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民族小学: 隐于市,市在其中
对未成年人来说,学校建筑足以构成影响人格成长的象征。一所新学校的新鲜度尤其如此。学生当然只是学校的使用者,相较于教师,终日经年陪伴学生成长的校园建筑,是成年人藉“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的理念,施与学生使用的。由此说来,一切校园建筑,对学生来说,都是上层建筑,是权力意志和命运主宰,是国家象征,同时还是道德要求。对此,学生所表现出的服从和茫然,比叛逆和挫折更令人惊讶。
灾后新生
孝泉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这个包含部分蜀中少有的回民在内的成都平原上的人口大镇,是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其中,孝泉民族小学严重损毁,亟待重建。整个新校园的规划重建,包括容纳18个班的教学楼,各种活动室、学生食堂、宿舍等等,只能在比原校址更小的规划内,容纳更多的不低于900数量的学生。
如著名建筑师刘家琨所说,“地震把当地社会撕开了一个口子”,学校的重建不再是新建一个乡镇小学那么简单。重建得到包括江苏太仓红十字会、广东四会六祖寺慈善普济会、清华—香港中文大学金融MBA四川项目援建组、北大汇丰商学院私募股权108基金、侨爱协会及四川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社会各方的爱心捐助,北京的TAO|迹·建筑事务所受重建捐助方委托,前往孝泉镇实地考察。
3部直跑楼梯联系上下楼层,几个“连桥”穿越高空间将二、三层的走廊和美术教室、自然实验室、大台阶以及屋顶平台连通
孝泉镇上的建筑多为2~4层,地震中悉数受损,这个人口大镇的街道多转折而富有变化,让新来者搞不清楚方向,具有典型的历史古镇自然生长的空间特征。此次学校的重建,资金、技术、理念都来自外部,对当地来说是一个强制跳跃,这种因为灾害而来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是建筑事务所最慎重对待的问题。主持建筑师华黎在思考,重建怎么处理和地域传统的关系,结果都是焕然一新,但能不能延续空间和生活的记忆?他也担心,直接由对口援建地区输入工人、材料和重建手段,会不会让灾区原来的地域特征消失,反过来,当地人会积极参与重建还是更乐于袖手旁观?当地的建筑业在重建之后,会得到历练和发展,还是会因为只做旁观者而停滞不前?另外,重建的迫切性,会不会赶工期而使方案缩水,让建筑多样性大打折扣?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部门打消了建筑事务所的疑虑,根据当地重建程序,项目将由德阳当地的施工单位承建,而不是从外地引进;同时,当地有建设历史古镇的需求,整个孝泉城镇规划定位都围绕于此;而且,当地对学校建设进度没有迫不及待的要求,给了建筑事务所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时间。建筑师们开始思考建筑与当地资源和文化更深层的关系,一个孝泉民族小学的形象渐渐露出端倪。
空间与其中的“市”
传统的计划经济导致的集体性、“监狱式”的空间设计,在今天的校园建筑中正在逐渐减少和解体,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考虑空间组织时,从顺应儿童天性、顺应自然的角度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分散、有趣的建筑空间,鼓励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
孝泉民族小学的设计,将校园按照小学生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特征分为三个区域——普通分班教室区、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室外运动场。这只是简单的功能划分,如何将功能区统筹起来,方能体现校园作为社会空间的复杂性与历史延续性。建筑师没有把学校仅仅视为一个建筑,而是将校园理解为一个微型城市,是一个集合学生和老师的小社会,由此营造出许多类似城市空间的场所,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有趣的空间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释放个性;另一方面,这些空间在尺度和形态上都与孝泉镇震前的城市空间相呼应,将有效地延续师生对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这就避免了借重建之机将原来的城市肌理大刀阔斧般粗暴抹去,简单覆盖重写式地建设。
孝泉镇的历史记忆是什么?我们放眼校外,孝泉镇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镇,这从镇名就直接体现出来。孝泉是千古流传的“二十四孝”之一的“一门三孝”姜诗、庞三春、安安的故乡,镇上还依据龙护舍利古塔建有一座三孝园。二十多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开展评选孝子、孝媳和好公婆活动,孝文化不仅是当地的一张名片,而且已经深入居民的人心。
孝泉民族小学的“市”由此体现孝亲关系中的呵护、关爱和鼓励。体现在哪里?进入校园后,穿过教学区,通过连接区,西侧的多功能教室群的建筑形态高低错落,如同一个微缩城市,形成如街巷、台阶、檐廊、庭院等丰富的空间类型,成为教学楼和运动场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屋顶平台也拓展了可活动的户外空间。大台阶既是联系教学楼和操场及食堂的通路,又是多种活动(游戏、读书、集体照相、看比赛等)的场所。大台阶下面是社团活动室,南侧为游戏廊,活动室内部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角落,通过天窗与大台阶联系,这个小空间促发了很多学生活动(写作业、踢毽子、捉迷藏等),建成后很受学生喜爱,被称为“石屋”。 这说明在传承的孝亲文明中,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如此健康成长的孩子,才能传续孝泉镇的孝德。
通往操场的街巷空间一侧的阶梯教室墙面充分利用墙厚处理为凹入的窗洞作为“儿童家具”,容纳很多偶发的儿童集体游戏活动,使其具有了通过性之外的更多功能,而错落的窗洞在室内更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
错落的楼梯设计,是为了提醒孩子放慢脚步,注意安全
建筑的”脊椎”和儿童的成长
教学区和“市”之间的连廊空间,是孝泉民族小学的看点, 这是被建筑师称为“脊椎”的连廊空间。“脊椎”是一个联系所有功能区域的长廊,朝向操场一侧用连续的、1m进深的混凝土立柱序列形成一个3层通高的柱廊空间,遮挡西晒的同时,更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视觉层次。3部直跑楼梯联系上下楼层,几个“连桥”穿越高空间将二、三层的走廊和美术教室、自然实验室、大台阶以及屋顶平台连通。一层在柱廊与楼梯之间设置了条形水池,使空间更为活跃,在水池观鱼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间活动之一。
午后,长廊所营造出的丰富光影效果
在连廊空间就可以看到,校园中原有的两棵大树被保留。将近20米高的皂荚树成为正对核心庭院和大台阶的景观。在建筑材料方面,主要利用的当地材料包括页岩青砖、木材、竹子。本地材料不仅降低建筑成本和体现环保,和孝亲文明一脉相承,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中顺应天时的思路,比如本地材料一定是适应本地气候的产物,不仅方便建造,建成后和环境也不冲突,不需要特别的维护。
2009年,学校清水砖墙风格所要求的本地青砖在灾区非常紧缺,价格达到了新型红砖的几倍,因为用量较大,分别来自德阳附近的数个砖窑,每一批质地都略有不同,而学校恰好由于建筑体量分散,实施效果也比较自然,且可分期施工;木材加工是孝泉的传统工艺,有很多资源可用,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立面效果整齐干净;竹材也来自当地,主要用在外墙面及吊顶,起到隔热和丰富视觉作用;震后回收的旧砖也被用于景观工程中的地面和座椅等,获得象征性的再生意义。如此顺应天时地利的重建,最终价格低到每平米1500元,8800平方米校舍总造价在1500万以内,可说非常朴实无华。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混凝土墙体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
基于高度本地化的建造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失误和缺憾,例如最初的浇注时间控制不当导致的墙面肌理不匀、模板分格的错误以及局部浇注时出现暴模等。为了弥补上述问题而对粗糙表面进行的打磨处理,在局部形成一些特殊质感,均得到保留和呈现,这种施工的痕迹反而丰富了材料本身的叙事性,会不断启发使用者——孩子们的思考。
孝泉民族小学因地取材的竹屋设计,接受了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隈研吾的影响,其代表作之一便是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长城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分水岭,为了避免两个文明的冲突所以建立起了长城。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只有联起手恢复信任,消除敌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发展。
隈研吾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隈研吾代表作之一)
新教育家
报道新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