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雷军活出了中国50岁男人想要的样子

2011年8月16日,一个叫小米的手机公司发布了品牌第一款手机,叫做小米1。
记得那时候我刚上高中,手中捧着花了近4000元买的水货HTC G11看这场发布会。当时我并没有换手机的想法,单纯就是觉得这个公司名字有点搞笑,想看看它到底会山寨谁家的手机。
可当雷军背后PPT上跳出1999这个数字时,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智能手机行业要变天了。
真的很难想象,在配置几乎相同甚至略有迭代和超越的前提下,小米手机的价格仅有其他竞品的二分之一。
虽然至此之后,“耍猴”就一直伴随着雷军和日益壮大的小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小米1的出现才让原本定价高昂的智能手机得以走入了千家万户。
不夸张的说,智能手机能达到今天的普及率,小米的作用不亚于苹果。
十年后的3月30日,小米虽然早已没有了1999元的旗舰,转而发布了一款定价9999元的MIX FOLD。但从折叠屏手机这一高端品类来说,小米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价格屠夫”。
虽然这种感觉不如十年前看到1999时的惊艳,但是雷军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十年来,他和他的小米一直都没变。
所以当雷军正式宣布要造车时,我相信很多的第一想法和我是一样的,就是:小米会造属于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
其实在这场发布会最后的三十分钟里,对于小米造车,雷军好像什么都说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提一样。
首先,梳理下关键信息:

一、2021年1月15日小米开始调研造车
二、小米成立智能电动汽车全资子公司
三、小米将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造车
四、雷军将全权负责造车业务
五、这是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
逐条来分析下,第一条确实没什么信息量但是却力破了很多传言。
其实小米造车的传闻已经说了很久了,甚至在去年年底时一度爆出与比亚迪合作,推出一款定价84,999元的敞篷电动车,名字和宣传海报都有了叫青悦S1,看起来确实像这么回事。
但是挺让我意外的是,小米对外宣布直到今年1月15日才开始考虑造车,并且在75天后就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是不敢相信在这75天里雷军就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我猜测雷总的这个想法应该很早就诞生了,毕竟想想曾经的电视巨头乐视,雷军肯定深知造车和造手机或者家电可真的不一样。
第二条我觉得是比较重要,也是蛮让人意外的信息。
在之前的猜想中,大家觉得小米肯定会找一家成熟的自主品牌进行合作,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加速造车的进度和节省投入。
所以在之前的传闻中,无论是去年的比亚迪还是最近的长城,好像都有可能性。
当然雷总也说了,他们在75天内确实进行了85场拜访,咨询了200多位车圈的资深人士,并且也有人想要加入小米造车的行列中,所以传闻很多。
但是为了保证初心,小米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自己造车。
之后就牵扯出了第三条信息,钱。
我记得在2014年,特别是在蔚来诞生的那段时间,国内造车新势力发展的实在太快了。当然不是指技术,而是品牌的诞生,最巅峰的时候大家所知晓的可能就已经超过了100家,算上那些没名的,估计两三百家都不止吧。
因为许多人看到了这个风口,国家有补贴,市场好像也有需求,此时不造更待何时?就如同雷军的名言:“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但结果却是,时至今日活下来的能有几家?
造车比的也许并不只是技术和营销方式,更是在比谁的后台硬,谁的钱多。
特斯拉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烧了超过100亿美元,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一哥蔚来也烧了超过400亿人民币,而最令人唏嘘的贾老板花了30多亿美元都没能卖出一台车,还欠了一屁股债。
所以如果你没有上百亿的资本,可能连一部量产车都没看见可能就已经没钱了。
好在小米确实有钱,而且够多。
1080亿的现金储备让小米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在未来10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去造车,并且只要小米在手机和电视等主营行业持续发展,小米造车不怕没钱烧,因为它本身就是资本。
当然,作为一家仅拥有部分皮毛层面汽车专利的“小公司”,小米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比如其他互联网公司早已入局自动驾驶,或者车辆销售、售后等环节,但小米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有太多经验,这对于小米来说就是一个个摆在面前的挑战。
但是,好在它的领导者是雷军,这个被誉为“雷布斯”的男人!
而就这就是第四条信息,雷军将领导整个汽车项目。
简单列举下“雷布斯”的部分履历:
两年修完所有学分,29岁被评为名誉教授;大四和同学创办三色公司;92年加盟金山、6年当上总经理、8年当上总裁,带领金山IPO上市;1999年创立卓越网,成为最早的电商平台;38岁离职金山,成为天使投资人,投资YY、凡客等知名品牌;40岁创立小米。
如果一个人但凡有以上任何一条履历,他就是一位成功人士,而雷军都做到了。
所以在雷军的掌舵下,我觉得小米造车很难翻车,毕竟背后还有这么多米粉撑腰。
至于第五条信息,这将是年过半百的雷军最后一次创业了。
相信大家看到发布会上的雷军说出:“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时,心中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我甚至有些感动,像是看着一位受伤或年迈的英雄为了胜利做最后的冲锋陷阵时的感动,虽然这位英雄有着近300亿美元的身价……
作为半名小米的忠实用户和四分之一位米粉,虽然这场发布会只是在画饼,甚至连像样的造车PPT都没做。
但是我内心却相信小米造车,相信雷军。
而且我觉得它会造兼顾性价比和智能体验的未来汽车,就如同小米曾经的标语,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其实早在十年前,小米在第一场发布会上就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而在十年后,这种感觉依然在。十年以来,小米和雷军确实做到了,不忘初心。
至于造车,我相信他们依然会这样吧。

关注视频号【AutoLa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