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上下武昌城
古今上下武昌城
历史上的鄂州。唐武德四年(621年) ,平萧铣,改为鄂州( (旧唐书。地理志》)。鄂州的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历史上的沙羡县。其实呢,哪州名字的出现还可以向前追溯,隋朝开皇九年(589 年),隋军伐陈,攻克建业(今南京),南朝陈固亡。隋朝改郢州为鄂州,罢武昌郡为武昌县,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武昌县隶属鄂州江夏郡。这是古“鄂州”之始。
唐代之后,就是五代十国,鄂州在五代时期不属任何一代,先属吴国,后属南唐国。宋灭南唐,归宋仍置鄂州。到了元代,元成宗五年(1301 年),罢鄂州路为武昌路,也是古鄂州(今武汉)之止。从589年一1301年, 古鄂州历经了700余年。
今天的鄂州。今天的鄂州建置于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通知,撤销鄂城市、鄂城县,成立省辖鄂州市,以原鄂城县、鄂城市和黄冈县黄州镇的行政区划,为鄂州市的行政区划。
但是,今天的鄂州与历史上的鄂州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历史的巧合。今天鄂州的“州”字,是取其黄州的“州”字。但是,今古两鄂州的“鄂”字,却是大文化,有渊源关系,湖北简称“鄂”, 即是源于鄂。
说到上下两武昌城,鄂州文献资料中也有几个版本,以唐代诗人刘长卿,《在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诗为依据: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埠。上下武昌城,长江竞何有?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从诗中可以看到,在唐代就出现了“上下武昌城”。 这首诗很重要,从金碧解煌的宫娥彩股,楼台亭阁的武昌城,到五百年后的唐代,武昌城已是“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的破败最象。
但是,刘长卿诗中“上下武昌城”与上下两个武昌城没任何关系,近几年来我做了一件十分有益, 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就是损写了《州历史大事记文稿》,发现“武昌”之名首次西移的时间,是唐元和元年(806年),置武昌军(治所今武汉)。再查刘长卿的简历:刘长卿(709 780), 学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可见,刘长卿的这首诗应是写于780年之前,这就是说武昌的名字西移,是在刘长卿过世二十六年之后才有的事。再说尼军冶不是府治,不属行政区划地域。因此,刘长卿在世时还没有上下两个武昌城的迹象。其实呢, 刘长卿诗中的“上下武昌城”是指武昌城上下, 还可以理解为刘长卿漫步在武昌城上下。
关于下武昌城。“武昌郡,吴大帝筑城于江夏,以程普为太守,遂欲都鄂州,改为武昌郡。其民谣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归建业死,不向武昌居。繇是徙都建业。”(宋《太平御览》)。
这段史载从何说起?首先,”遂欲都鄂州”的哪州是六朝之后才 有的;其二,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是孙权的孙子,孙皓帝时的故事,时隔四十多年。这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史记,实为离奇。
那么,准确的说法及史实的真象,应是这样的: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载,魏黄初二年(221年) :“(孙)权从公安都哪,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八月,城武昌。”这里记载了孙权八月筑武昌城的历史。
但是,现在我们鄂州对孙权都鄂,是那一年也说法不。种说法是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见《武昌县志》,这种错误出自自家县志,实在是令人费解:还有-一种说法是东汉建安二十六年,其实东汉建安只有二十五年,没有二十六年,见历代纪年表。说到这里,还有段小插曲,2011 年5月,我们到韶山旅游,也参观了长沙博物馆,看到了三国简载:孙权于公元222年从公安迁鄂县,改名武....我.当即与该馆工作人员联系,应是魏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并建议更正。
综上所述,可见吴都三国版本多谬,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鄂州三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正确的导向与宜传。
上武昌城。唐元和元年(806年),在江夏(今武汉),置武昌军节度使。这是武昌之名西移之始。元代成宗五年(1301 年),废鄂州路为武昌路,治所在江夏(今武汉),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将武昌路改为武昌府。这是武昌之名为府治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 年),武昌县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 , 武昌县属湖北省武昌盐法道武昌府,武昌府治在江夏。武昌府也筑了武昌城,这样就形成了历史两武昌,上下武昌城。可见”上下武昌城”格局的形成,应是明、清时期。
武昌的名字为什么会西移?究其历史原因,是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武昌曾是王都、帝都:同时又有以武而昌的寓意,是安定、昌盛、祥和的象征。因此,从明代清代朝,-直是武昌府,省治所在地。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以知兴衰。鄂州在雄壮的历史进行曲中,演绎出:“古今两鄂州,上下武昌城”的历史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