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4)周王迎后

---   01   ---

公元前704年,鲁桓公八年,周桓王十六年。
周天子春天派司局级官员中大夫家父到鲁国聘问以后,冬天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祭公。这个人之前也来过,是在鲁隐公刚登基的时候,当时对他的记录是“祭伯来”。
历史上对“祭伯”在鲁隐公元年的官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祭伯”是中大夫,“祭”采邑的名字,“伯”是名字;
另一种说“祭伯”是上大夫,“祭”是采邑的名字,“伯”是排行。具体的命名规则在《桓公八年(2)天子二聘》一文中有交代。
不过我倾向于第二种,《左传》的注释里,杜预也倾向于第二种,不过杜预后来被唐朝研究《左传》的人骂了个狗血喷头,这又是一本烂账。
春秋时代的“祭”是个中等诸侯国,当然,跟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屡次搬迁。目前经过考古学验证过的“祭”国,在河南省郑州市东北角上。
2006年-2009年,郑州市对郑东新区的全面文物考察和发掘,确定了祭伯城的位置其东西长约1380米,南北宽约1000米,周长是4760米,4.76公里。
这在当时是个大城了,毕竟郑州也是殷商都城,挖掘出来的商朝首都城墙周长也不过七公里。我们对比现在,一个相当于北京68%城区面积的城市,无论如何也不是个小城市。
---   02   ---

“祭”这个字《左传》注释是读“侧界反”,这是古代“反切注音法”,简单说就是用两个或者三个比较常用的字,各取声母和韵母进行组合注音,或者是把一个常用字的音分拆开形成两个音。
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注音,只是没有字母注音而已,字母注音法是民国时代的文人创造出来的,其母本是仿照英语和拉丁文,当时是要打倒一切封建残余,所有先进文明都要学习西方的时代,所以对文字进行注音也采用了字母注音的方式。
甚至当年还有学者希望废除汉字,让中国人像韩国人那样直接使用拼音,后来实践了一下发现不可行,同音字太多,搞出了很多麻烦,就停止了。
现在韩国也是每隔几年就有人提出“谚文+汉字”的建议,理由也是纯用拼音进行读写,根本连深奥一点的文章都写不成,而且现代韩国人都用“谚文(就是古代韩国人自创的训民正音)”,而韩国的古籍都是汉字,很多古籍都读不懂,翻译的时候又容易词不达意,导致很多文化传承出问题了,但这些理由都被韩国政府以民族自尊心为理由拒绝了。
言归正传,如果按照“侧界反”来读的话,就是把“侧”中“c”拿出来,“界”中的“ie”拿出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字,按字母注音法就读“cie”,这音按照现在的发音习惯很难发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的语言发音也是经过了很多变革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两汉三国魏晋,唐,宋,元明清,这六个时代的发音各不相同。
所以《诗经》用现在的普通话去读,会发现很多不押韵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建立在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基础上。
百度上有按照中古音韵、唐韵和宋韵去读《诗经》的音频,可以听一下,也很好听。“关关雎鸠”用中古音读起来非常像鸟儿的鸣叫“咕咕唧唧”。而唐音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粤语,宋音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客家话。
所以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唐玄宗跟杨贵妃说情话的时候,恐怕不是用陕西话说:“贵妃,额想你。”而是用粤语说:“贵妃,我挂住你。”(一笑)
---   03   ---

发现“cie”这个音比较难读,那么我们就得找找“侧”和“界”在魏晋时代都发什么音。为什么说魏晋时代,而不是《左传》成书的春秋时代呢?因为《左传》的注释者杜预是魏晋时代的人。他虽然经过考证,但魏晋时代的语言发音已经与春秋时代不一样了。故而需要先考察魏晋时代的发音。
这就要感谢宋代的《广韵》,这是北宋真宗时期(1008年)官修的一部韵书,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古代韵书就像现在的汉语字典,不同的是,《广韵》里面不但记录了很多当时的读音,也记录了很多古音,相当有价值。其在音韵学上的包罗万象可以直接秒杀清代的《声律启蒙》,与《广韵》比,《声律启蒙》就是小学一年级读物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广韵》一共有206韵,是韵数最多的韵书,而《声律启蒙》只有约30韵,这就是《辞海》和《小学生用新华词典》的区别。我当年为了静心去躁,曾用毛笔抄了一遍《广韵》,效果很好,不过时间长点,大概需要半年左右。
在《广韵》里,我们找到了“界”的发音,发现“界”字和“祭”字在一个韵母分类下面。
看来这就是杜预用“界”来注释“祭”的发音的原因。那么“界”在当时发什么音呢?发“gàik”,有点类似于四川人说“世界”(世盖)。
然后找“侧”,发现“侧”在当时的发音并不是“ce”而是“zhai”。这个发音现在普通话里没有了,在河南土话里有。比如一个人侧着身子躺着,河南土话就会说这个人“侧棱(zhài lèng)着身子”。
如果把“侧”和“界”的古音放在一起组合一下,就变成了“zhài”音。所以“祭伯”的“祭”要读“zhài”音。
但现在河南郑州祭城区的路标上却不读“zhài”音,而是读“zhà”城。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后来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把北方话的发音也带入了中原,北方话音韵少,简单,说话短平快,慢慢的就把“zhài”缩略成了“zhà”。所以现在郑州市祭城区的路牌上,拼音标注也成了“zhà”城。
估计再过百十年,连《辞典》也要改了,就不会有人记得“祭伯”叫做“zhài”伯,而是叫成“zhà”伯了。
---   04   ---

“祭伯”上次到鲁国的时候,书面记载是跟周王室闹了矛盾后离开的,对于王室迷辛,书面上不好记载,所以只说了“来”而不说来做什么。但实际情况可能跟书面记载很不一致。通过对“祭伯”这次来山东的举动和时间分析:
祭伯上次来山东就是给周王室秘密选王后的!
有两个原因:
  • 1、祭伯(祭公)只来过山东两次,此后再也没有来过;

  • 2、祭伯(祭公)来山东两次,正好间隔十八年。

我们可以推测,祭公十八年前第一次来山东,很可能是祝贺纪国国君生了嫡女,同时订立约定,十八年后如果嫡女长成,优先考虑为王后人选。
十八年前祭公在鲁国停留,可能已经与鲁国讲好,如果纪国公室嫡女做了王后,鲁国要做主婚人。
也因此,纪国受到齐国压迫以后,第一个选择就是请鲁国出面调停,鲁国调停失败后,纪国要求鲁国带上纪国面见周天子,由周天子出面调停。
按常理来推,纪国与周王室有口头婚约,恐怕也是纪国在走投无路之下能想到的靠山了。这就顺带解释了《桓公六年(11):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里面齐国发难于纪国的事情。
否则很难解释,祭公来到鲁国很短时间,就在鲁国的邻国纪国选出了王后。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皇权时代还是现代,选一个好女人做妻子,永远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
对周天子来说,选一个好的王后,母仪天下,就是对天下子民最大的负责。更不用说,一个王后产生以后,一个外戚集团就会顺理成章的产生,这里面各种利益纠葛,非心腹重臣无法胜任“选后”的任务,非长时间考察,无法选出一个众望所归的王后。
通过“祭伯”此次来鲁国的称呼变为“祭公”,我们就知道,“祭伯”其实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三公”是周王室的最高官职,位高权重。心腹重臣这个条件满足了。
那么只剩下“长时间考察”这个条件了,祭公正好间隔十八年来到同一个地方,并且迅速迎娶王后,就说明这是提前有约定的,否则就太儿戏了。
所以鲁隐公元年,“祭伯来”,不是左丘明不知道祭伯到底来做什么的,而是无法记载,记载“祭伯为天子选后”?这事儿还没定,现在就说选后,搞得天下沸沸扬扬,很不好。
而且大肆宣扬为天子选后,跟商纣王这种亡国之君的做派太像了,所以,无法明说,只能说“来”。
后世的史学家也有很多疑问,说:“周王室派大臣到诸侯国有使命有具体的事情叫做出使,聘问;有使命但没具体事务,或者闹了矛盾私自出来的行为叫做出奔;没有使命没有具体事务叫做来,那么祭伯为什么要'来’鲁国呢?如果闹矛盾的话叫出奔就行了,现在说祭伯和周王室闹了矛盾,不叫出奔而叫来,这明显有点矛盾嘛!”
现在,我们明白了,《春秋》和《左传》故意这么写,就是为了在文字上留下矛盾,让后世学者思考,看有没有人能够思考出接近真相的答案。这就是文字背后的故事。
---   05   --

“祭公”此行的目的迎接纪国公室之女为王后,那他为什么先到鲁国呢?《左传》的注解说,因为此次周天子大婚,要鲁国做主婚人,所以祭公要先来鲁国,与鲁桓公一起去纪国迎接王后。
  • 迎接称为“逆”,出嫁称为“归”.

所以古代女子出嫁以后回门省亲,称为“归宁”。
周天子与鲁国关系虽然不太和睦,但牵涉到婚姻大事,还是需要鲁国这个礼仪之国出面。
除了我们都熟知的结婚六礼之外,先秦时代还有个“媵妾制度”,正好说一下。这个制度当年在《芈月传》里有所涉及。多用于贵族王室,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女方在出嫁时必须让自己的姊妹和同姓宗族的女子陪嫁。
这些陪嫁的女子就叫作媵妾,她们都是庶出的女孩,即非正妻所生。
在《周礼》中,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必须以侄女或姊娣随嫁,同时还必须从其他两个与女方同姓的宗亲国内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也同样各让侄女、姊妹陪嫁。这样一来,诸侯一次性就娶了九个女子,但这些女子中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的都属于贵妾,也就是媵妾。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的由来。
而周天子娶亲,连同正妻也就是王后在内,一共要娶十二人。这些媵妾过去以后,地位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中的“妾”。她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正妻的后备军团。如果正妻早亡,那么媵妾就顺利补位。所以媵妾也有“左媵”和“右媵”之分。
这些媵妾可以保证一旦正妻不在以后,两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不会断绝。她们在媵妾的时候,生出来的孩子是庶子,一旦转为正妻,生出来的孩子就是嫡子。
像鲁隐公就是母亲在媵妾时期生的孩子,是庶子,所以鲁隐公在《周礼》重嫡轻庶的大环境里一直无法以国君自居。终其一生,鲁隐公都没有以国君的身份祭祀过天地,祭拜过鲁国宗庙。
而芈月也是在秦国这个礼法不严,又正好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才能快速上位,最后走上人生巅峰。人的一生, 不但要靠个人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潮流。
至于祭公选了纪国公室女作为王后,纪国是姜姓。作为同姓的齐国自然要按礼制派出媵妾团。但纪齐两国关系正紧张,齐国有没有按礼而行,就不知道了。
总之,这次天子大婚圆满结束,因为第二年,也就是鲁桓公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来自纪国的姜姓女名“季”,现在为周王后的女人,从京师洛阳回山东省亲了。
《公羊传》说为什么不说是王后,而是称呼“纪季姜”?这是为了表明此女虽然已是王后,但是她回家省亲,身份就是父母的女儿,为了尊重父母,才这样记载。
也算一说。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

  • 芈月传同样都是庶出公主,芈茵芈瑶能当王后,为何芈月不行

    几人同为庶出,芈瑶芈茵能当王后,为什么芈月只能是八子 ? 在古代,庶出的女儿往往都没有地位,看芈月就知道这话是真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在看了剧以后表示不理解,都是庶出,为什么芈瑶和芈茵都能当王后,但是芈月 ...

  • 春秋左传—桓公八年(1)

    八年春正月己卯, 己卯,十四日. 烝. 无<传>. 桓五年<传>云:"闭蛰而烝,过则书."闭蛰当夏正之十月,去年闰十二月初一丁酉冬至,今年实建丑.此春正月当 ...

  • 芈月传:为何芈茵芈瑶可以坐上王后宝座,而芈月却只能做妾?

    芈月传:为何芈茵芈瑶可以坐上王后宝座,而芈月却只能做妾? 封建社会中,讲究的是血统嫡出,庶出的孩子一般地位都非常低下,大家如果没有感受的话,了解一下芈月的故事就知道了.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芈瑶和芈茵居 ...

  • 为什么在古代,嫡生和庶出差别很大?

    谈起这个话题,那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嫡生和庶出.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嫡妻,就是正妻的意思,正妻生的儿子,就是嫡子,在古代的时候,只有嫡子.或者嫡长子才有继承家业的资格.而庶,即旁支,是妾生的孩子,被称为庶出 ...

  • 古公亶父建立周国,后被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 经典中国通史41

    公刘以后,又经过了九代人,到他以后的第十世,古公亶父被立为姬姓部落的君主.古公继续实行后稷.公刘以来治理部落的各种好办法,尤其重视发展农业.古公亶父不仅善于处理全部落的政事,而且为人心地善良,对人和气 ...

  • 桓公八年(1)一年两烝

    ---   01   --- 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丁丑,周桓王十六年. 前文我们说过,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表现在对 ...

  • 桓公八年(2)天子二聘

    ---   01   --- <春秋>:"天王使家父来聘." "家父":<左传>说"家"是氏,"父&quo ...

  • 桓公八年(5)速杞之战

    ---   01   --- 公元前704年,鲁桓公八年,周桓王十六年. 最后一件大事就是楚国召集的"沈鹿会盟". 沈鹿在哪?<左传>注解:"沈鹿,楚地,在今 ...

  • 桓公八年(6)沈鹿会盟

    ---   01   --- 为什么对楚国"沈鹿会盟"这件事花费大量篇幅去说?因为这是楚国刚刚开始在历史上亮相的重头戏,就像戏曲舞台上,新角色上场以后都要摆两个姿势,或者展示一下绝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八年

    ☆提要 [主要事件] ◇楚伐随  ◇周纪联姻  ◇周立晋侯缗 [涉及人物] ◇楚武王.鬥伯比.薳章.鬥丹.季梁.周桓王.祭公.虢公林父.晋侯缗等 [涉及国家] ◇楚.随.周.纪等 ☆原文 [经] 八年 ...

  • 春秋左传—桓公八年(2):智囊斗伯比,看清人性,谋略全局

    桓公六年,季梁凭借超人的谋略和智慧,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但让斗伯比将随侯.少师.季梁的君臣关系和性格,看得清清楚楚.并预言少师必定会得到随侯的宠信. 果不其然,两年后,楚国和随国战争一触即发,此时季梁 ...

  • 古公亶父建立周国,后被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西周史话连载05

    公刘以后,又经过了九代人,到他以后的第十世,古公亶父被立为姬姓部落的君主.古公继续实行后稷.公刘以来治理部落的各种好办法,尤其重视发展农业.古公亶父不仅善于处理全部落的政事,而且为人心地善良,对人和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