是,这一规定有值得质疑之处。《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的危害公共安全,并不是指造成实害,而是要求产生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但是,通常的高空抛物行为,抛掷物品砸中一定对象的,该结果就固定化、特定化,不会再波及其他人,行为不具有“危险的不特定扩大”的性质,不会进一步导致不特定或者多数人伤亡的具体危险,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便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可能侵犯多数人的生命、身体,但由于其也不具有危险的不特定扩大的特点,不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也正是为了避免将高空抛物行为人为地“拔高”认定为重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在《刑法》第291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91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高空抛物行为原则上更接近于寻衅滋事的性质,其属于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的轻罪,如果其行为造成死伤的,根据具体情形分别认定为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过失致人重伤、重大责任事故、故意毁坏财物等罪,原则上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由此可见,及时设置轻罪对于减轻司法压力、防止轻罪重判是有实际意义的。
与此类似的情形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因为发生纠纷或者乘客坐过站点的原因抢夺驾驶员手中方向盘的行为,实践中基本上都是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刑。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2019年1月8日)规定:“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在上述规定中,由于最终要对被告人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该罪是具体危险犯,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需要在具体的案件中予以判断,即行为必须如同放火、决水、爆炸等行为一样,具有使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身体产生实害的具体危险才能构成犯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驾驶人员实施暴力行为然后抢夺汽车操纵装置的,都在没有仔细考量行为类型及其危险性的情况下,就相对容易地得出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结论,从而大量认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成立,危害公共安全的要素事实上被司法人员解释掉了,从而出现定性不当的问题。
为此,《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增设专门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一规定,能够有效化解司法恣意扩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空间所带来的罪刑法定的危机。
作者: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本文节选自《论通过增设轻罪实现妥当的处罚——积极刑法立法观的再阐释》;题目为编者自拟;原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6期
(0)

相关推荐

  • 重塑积极主义刑法观的治理价值

    刘嘉铮 任世丹 针对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重大安全威胁与高科技犯罪挑战,刑法修正案(十一)进行了积极回应,新增若干罪名对社会风险从抽象危险到具体危险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规制.例如,妨害安全驾驶罪规定,只要 ...

  • 《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生产安全条款的修订

    让人人都享有平安和健康 导读: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 ...

  •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专家详解“高空抛物罪”:未造成损害后果也可能获刑

    核心提示:"高空抛物罪的设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做出'危及公共安全'和'情节严重'的区分,不仅对高空抛物犯罪有更准确的认定,还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高空抛物行为,共同形成震慑作用.& ...

  • 《刑法修正案十一》之冒名顶替罪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确如此,看看公众号,一晃就有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了.哪怕每周一更呢,也能有四五篇呢,结果没有,还是懒. 刑法修 ...

  • 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竞合型犯罪

    [作者]夏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北大法律信息网签约作者) [来源]来源:<当代法学>2021年第4期.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原标题为& ...

  • 屎尿淋头构成高空抛物罪吗

    昨天芜湖市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一审宣判,某小区67岁的宋老伯被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8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链接:芜湖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判了!) 这是因一只酱油瓶引发的悲剧.宋老伯在法庭上痛骂自己 ...

  • 建筑垃圾从天而降,浙江首例高空抛物罪案宣判

    贪图方便 他从楼上抛下建筑垃圾 法院:高空抛物罪!判刑!  案情回顾  韩某是一名装修工,今年3月,他承揽了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以下称上虞区)某小区一户3楼居民家的旧屋翻新装修工程. 为了图省事,他将 ...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分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学者们称为口袋罪.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明显扩大了本罪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有时把严格符合刑法关于本罪规定的犯罪定作它罪. 其实,<刑法>第114条.第115条关 ...

  • 《妨害安全驾驶罪》条文解读

    ┃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2020年12月26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 ...

  • 高空抛物所抛掉的,可能还有自由

    高空抛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笔者就曾经历过一次"天降横祸",行走在一高楼下时,突然感觉下雨了,抬头却见是大晴天,猛地反应过来一定是有人往下泼脏水,顿时恶心至极. 随着城市化的 ...

  • 重庆首例!高空抛物,获刑六个月!

    3月31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重庆市首例高空抛物罪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钟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 2021年1月12日凌 ...

  • 王彦强:《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竞合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王彦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 随着刑事立法的日趋活跃,采"分则立法模式"的竞合条款日益呈现"立法肥大症",可考虑将竞合条款(尤其是想象竞合从一重处 ...

  •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规则案例适用》:法官以案解新规(附稿件采用通知)

    编者按:<刑法修正案(十一)新规则案例适用>一书由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 ...

  • 高空抛物类型区分与行为定性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案件时有发生,轻则毁损公私财物,重则危及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法律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面临实践频发且复杂多样的高空抛物案件也难以有效应对.众所周知,我 ...

  • 尚权推荐丨袁彬、刘亚莉:如何确定高空抛物的高空标准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高空抛物罪,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 ...

  •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所谓危险驾驶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秩序,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由于人们长期受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很多人饮酒成为常态,而酒后驾车并没有引起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