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一、领架
太极拳内功修炼法博大精深,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十年”并不算太长,如果没有掌握太极拳的正确修炼方法,就算是练几十年也出不了门。“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这两句话道出了练功的要旨。
首先要有正确的练法,也就是引路入门的口授方法。所谓“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架子,领悟架式的真谛。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太极拳的质量,如不得太极拳之神形,则练一辈子也是茫然.不成大器。
若想精其技而趋大成者,非得老师拳架之神形不可,能形动而神静,意会而势灵。太极拳练的就是神、气、形,“神者能轻静,气者有刚柔,形者可纵横”,登此门堂者,方为初成。学练老师的架子,还只是迈出第一步。
二、太极拳与书法
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正如庄子《天地》篇中曰:“深之不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太极拳是隐于内的功夫,以柔克刚,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见之如妇,夺之如虎”,所以在外形上很难看透其力量,只有通过交手才能领略前面所述“领架”的重要。
我在咸阳曾得识形意门名师杜今桂,杜师通晓拳经,尤精形意、八卦,擅长书法。一日杜师来鄙舍作客,谈话之余,我请杜师走几下形意拳;,杜师以暗劲演练形意之五行拳,其劲含而不露,神形互依。可是我看不透其劲法之妙处,难识其奥秘。
然后我又恳请杜师演示形意拳之明劲打法,同样是形意五行拳,他每发一拳一掌,招招有声,“啪啪”作响,张弛有序,一步一劲,似乎整个房屋为之震憾,令人不战而颤,叹为观止。像如此刚猛之劲,确属罕见。我也曾经练过形意、太极之发劲,虽也时而有围观者拍手叫好,但比起杜老师来,简直小巫见大巫。
后来,我求教老师:我是否可以练些刚猛之劲,以太极拳之松柔,形意拳之刚猛,似乎更利于技击。老师答:“本不反对你练其它拳劲,取长补短。只是该劲虽猛,却是为他人练的。”老师虽不多言,我似乎也悟㈩些道理,此刚劲只是为了对付别人练的,形意拳的最终追求,是由明劲人暗劲,再由暗劲人化劲,这也是太极拳演练的功劲。
练书法,要以明师为楷模;、所谓明师,是指功夫确实上乘的老师。名师并非一定就是上乘功夫者。所以临摹字帖要临好帖,否则练上十年也是枉然。
我有一位朋友,自小热爱书法,素喜临摹名帖,写得一手好字,进单位后搞宣传工作。自以为书法到位,颇有功底。后经我的一位懂书法的老师看过后,评定其书法形于浮躁,虽流畅而缺乏神韵,其临摹字帖亦觉欠骨。
我的朋友似乎不太服气。后来我介绍他们认识,老师亲自为其讲解,边讲边临帖,指点迷津,我的朋友茅塞顿开,始而大悟,十分钦佩。后来我的朋友又问老师,自己该怎么办?老师说:“如果你想真正学好书法,就得推倒重来,也就是从头开始。”练功夫与此道理相同。
三、克隆太极
上面讲到我的朋友练书法,全面推倒,重新开始,也就是从第一个字练起.练不准不要往下练,一点一划都要绝对准确,从它的基本结构、运笔起,逐渐知其精微。
学练太极拳也是一样,以前没有得到老师指点定架,或者不曾纠正架式,你就得从头开始,推倒重来,一招一式绝对到位。首先我们要学得像老师,然后才能有老师的风采神韵,如果你能够“克隆”老师的拳架和神韵,这就是很大的进步,而且必须知道拳架动作的基本结构特点。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神悟”。
在练拳架过程中要不断找差距,而且要用“放大镜”来看其中差距,因为差距越小越难找,但这又是十分关键的。大的差距好学好纠,精微之处就比较难了,所以习太极拳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包括一师门下,有的已经到达“大学水平”,有的仍在“小学水平”,差距之大,其巾玄奥俱在精微之处。太极拳能否入门,亦在精微之处。学习书法也是一样,前文讲的那位朋友很聪明,书法不俗,但一遇高手,便相形见绌。其所以不足者,亦是字里行间,差距亦在细小精微处。
四、运裆
练太极拳主要就是练“裆”。赵堡太极拳裆功是内劲的关键。裆不活,动作必然呆滞,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
裆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以前老师用木偶工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木偶戏了。
这样形象的解释颇为得当。笔者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为手”的重要性。练赵堡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大凡功夫高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不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便于灵变。否则的话,则容易被对方看出破绽,泄露动机,亦非高人之所为。
太极拳裆胯之运作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裆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同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太极拳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生则右杳”。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阳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赵堡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而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由外达内,由内达外,裆胯成为沟通之桥梁。此理当然也适用于其他门派的太极拳种。余也曾试着操练过,其理一贯,一通百通,只是各人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