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大黄细辛汤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
【组成】制附片12克(先煎),大黄炭6克,木通、当归身、桃仁、生甘草各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作用功效】温阳散寒,活血祛瘀。
【方解】肺寒哮喘,多由素体阳虚肺弱,痰湿内停,感外邪而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促痰鸣而发.方用附片、细辛辛温之品温阳通经,以恢复肺之宣降;阳虚寒盛,气涩而迟互成因果,用归身、桃仁、大黄炭活血而助气行,使肺气即时得降;又用木通通经,甘草护胃和调,不平喘而喘自平。针刺取治肺喘之验穴孔最,则为急则治标,取平喘利肺以缓急之意。
【主治】哮喘急性发作,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尤其对单纯性过敏,青壮年或体虚而邪偏于肺寒者效果较好。证见哮喘,痰清稀色白,胸膈满闷,面色暗滞,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紧。
【加减】①配合针刺:取双侧孔最穴,用1.5寸30°号毫针,刺入1寸左右,使针感下达手指、上达前胸,并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时,每隔5分钟行针1次。②加减运用:哮喘发作时,先行针刺以平喘,再服上方,每日1剂。如有外感表证者,先于脊柱两侧、风门及大肠俞穴拔走罐,使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毫针刺大椎穴,留针5分钟,接用上法;若咳嗽明显,咯白泡沫痰,难咯出者,针刺天突穴,用2寸毫针,先直入1寸,针体弯曲,沿气管前向下,使针感转向前胸,得气后行针2分钟(不留针),再针合谷(双),用提插泻法,行针1~3分钟,不留针。并于上方加石苇30克(先煎);若体壮,便秘,苔黄腻者,针刺原方,加大肠俞(双),用2~2.5寸毫针直刺,使针感达少腹部,用提插捻转泻法,行针1~3分钟,不留针;并将方中大黄炭改为酒大黄6克,加苦参9克,细辛改为五味子9克。针刺加足三里穴,用1.5寸毫针直刺,使针感达足,得气后留针30分钟。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田从豁方。
【附记】笔者依上法验证多例,均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