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湖畔客家人:何为客家人?(上)
山里洮水河畔桃坑前岭洮水河畔水打坝客家土屋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的汉族,历经五次的大规模往南方迁徙,在南方各省形成的具有独特风貌的独有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个支系。我阿佐以为,客家人的意思为四海为客。做客,儿时懂事时父母教我们,去到别人家里要有礼貌、尊敬主人、对人谦卑有礼、说话轻柔、面带微笑、谢谢常挂嘴边等等。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5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近百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外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族上出现。
第二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母亲在嗮她种的高粱。
捡柴火、种菜、放牛、喂鸡,因为居住大山,客家人自给自足的意识强。
第三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退往了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客家人阿佐书法作品。
客家人阿佐水墨写意花鸟作品。
第四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这就是“西进运动”中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湖南经视《有什么好玩的》山里东阳湖畔、桃坑夏乐洮水湾捌号“老曾家”节目录制现场。访谈一手美食(客家菜)的出品人老父亲,国庆的五号晚10:00档播出,客家菜品续集里介绍。
第五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和大部分太平军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除以上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了客家人,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2017、9、28设计人、画家、艺术度假民宿经营阿佐,故乡株洲茶陵客家山里东阳湖畔、桃坑乡夏乐村洮水湾捌號“老曾家”早起,前栋茶室摘选、编辑文字,使你了解客家。山外城市,我也四海为家、都在做客,所以也敢于说是正宗的客家人。骨子里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自然有努力、好强、谦卑、争气的性格,也是山外我“低头、苟且不偷生”的由来,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不屈服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