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病毒话“兰海”

抗击病毒话“兰海”

为了防止冠状病毒的蔓延,我们在近段时间里做起了宅男宅女。我翻看民国版的《宁远县志》消磨时光,顺便查找抗病毒食材,准备走一走食疗的途径,想不到还真有收获。在这本县志的第357页“食货”篇“蔬类”栏里,我查到了陌生的蔬菜名目“蓝薤(xiè)”,再去细看后边的解说文字,得知它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兰海”。上网搜索,竟然发现兰海具有抗病毒的特殊功效,便形成文字加以推介。

作为叶用美蔬,兰海在湖南的宁远、蓝山和广东的连南等地有比较悠久的野外采摘和人工栽培的历史。在包括宁远、蓝山和连南在内的南岭地区,宁远的九嶷山瑶族乡和湾井镇以及广东连南的兰海产供销已成规模。

兰海喜水喜阴,翠绿叶片长而宽。有人说它像兰,有人说它像蒜,还有人说它像葱,其实它与花中四君子中的国兰或者菜市场里的大叶韭菜最为相似。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兰海的分蘖再生能力特别强,从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收,一年之中可割数茬。如果移进大棚,这款蔬菜冬天也不会断档。

作为山野之物石蒜里的一种,兰海对土质肥力要求不高,它可以在山溪浅水中扎根,在砂石上展叶,一年四季青葱翠绿,倩影高洁,精神蓬勃,清芬悠远。因为既可做盆栽饱人眼福,又可做菜肴饱人口福,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宁远读书人感念它,不忘它的来处,冠以文气十足的“蓝薤”的雅号。蓝薤,蓝薤,酷似蓝草之薤也。我们查字典和词典得知,“薤”的大众化名称就是“藠头”。

在广东连南等地,人们管它叫“观音菜”。

菜品兰海口感爽滑,混合了韭、蒜、葱的香味——入口即有韭菜的味道,一经咀嚼,大蒜、大葱特有的微苦而略显甘甜的味道呈现出来,给口鼻喉结带来一股清新爽朗之气。

综合网络信息,我们对兰海可以有个较全面的深入认识。它含有纤维素及蛋白质,钙、磷、铁、钾、锌等元素含量较高,如果药食合一,既可清洁肠胃、去火凉血、消滞下气,又能壮腰健肾。兰海所含的黄酮苷可以让维生素C的功效延长,帮助人体抗病毒、抗寄生虫和恶性细胞生长,可以减少血管紫癫。另外,它对中暑、阿米巴痢疾、支气管炎等疾病也有辅助疗效。兰海外用,可以帮助止血和修复创伤。

至于兰海抗病毒的机制原理,还有赖于生物化学界和医学家专家的探讨论证。

 

兰海可荤可素,入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凉拌、清炒,也可做馅、做汤,还可做拼盘和火锅配料。

广东连南的人们喜欢用兰海做“皮蛋大苋汤”,据说那是当地瑶家的一道招牌菜。世世代代与兰海打交道的九嶷山人则钟情于凉拌,把它洗净晾干,抓两抓,撒上盐,滴上醋,就是一道色泽诱人的冷盘。要是再加一点姜末蒜蓉,配点豆豉剁椒,就会更加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另外,宁远还有兰海炒鸡蛋、兰海包肉饺等等吃法。只要兰海飘香,餐桌上就会充满田园牧歌的情调和童真的味道。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蓝薤”被人们读写成“兰海”,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宁远方言里,特别是在宁远年长者的口语中,螃蟹(pángxiè)被念成“螃海(pánghǎi)”,“懈怠(xièdài)”被念成“亥怠(hàidài)”,“xiè”一类字的发音往往变形成“hǎi”或者“hài”了,所以“蓝薤”被念成“兰海(lánhǎi)”也就顺理成章。

在文字应用上,民国繁体字版的《宁远县志》中的“蓝薤”似乎不如写成“蘭薤”,变成简化字可以写成“兰薤”。志书的称谓与写法具有标准意义。如今民间已经把它写成“兰海”,这样便于认便于写,所以广为流行。

我认为,宁远的邻县蓝山得名也许跟“兰海”扯得上关系。蓝山有人发声,说县名源自“三蓝大地”(山蓝、水蓝、地蓝),可惜他们难以找到古籍根据。古书《太平寰宇记》的权威解释是,蓝山“因县南蓝山为名也”。我们寻根刨底追问一句,“蓝山”凭什么要叫“蓝山”,蓝山凭什么要把山名变成县名呢?如果拿民国版的《宁远县志》去套,那就套上了——所谓蓝山,其实就是盛产“蓝薤”之山,也就是遍布兰海的山岭呗。本人此种看法纯属一孔之见,没必要强加,更不希望引起争议,仅供有关人士参考而已。

2020年1月30日完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