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


 
我们上午参观完潮安县的龙湖古寨之后,又立即驱车赶到汕头澄海北部的前美村。
  


  
在空旷的广场旁,见到这棵大树。它高大挺拔,威风凛凛;近前看时,发现树身上有好大的洞,已经朽坏了。不过,就这个样子,它应该还能挺立许多年,轻易不会倒下。
  


 
前美村位于汕头北部,距离汕头市区约30公里。前美村始创于元朝末年,至今有600余年历史,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也是著名的侨乡。
古村建筑群被誉为潮汕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文史研究价值。其中永宁寨始于清康熙年间,占地1.03公顷,有厅房210间,由先祖陈延光请当朝国师郭邬藩设计建造;陈慈黉故居是著名侨胞陈慈黉家族于清同治年间至民国年间在家乡兴建宅群的总称,包括院落15座,占地3.5公顷,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郎中第、康寿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四座宅院,占地2.4公顷,共有大小房506间。
 
上面是一间祠堂:古祖家庙,现在已经用作幼儿园了。
  


   
看这个导游图,地方还挺大;不过。我们看过之后也没用,一钻进小巷就像进了迷宫,只能凭着感觉随意游走,随行随摄。
 


   
这里有一间“通奉第”,村里好像有很多间叫“通奉第”的。
实际上,“通奉第”三字的解释应该是:“通奉大夫的住宅”。“通奉第”遍布全国各地。通奉大夫始于宋代的文官名,通奉大夫在清朝为从二品封赠。
 


   
大夫第
  


   
儒林第
  


  
路边小溪
 


  
这座叫做“三庐”,就是“三庐”书斋,是陈慈黉故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先是族中长辈议事和接待贵宾的场所,因其建筑风格形似书斋、别墅,后人遂称其为“三庐书斋”。现在是村民委员会、民兵营办公场所了。
  


  
“寿康里”兴建于公元1920年,格局与郎中第基本相同,与“三庐”成犄角之势。 现在里面是家小加工厂。
  


 
这是里面院子。
 


   
看上面阳台的饰纹,这里所有建筑都装饰有各种花纹图案。
 


   
继续随意行走。
  


  
找到一截楼梯,上来四望。
  


  
整片地方似乎都是相似的建筑,看来都是陈家的地盘。
 


  
每条小巷里好像都有两口以上的水井
  


  
井都还能用。
 


   
这一间似乎有些颓败,上面的纹饰还是很美,整体很有沧桑感。
 


   
转到陈慈黉故居展览馆门外了。
陈慈黉(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隆都镇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京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61岁时回乡,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
  


  
门前的雕塑,描写海外求生的艰辛。
 


  
这座对外开放、收取门票的宅第是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从建造年月就可以看出,陈慈黉本人实际上肯定没有住过,他住过的应该是我们刚才走过的地方。
  


  
从1865年,陈慈黉家族开始建造豪宅,历经三代人,跨越两个世纪。从祖居地“刘厝”建到新乡,相继建了12座,而现在人们经常提起的,总是这后来兴建的4座,即“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书斋,这四座宅院共有厅房506间,占地面积25400平方米。相传陈家大院屋多,居者少,为使空气流通,专门雇用一个仆人专事开关门窗。每天早晨起床,把里里外外所有门窗打开,继之再关闭,一天的时间便接近黄昏了。其偌大程度,可见一斑。前二座及“三庐”历时各十年完成,“善居室”历时17年还未竣工。后因日寇侵入潮汕不得不被迫辍工。堪称史诗式的家族工程。
  


  
真正的故居已经看过了,这个经过重新包装打造的展览馆就不必花时间了。
  


   
门前的荷花池。
 


   
荷花池中的一枝枯荷上,蜻蜓正悠然自得地歇息着,随时会再飞去。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照片摄于201210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