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 ‖致敬知青 ——评安育中先生六十篇“那——”系列美文

怀着激动与敬仰的心情,反复品读了安育中先生所撰的六十篇“那——”系列美文。这是关于山西夏县北京知青旧日岁月的真实回忆,是曾经风华正茂的一代人对自己人生足迹的深切追记。内中有对青春、激情与梦想的讴歌,有对第二故乡的殷殷眷恋,还有着对岁月易逝的慨叹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梦萦魂牵。

在这六十篇系列美文中,以“人”为题的作品最多,共22篇,占三分之一还强。其中,有专写一、两个人的,如《那个把学问做到村里的人》《那个带着农民干大事的人》《那个扎白羊肚手巾的知青》《那个花甲背包客》;还有专写一组、一队人,如《那个学习小组》《那支夏县知青宣传队》《那支夏县知青篮球队》;还有专写一类、一种人,如《那些厂里值得说道的人》《那些值得思念的人》《那些有情趣的人》。主要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共有1700多万知识青年被卷入,仅来至山西运城插队的知青就有二万多人,内中的1300人就分布在夏县十几个乡镇的几十个村。夏县这些知青,除了来自北京、天津之外,还有一些当地返乡青年。在同样年轻的岁月,他们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带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和兴趣,充满豪情地走到了一起。

这些从大都市走出的青年人,把曾经插队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在安先生的笔下,有《那座神奇的湖》《那片黄河滩》《那个母亲河流经的地方》《那个夏县能漂流的地方》等十数篇作品对之进行叙写和讴歌。开始的时候,他们对这里也感陌生与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逐步产生不尽的情感。他们爱哺育亿万华夏儿女的黄河,爱具有无穷魅力的运城文化,爱有关嫘祖、司马光、卫夫人的传说,爱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胡卜馍,爱那一口虽带土味却很亲切和生动的当地方言。他们感到“从共和国的首都北京,跨越几千年,来到中华第一城,实在是件幸事”;以为“没有哪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能与运城媲美。这是运城人民的自豪,也是曾在这里插过队的北京知青的自豪”。

岁月如歌,激情似火。作者笔下夏县知青的人生足迹与喜怒哀乐,鲜明体现着那一代知青群体的独特精神,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重回历史的原点,当那些青年们开始踏上远去的征程,有些人可能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有些人对陌生的未来尚深怀懵懂;来到千里之外的他乡,没有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了热闹繁华,满眼是荒渺、破落、孤寂,他们可能也有失望、痛苦和眼泪。但在稍稍适应之后,他们又重燃起生命的烈焰,把理想紧紧拴缚在他们坚定、执着、无畏的进取步伐之中。在夏县群山环绕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文家庄。这里吃水困难,百姓世世代代有个期盼,就是把后山的泉水引进村。凭着不惧艰险的精神,知青们硬是用镐、用铁锹、用扁担,一锤一钎一担地将大山凿开8个隧洞,把清泉引进了村,圆了百姓的“盼水梦”。夏县从未种过水稻,老百姓很少能吃到大米。知青们和老百姓一起锄地、扶犁、间苗、抓粪、锄草、喷药、割麦、打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整整干了六年。那年,知青们萌生了利用山泉种水稻的想法,他们借着回北京探亲的机会,从农科院带回一斤稻种。经过几番试验,真就让古老的禹都稻花飘香。引水、种稻,都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正是靠着一种坚韧不拔的闯劲与拼劲,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才建成了新的人生功业!

第二、奋发昂扬的坚定心志。虽然对未来尚怀懵懂,但他们内心理想的风标却始终不倒;虽然被荒渺、破落和孤寂所包围,但他们的内心却依然永葆那份天真、赤诚和情趣;虽然有不少失望、痛苦和眼泪,但他们并不因之悲观、颓废甚至堕落,而是依然积极、乐观、向上,把虽是坎坷艰难的岁月硬是唱成了一首奋发昂扬的歌。这是他们能够从多年的磨难中走出,并不乏较大建树者的重要原因。作者文内曾据有无情趣,将人分成两种,以为:“有情趣的人指有思想、有知识、有境界的人,指活的滋润,活的潇洒,活的明白的人。哪怕你文化不高,哪怕你颇有个性缺陷,但能活出自我,脱离了低级趣味,都算有情趣。”在《那间老屋》一文中,作者说:

在二厂十二年光景就这样不知不觉过来了。苦吗?我问自己。说苦,的确很苦。奇怪的是一点怨言没有,反而过的有滋有味。其实,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就是一间普通的小平房也可以装饰的很温馨。我在屋的中间拉了一道布帘,一边是卧室,一边是客厅。请人打了一个圆形的小茶几,铺上手织的白色网格台布,摆上一只花瓶,插上几支时令的花,一边一个小木椅。来了客人,也有了喝茶聊天的地方,别有一番情趣。

这虽在苦中,却感受到“别有一番情趣”,实际上,正是其具有奋发昂扬的心志所致。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心志的始终而坚定地存活,才有着作者终生不渝的朗诵与播音爱好和后来的有为于社会;才有着不少的书画家、摄影师、民俗学家、知名学者等各类优秀人才在此后从这个知青群里中不断地涌出。

第三、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这种胸怀,实际即是夏县知青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身即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一次集体远行,不管是为解决城市的就业压力,还是为消灭“三大差别”,或者“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都是为了国家与社会,而舍弃了自我的私利。来到僻远的山乡,虽然生活艰苦,却不管是当工人还是农民,不管以前是干部子女还是贫寒子弟,他们都很快融入“革命加拼命”的建设洪流,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如1968年底,北京122中19名北京知青插队到泗交公社架桑大队,这是一个距县城120余里的小山村。如何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知青们建议利用流经村里的小清河水资源建一座小水电站。他们立下军令状,请省地质队帮助测绘设计,十几个知青反复进山。经过几年奋战,打通了238米引水隧洞,建成高位蓄水池、发电房,安装了发电机,从此村里的百姓破天荒用上了电。1998年,几个知青结伴再回架桑,看到这里依旧贫困,心里十分难过,便集资5万元,选派几名知青回村再创业。他们先是承包3000多亩撂荒地,修建4500米机耕路,建起5座蓄水池,开发了几个柿树基地,还在山上种银杏、高山松、杜仲、美国黑核桃等几十种树。后来,还拦水建坝,建起“中澳水库”,动工修建15个养鱼池,让架桑成“鱼米之乡”。2008年,系列美文作者安先生重回他插过队的村子,发现学校面貌依旧,连一台电脑都没有;便出资建了一个电教室,后来又投资建了村多功能文化室,增添了几千册图书、音响、投影设备等。他说,这算“了我的心愿”。

有一位当年的夏县知青在看过安先生的系列文章后,曾留言说:“回想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历经艰难,但是我们不屈服于命运。我们吃苦而不诉苦,我们在默默无闻地生活着,以对历史善意而通达的理解,以对理想忠诚而坚毅的投入,以对一代宽容而信任的期望,以对新生活艰辛而痛苦的自我消化,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和共和国的命运同行进!”一段多么质朴而真挚的话,他说出了那一代知青共有的心声,体现了那一代人们共有的精神!

对安先生的系列美文与夏县知青精神进行肯定,绝不意味着是对那个狂乱无序的时代叫好,也不意味着对那个上山下乡运动本身进行赞美。那个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上山下乡运动本身确实缺少理性与秩序,给不少人的人生带去深重的挫折和难以弥补的苦痛,任何人也不愿意其再重演。但是,通过这个运动,很多人的精神品格得到强有力的砥砺,很多人接触到了他们在城市永远也接触不到的人物与世界,从而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境界得到很大充实和提升,这也是极为宝贵的特殊财富,永远值得高度珍视。特别是,那些在困苦与艰难面前始终不倒,坚定固持高尚理想和情趣,并最终走向人生新的顶峰的人,更是永远值得尊敬与褒扬的。他们不仅是历史的功臣,而且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阅读链接: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9~60)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6~58)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3~55)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7~49)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8~40)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6~28)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3~25)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安育中‖ 运城记忆(14~16)

安育中‖ 运城记忆(11~13)

安育中‖ 运城记忆(8~10)

安育中‖ 运城记忆(5~7)

安育中‖胡卜馍  老屋  篮球队 宣传队——运城记忆四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