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白茅根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又名茅根《神农本草经》、茅草根、白茅《本草纲目》。处方名: 白茅根、鲜茅根、干茅根。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寒。功效: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呃逆;血型热妄行吐血、尿血、口鼻衄血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茅根汤(《沈氏尊生》) 茅根、姜炭,治疗溺血。

(2) 茅根汤(《小品方》) 茅根、葛根,治疗饮水暴冷哕者。

(3) 茅根猪肉羹(《补缺肘后方》) 白茅根一把,细切,猪肉一斤共作羹,可治疗黄疸。

【主要成分】

1. 白茅素等

白茅根含白茅素、芦竹素、羊齿烯醇、5-羟色胺(5-HT)等。

2. 糖类

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以及多量淀粉。

3. 有机酸类

苹果酸、柠檬酸、草酸。

4. 甘露醇等

还含甘露醇、薏苡素、白头翁素、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较多的钾、钙。

【药理作用】

1. 利尿作用

白茅根水煎剂对正常兔有利尿作用。给药5~7日时,最为明显。其利尿作用与神经系统和含钾有关。

2. 促凝血作用

白茅根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复钙时间。白茅根煎剂家兔灌胃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3. 抗菌作用

白茅根有抗菌作用,实验没有解热降温作用。

【临床应用】

1) 治疗各种出血,主要为口鼻出血,尿血、咯血,也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和月经过多。

2) 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3) 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

4) 治疗发热后口干。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干茅根9~30g,鲜品30~60g。

(2) 临床常用剂量 干茅根15~30g,鲜品30~60g。

(3) 大剂量 干茅根15~30g,鲜品30~6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鲜茅根也可捣汁服。

【临床体会】

1. 关于清热而不降温

中医有些书上将白茅根归类在清热药中。《本草纲目》记载:“除客热在肠胃”“能除伏热,利小便”。这是清内热的意思,显然与降温退热之清热是不同的。药理上也证实没有退热的作用。

2. 关于生津

鲜茅根生津,常用于发热后伤津和秋天气候干燥而咽干口渴。这是用在康复和保健上。笔者临床上常用于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口干、咽干、眼干的症状。能增强生地黄、石膏的效果。

3. 关于止血和利尿

白茅根传统是止血和利尿的。用在口鼻出血,尿血、咯血为主。现知白茅根具有促进凝血作用和利尿作用。因此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尿,包括结石、炎症、过敏、肿瘤等引起的血尿。可治疗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炎之血尿。也用于不明原因的血尿。

4. 关于治疗齿鼻衄血和干燥

白茅根的药力较弱,大多在复方中使用。鲜品比干品的效果为好。民间就有采摘鲜茅根洗清后咀嚼治疗齿鼻衄血和干燥之轻症,以及夏天暑热口干之症。

【保健与食疗】

1. 白茅根的食用与食疗

白茅根汤液味淡,带有甘味、淡色、清香。

食疗可制作药膳和保健品、菜肴、汤肴、火锅、药酒、饮料、颗粒、胶囊等。甜、酸、辣,均可相配。

白茅根可用以清热生津和止血,改善口干、齿鼻出血之症。

2. 药膳

白茅根单味可制作药膳菜肴,与海鲜、河鲜、鱼类、肉类、禽类等相配,或放入火锅。

3. 保健品

白茅根可制作保健品,适当调味。饮料口感较好。

4. 文件规定

白茅根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一类。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 家兔灌服白茅根水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行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

3. 临床观察

白茅根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剂量更大偶有恶心、大便增多的情况。

【禁忌证】

白茅根没有禁忌证。

(0)

相关推荐

  • 白茅针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茅苗.茅笋.茅针.茅锥.茅蜜.茅荑.茅揠.茅芽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 适用体质: 食材: 白茅针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凉血止血,除热止渴. 白茅针主治 主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外伤出 ...

  • 听故事学中药:白茅根

    笔者从小就和白茅根颇有缘分,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糖吃,割草喂牛的时候就常常挖出白茅草的根嚼在嘴里吃,感觉甜甜的,如今回味起来还记忆犹新.有时候感冒了,头痛发热而且咳嗽,大人们就会用白茅根熬水给我喝,连 ...

  • 茅根茶的冲泡方法

    生活中,茅根茶是种南方比较爱喝的茶饮,具有凉血解暑,利尿排毒等功效.那么,茅根茶如何冲泡呢? 材料:白茅根6克,绿茶3克. 冲泡方法:将白茅根.绿茶一起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泡5分钟后饮用. 茶饮功效:白 ...

  • 白茅根临床应用

    白茅根,云州地区叫白草根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之干燥根茎.茅草处处由田野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白茅色白味甘,上刚下柔,根多津汁.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 ...

  • 白茅根,用于外邪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之血证。

    白茅根首载于<本经>,别名丝茅草,坚草根.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之干燥根茎.茅草处处由田野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白茅色白味甘,上刚下柔,根多津汁. 先贤张锡纯氏曰,白茅根中空有 ...

  • 黑芝麻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黑芝麻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黑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又名: 脂麻.黑脂麻.胡麻仁.巨胜子.处方名: 黑芝麻.黑脂麻.胡麻仁.巨胜子.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平.功效: 滋养肝肾,润肠通便. 主治 ...

  • 麦芽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麦芽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又名大麦芽.麦蘖.处方名: 麦芽.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平.功效: 和胃消食.回乳. 主治食积不化.胃 ...

  • 地肤子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地肤子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果实.处方名: 地肤子.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性寒.功效: 清利湿热. 主治湿热下注.小便不利.皮肤湿疮.痢疾.目糊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地肤子 ...

  • 桑叶的功效作用与主治,桑叶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处方名: 桑叶.冬桑叶.霜桑叶.以深秋采集者为好.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苦,性凉.功效: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肿痛;头晕.目糊 ...

  • 牡蛎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牡蛎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的贝壳.处方名: 生牡蛎.煅牡蛎.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咸.涩,性微寒.功效: 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主治神志不安. ...

  • 石决明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石决明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石决明为鲍科动物九孔鲍和盘大鲍的贝壳.处方名: 石决明.生石决.九孔决明.煅石决明.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咸,性微寒.功效: 平肝潜阳,清热明目. 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 ...

  • 骨碎补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骨碎补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的根茎.又名申姜.毛姜.猴姜.处方名: 骨碎补.毛姜.申姜. [性味.功效与主治] ...

  • 狗脊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狗脊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又名金毛狗脊;处方名: 金狗脊.制狗脊.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甘,性温.功效: 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冷.腿软乏力以及风 ...

  • 续断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续断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或续断的根,又名接骨草,处方名川断,川断肉,炒川断,炒续断.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微温.功效: 补肝肾,壮筋骨,调血脉.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伤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