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甲夏塆志
九甲夏塆志
一
夏氏一世祖光庭公原籍浙江会稽(今绍兴),因官落籍今江西武宁三斗坪,其后人几经分迁转徙,至二十世友权公于明初迁来今湖北鄂州华容地方定居,是为夏氏华容一世祖。友权公有五子:玉一、玉二、玉三、玉四、玉五。其中玉一、玉五再迁同邑太和地区,玉二、玉三、玉四仍居华容地区。玉四公八世孙廷梧,由华容杨林迁居段店新安居,即今九甲夏地方,故廷梧公为迁九甲夏塆一世祖。其后人陆续分迁外地,近处转迁的有华容桥头夏、王告塆,远迁外地的有英山县过滩乡的一支、安徽霍丘县乌龙镇的一支,等等,故廷梧公乃九甲夏、桥头夏、王告塆以及迁居外地同族人的共同先祖。
二
九甲夏塆是个宜人居住的地方,其自然环境优美,后有葫芦地形之座山,前有人工开挖之水塘和饮用水堰,还有每个冲垅顶端与旱地交接处均开挖有水塘:庙家冲的庙儿塘;郭家冲的郭家塘;汤家冲的罗家大塘,等等。这些水塘是九甲夏塆先辈人的智慧结晶:承接上游天然雨水,用于下游农田灌溉。再往下就是汤家湖及属于九甲夏族人共有的后垱。后垱可以养鱼,供九甲夏塆人过年时享用;同时后垱和天星(地名),以及塆前的土地庙等,都是商船停靠的地点。在樊口未筑坝建闸之前,涂镇、江夏的红苕、黄豆等农产品通过木船运到九甲夏塆换取其他粮食和农家肥料,如草木灰等。更为主要的是,从湖南流放下来的木排到了樊口后转上木船运到九甲夏,再从九甲夏人经营的木材行销售到千家万户。这样,不仅开办木材行者成了富甲一方的财主,九甲夏塆的其他人也可通过搬运木材赚几个脚力钱,比起成年在土里刨食手头显得宽松些。
三
人口繁衍是无限的,土地资源则是有限的。在九甲夏塆先祖廷梧公于明末迁居新安居(即今九甲夏)时,前面八小塆,后面柴汤陈、倪家塆,左边常家大塆的先祖们已先后来此定居(右边为汤家湖),留给廷梧公及其后辈开发这片土地算是比较大的(约有耕地500亩),因此,到清代中期,九甲夏大塆子的格局已经形成。
本地流传一种说法:“大塆子住不细,细塆子住不大”。这句话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人口基数越大,增长的数目越大。这样理解并不错。但制约人口发展的另一因素绝对不能忽略:这就是土地。几乎在每一小塆子的周围的耕地都被大塆子占有的情况下,小塆子里增长出来的人在本地难以存活(因土地资源有限),逼得他们只能到外地谋发展。
基于同一理由:大塆子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大塆子人的部分后代也要到外地谋发展。九甲夏人的早年外迁多为一种出路:在家种田,远迁陕西、河南、安徽者,以及近徙桥头夏、王告塆的先祖们,都是以农为业。
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九甲夏外迁人员除了种田外,还有少数经商者以及到城市卖苦力者,如人力车夫、码头搬运工,这些人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大翻身。
1949年以后,九甲夏外迁人员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如工商业者、教师、医护人员、工程师、军警、公务员,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九甲夏塆仅1949年以后外迁(或外流)人口,已经超过留居九甲夏塆人口,这还不算1949年前迁徙外地者。
四
阻碍九甲夏人发展的是教育。由于贫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绝大多数人家的孩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清末明初,开臣、鼎臣兄弟因开木材行致富,他们的后辈芹香、仲篪接受过良好教育,故于民国初年分别担任县参议员和鄂城县外四乡(神山、永福、县市、洪道)联合会主任。
上世纪四十年代,诺大的九甲夏塆仅有夏金成、夏登云两人接受高等教育。进入五十年代,从塆里考出去的大学生只有两名:夏维中(贤访)、夏炳焰(祖胜)。加上夏宏生(父辈迁到段店)、夏正中(祠堂华子,被保送读的黄冈师专),总共只有四人。
九甲夏塆人真正脱贫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其衡量标准之一是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程度,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有的家庭有几个子女就有几个大学生,如夏炎清,夫妻都在家务农,其三女一子都是大学毕业。
九甲夏塆人的观念也在改变:过去多是重男轻女,女孩要留在家帮父母挣工分,男孩才能上学读书。现在这一陋习已经彻底改变:不管是男孩、女孩,能读书的尽量满足其要求,儿子能读就让儿子读,女儿能读就让女儿读,故有的家庭儿子在家闲混,女儿则到大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