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形式研究之“语法”
2.语法方面的探讨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语言,中国传统语文是没有真正的语法教学的,自从十九世纪末《马氏文通》出版,许多语文学家都热衷于研究语法,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语法才是语文知识,说:“与其讲文,不如讲文法修辞学。与其拿讲读文作中心,不如拿文法修辞学作中心。因为只有文法和修辞学可以算作受过科学洗礼的国文学。” 也有人认为只有从语法教学入手,才能建立现代语文教学的形式,说:“国语教育:从精神方面讲,确实文化事业,范围很广;从形式方面讲,不过是音韵,词类,语法,腔调四大部分。现在一般人的研究,多在形式方面着想,还算是有些头绪。”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甚至把语法放进了初等小学语文教学中,规定第一年就要“讲动字、静字、虚字、实字之区别,兼授以虚字与实字连缀之法”。 直至上世纪50~80年代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都没有停止这方面的尝试。以前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现代语文教学要大搞语法,至今也有人在批评当年这种做法,现在我们能够理解,这正是尝试建立现代语文教学“形式”的一个努力,尝试允许失败,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已经撰文指出西方语法系统不适用中国,说“文通,文通,何其不通”。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对对子”方法或许可以用于现代语文教学及考试,“对对子”不但能训练语法、修辞、逻辑,甚至还能训练哲学思维,好的对子符合哲学的“正反合”。“对对子”是否真的这样神通广大,可待商榷,但是他的出发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他说:“据积年经验所得,以为今后国文试题,应与前此异其旨趣,即求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以之测验程度,始能于开卷定分之时,有所依据,庶几可使应试者,无甚侥幸,或甚冤屈之事。阅卷者良心上不致受特别痛苦,而时间精力俱可节省。” 这其实也正是探寻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形式”时应有的一个基本原则,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是没有探寻这个“形式”,但是往往搞得非常琐碎,时间精力并不见节省,倒把文白转换所释放出来的空间都消弭殆尽了。
张志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主持“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同时,又另辟蹊径开始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希望看看前人所用的方法之中,“哪些是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有益的经验又应该怎样同现代的科学成果结合起来,赋予旧的经验以新的生命,使它得到发展和发扬。” 到60年代他又提出建立“汉语辞章学”的构想,到了90年代想法更加成熟,提出把汉语辞章学建成一门沟通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和语文教学的“桥梁性”学科。 “桥梁”者,从研究者角度看是专门的学科,从教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语文学科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