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月感统训练

这段时间,婴儿脑部的发育速度非常惊人,刺激越复杂,脑部的发育就越显著。从第7个月开始,父母就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月龄进行训练,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第7个月

(1)坐的训练。

一般情况下,4个月的孩子就已经有了坐的意识,不过当他真正有了坐的欲望还是从7个月开始,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如何坐,以开拓孩子的视野,有利于他的感知觉的发育。同时,当孩子能够独立坐后,对于脊椎的发育以及掌握身体平衡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训练独立坐的方法很简单,先将孩子放到一个多人沙发或者带有扶手的单人沙发上,在他的背后放几个小垫子,让孩子靠着坐,并逐渐拿走作为支撑依靠的垫子,让孩子形成独立坐的习惯。当孩子在没有垫子依靠的情况下,能坐住片刻,父母可以慢慢地延长其独立坐的时间。

如果孩子因为协调不好身体前倾,父母一定要及时将他扶正,以免摔伤。经过反复练习后,孩子独立坐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从一开始的1分钟、3分钟、5分钟,最后可达到10分钟。当孩子能够坐稳10分钟后,父母就可以将孩子从沙发抱到地毯上,让他在没有扶手和靠背的地板上自由玩耍,以进一步练习其独立坐的能力。

有的父母也许会说,训练孩子独立坐非常受限制,只能在家里完成。其实训练坐与训练爬不一样,它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例如,妈妈抱着孩子出去散步,在中途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将孩子放到自己的腿上,用外界的景物来吸引孩子坐的同时东张西望,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护,以免孩子摔伤。此外,在坐车的时候也可以对孩子进行训练,当然这种训练更倾向于自然性,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练坐而坐,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爬的训练。

一般来说,孩子到8个月的时候才有自主爬行的意识,但是父母不能等到第8个月才开始训练,因为爬行是一种极好的运动,在爬行中孩子的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四肢、臀部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骨骼也在抻拉中健康生长。爬行还有助于消耗身体多余能量,使孩子胃口大开,避免养成挑食、偏食、不爱吃饭的习惯。

此外,爬行还有助于大脑发育,在爬行的过程中,孩子的视野得到了开阔,能够接收到很多新的信息,同时一心想爬的信念也能将其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在一起,对于智力的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父母不要等到8个月才开始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而是在孩子能够自己翻身了,那一时刻起就做好充分的准备。

训练孩子爬行可借助一些道具,如枕头、垫子、小席子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下面就介绍训练爬行的热身赛和正式内容。

热身赛:在训练孩子爬之前,不妨先给他来一个热身赛,来调动孩子爬行的热情。

①将孩子放到床上,妈妈在孩子的前面,爸爸在孩子的后面,当妈妈牵孩子的右手时,爸爸同时将孩子的左腿向前推。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

②妈妈平躺在床上,让孩子趴在自己的右侧,爸爸则坐在左侧。爸爸牵孩子的左手,妈妈推孩子的右腿,然后爸爸牵孩子的右手,妈妈推孩子的左腿,如此重复帮助孩子向前爬行。注意,不能直愣愣地将孩子的腿向前推,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屈膝。

③孩子俯卧,父母拿一个带声音的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孩子表现出想要的欲望,父母就将玩具向前开动,嘴里说:“快点来拿,小鸭子要跑了!”此时孩子就会手脚并用,做出爬行的动作。通常刚开始接触爬行的孩子并不能立刻就移动,手往前一伸就趴下,还有的孩子在原地打转或向后退。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爬行的过程,父母不必着急,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习向前爬。

正式训练:当孩子能够自如地爬行后,父母不妨利用各种小道具给孩子制造一点“麻烦”,以提高他的爬行能力。

①利用鲜艳的玩具逗引孩子向前爬,同时嘴里要说出鼓劲的话:“就差一点啦,宝宝真会爬!”在孩子将要抓到玩具的时候,父母再向左或者向右转,使孩子能够随着玩具换方向爬。如果孩子爬累了想偷懒,肚子着地,爸爸妈妈不妨用一条浴巾托起他的肚子,使其只能用手和膝盖爬行。

②将席子卷成圆筒,然后将孩子面朝下放到席子筒上,然后妈妈和爸爸分别在席子筒口的两端慢慢将席子向前推动,使孩子随着席子的展开而向前爬。

(3)站立训练。

扶着孩子腋下练习站立,训练扶着物体站立,但每次时间不宜太长。

当孩子7个月时,骨骼发育基本趋向成熟,可以开始站立的练习。刚开始练习时,父母一定要在一旁给予帮助,如扶着孩子腋下以免其摔倒。每次站立时间不宜过久,1~3分钟即可。在训练的同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如果孩子感觉累了,还可以趁机做一下爬行训练,可以对他说:“咱们累了,在地上爬一爬,伸个懒腰吧!”

(4)手部动作训练。

7个月的孩子手指已经能够分开使用了,抓东西的时候也能用整个手掌笨拙地抓取较大的物品,一直发展到有意识地屈曲手指抓取精细的物品,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着重对孩子手指灵活度进行训练,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发育。

①递给孩子一个物品,让他将该物品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上,然后再递给他一个物品,使其双手都有东西,最后示意孩子将两个东西对敲,但是不能掉落。

②给孩子一张纸,父母在一旁示范将纸撕成条状或者其他形状,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

③在孩子面前摆一些细小的物品,如小饼干碎块、小橡皮头、黄豆、小爆米花等,让孩子用手指抓起来。在练习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将抓起的东西塞到嘴里,即使是饼干碎块等食物也不行,以免养成孩子乱抓乱吃的习惯。

④将孩子熟悉的玩具用布蒙住,然后让他用手隔着布摸玩具,找出父母说出的玩具。

(5)声音、记忆力训练。

在孩子7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将声音和记忆综合起来进行训练,下面就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①孩子坐在妈妈的怀中,妈妈将孩子的小手放到自己的嘴上,并用掌心轻轻拍嘴巴,同时发出“哇哇哇”的声音。然后,妈妈将孩子的小手放到他的嘴上,轻轻地拍嘴巴,并发出“哇哇哇”的声音。反复重复练习,以孩子能够随着拍嘴巴的动作自己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为目标。

②抱着孩子在屋子里或者外边散步,时刻注意孩子的眼睛,当他看到什么或者指着什么时,父母要立刻说出物品的名称,以便孩子能够将物品与听到的声音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提高他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大有益处。

第8个月

(1)继续进行爬行训练。

通过上个月的练习,孩子的爬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颈部、背部、四肢的肌肉都得到了锻炼,从第8个月开始应当继续进行练习,让孩子的手膝、手足爬行四肢轮流支撑体重,使四肢肌肉耐力和肌肉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能加强前庭与感觉系统的统合,使本体感觉更加灵敏。

①定向爬:将玩具皮球放到距离孩子适当的位置,然后逗引孩子向前爬,当爬到目的地后,孩子就会用手抓球或者推球。当皮球咕噜到远处时,父母鼓励孩子将球找回来。

②自由爬:在家里找一个比较宽敞的场地,将所有危险物品都拿开,让孩子无目的地四处爬行。在孩子爬行的时候,父母要问他:“你想去哪里呢?”如果孩子给予回应并且爬到“目的地”,父母可以接着问:“你还想去哪里呢?”以此类推,用问句的形式激起孩子爬行的热情。

③转向爬:找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物品让他玩一会儿,然后当着他的面将该物品拿走,逗引孩子向前爬,当孩子快爬到时父母换个方向,使孩子也能够随着物品方向的改变转移爬行的方向。

④爬行小路:将不同质地的东西散放在地板上,给孩子制造一个有障碍的“爬行小路”,如绸缎小垫子、塑料泡沫垫子、凉席等,让孩子沿着蜿蜒的“小路”向前爬行,当孩子的手掌和膝盖感受到不同的质地后,对于触觉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记忆、观察和空间训练。

8个月的孩子记忆和空间训练不宜过于复杂,父母每天在同一时间与孩子做同一件事情,加深孩子对时间及活动有联系的记忆,久而久之记忆力就能得到提升。

①在一张白纸上贴几个动物的图片,图片的摆放一开始应当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行列齐整。父母反复告诉孩子图片上动物的名字,再用白纸将每个动物都蒙上,问孩子:“小白兔在哪里?”在父母的指导下,孩子最终可以将所有动物的位置都记清楚。接着,父母将动物的图片随意贴在纸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先让孩子看图找出相应的动物,反复练习几次后将图片蒙上,问孩子:“小公鸡在哪里?”直到孩子能够将动物认准为止。

②将纱巾和手绢系在一起,再扎上几个小铃铛,放到一个空的纸巾盒中,盒口留出一小节手绢。父母先示范,慢慢地将手绢和纱巾拉出盒子,然后将所有的东西塞回盒子中,让孩子也向外拉。反复几次后,父母再取几样物品摆放在孩子面前,其中要包括纱巾、手绢和小铃铛,然后问孩子盒子里面都有什么,并让他从面前的物品中选择。

(3)语言行为训练。

用模仿来训练语言发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模仿的同时对于学习固定动作也有好处。通常动作表达得越丰富,将来表达能力就越强。

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动作,如爸爸要出门了,挥手就是“再见”的意思;如果孩子提出什么要求,父母无法满足,可以边摇头边说“不可以”;当父母表示对孩子的爱意时,可以亲亲他的脸蛋,然后温柔地说:“妈妈(爸爸)好爱你!”

久而久之,这些动作和语言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口语较强的孩子也能够模仿几个简单的单音字节来与父母沟通了。

除此之外,父母每为孩子做一件事情,都应当将这件事情用语言叙述出来。例如,在帮助孩子洗脚的时候可以说:“妈妈帮助宝宝(可以加上孩子的名字)洗脚了”“水温正好,很舒服”“先洗左脚、后洗右脚”“宝宝在洗脚时表现得很好”等,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想法,对于增进亲子情感、促进孩子口语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4)手部精细动作训练。

8个月大的孩子应当继续加强对手指灵活性的练习,同时在进行手部练习时最好能够增加手、眼协调以及把握空间感的练习。

①父母准备一个纸篓和数个用废报纸揉成的纸团,反复向孩子灌输纸团是垃圾,然后做个示范,将纸团准确地投入纸篓中。接着,让孩子用左右手交替抓起纸团投向纸篓。如此反复训练,不仅能加强手眼结合、左右大脑交替锻炼,还可以将孩子乱扔东西的习惯变成有目的的投掷。

②将小糖豆、玉米粒、黄豆粒等放在地上,并准备一个瓶口大于2厘米的瓶子,让孩子练习用手指捏起玉米粒等物品准确地放入瓶子中。一开始不要求孩子放得很准,父母应当耐心地给予指导。

③准备几根不同颜色的线和拉环,并用某一颜色的线绑在相同颜色的拉环上,然后将拉

环放在远处,父母手里握住线,并向后拽。例如,拉到红线后,红色的拉环就会被拉到父母与孩子面前,然后父母让孩子取拉环,并下达具体的指令:“想要绿色的拉环。”孩子在看了父母的示范后,就会先动动绿线,在发现远处的绿环动了之后就会大胆地拉动绿线。同理,父母如果接着说要紫色拉环或者黄色拉环,孩子就不再犹豫而拉动相对应颜色的彩线了。

(5)相关动作训练。

除了上面的训练外,父母还可以进行下列训练:

①坐便盆训练:这是培养孩子独立坐的进阶阶段,根据孩子的大便习惯,训练他定时坐盆大便。便盆的摆放地点应固定,当孩子停止游戏比较安静时,父母可以将孩子放到便盆上,即使他没有便意也可以多坐一会儿,一开始的时间为2~3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到5~10分钟,但不要将孩子长时间放在便盆上。

②站立训练:在孩子小床的上方挂一个颜色鲜艳的气球,当孩子扶栏站立时,父母可用气球逗引孩子松开双手去抓气球。逗引时应尽量晃动气球,使孩子随着气球的晃动增加站立时的平衡感。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每次在几分钟内即可。

第9个月

(1)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训练。

孩子9个月时运动力明显增强,无论是爬行还是站立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注意力却容易因为接触很多新奇的事物很难维持在同一件事情上,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当开始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为孩子准备一本画有动物肖像的图画书,然后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每个动物,父母的任务是向孩子告知动物的名字,孩子的任务是观察动物的特点,在反复记忆后父母问孩子:“狮子有什么?”孩子会指指头发示意有鬃毛;然后问:“小鸟有什么?”孩子会张开胳膊示意有翅膀。这种先看图后提问的方式比单纯认动物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还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2)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锻炼孩子用勺子吃饭的方式能够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孩子准备一把儿童专用的小餐勺和一个装着食物的深盘子或者小碗。第一步让孩子自己用手拿取食物,当动作比较娴熟后,可以开始用勺子。刚开始孩子并不习惯用勺子,父母可以将饭舀起后递给他,让孩子自己将勺子送进口中。

(3)语言空间行为训练。

训练孩子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父母可给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分辨左右,如父母问:“宝宝,右手(左手)在哪里?”“将小兔子玩具放到左边,将小鸭子玩具放到右边”。在平日的散步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将孩子带到岔道口,然后反复告诉他家在哪个方向,以后再来到这个岔道口,就问孩子:“宝宝,我们该朝哪个方向走?”

(4)滚动训练。

滚动练习可以增加孩子的手眼协调性、提高肢体肌肉的耐受力,对于手部精细动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滚动训练的方法很简单,将一个大的圆柱形的可乐瓶放在地上,然后父母站在一段距离之外,手里拿着一个孩子喜爱的玩具或者发出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用两只手推动可乐瓶向前滚动,待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在滚动的过程中,爸爸或者妈妈可以在旁边制造一点小小的障碍,如拿着孩子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其他玩具逗引他,看其是否能够排除干扰到达终点,这对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大有裨益。

(0)

相关推荐

  • 假期与其在补课班疲于奔波,不如让孩子学会受用一生的自我管理方法

    目前,一部灾难大片"暑假"已经正式上演! 每逢假期,总是有一些挥之不去的场景,也许又要重现--  孩子正在没完没了的看电视,突然老母亲就火冒三丈:"不要总看电视!赶紧写作 ...

  • 育儿:孩子「学霸」?「学渣」?全靠父母做对这些方面┃美杨杨

    作者┃美杨杨   朗读┃梓滢 编辑┃丄学号 我是一名从教18年的幼儿园教师.今年受疫情影响,家长求助有关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多. 我收到了轩轩妈给我的留言后,决定写此篇内容,希望能给更多父母一点启示. ...

  • 0~6个月感统训练:以吸吮、按摩、伸展、嗅闻、观察、倾听为主

    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应当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潜能,如吸吮.按摩.伸展.嗅闻.观察.倾听等. 以下介绍感觉(触觉)能力.嗅觉味觉能力.视觉功能.听觉和语言功能.动作 ...

  • 10~12个月感统训练

    第10个月 (1)身体分辨能力训练. 在这个时期,孩子模仿力很强,不仅会模仿学习身边人的动作,还会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父母应利用这个时期开始训练孩子,加强孩子的分辨能力.在孩子模仿的同时教他认识身体 ...

  • 感统训练中的经典彩虹伞游戏:大风吹

    感统训练中的经典彩虹伞游戏:大风吹!由快到慢,由大到小,静止到转动.提升%感统失调儿童 %触觉 %本体觉 能力

  • 儿童感统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儿童感统训练的方法有哪些?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表现状态的孩子,应对应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3-12岁是儿童感统训练的最佳年龄段,这期间如果孩子有明显的感统失调,需尽早做相应的儿童感统训练来改善儿童感觉统合能 ...

  • 儿童感统训练需要每天都做吗?多长时间做一次合理?

    很多家长过来接触体验儿童感统训练后,看到感统训练老师用各种感统器具和感统游戏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们一副新奇喜欢还能配合得不错的样子.家长们不禁地想了解感统训练是每天都需要做吗,那如果做的话,多长时间做 ...

  • 感统训练机构哪家比较好?选择时该注意什么?

    随着感觉统合的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感统失调情况比较焦虑,想让孩子及时地接触专业的感统训练,给孩子以后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打下基础,但目前市面上的感统训练机构五花八门,质量不一:那到底感统训练 ...

  • 感统训练的好处,能切实提升孩子哪些能力?

    感统训练在学前教育领域中是比较基础的概念,是通过感统器材.感统游戏等,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对儿童大脑进行刺激,从而提升孩子感觉统合的能力.但提到感觉统合,有些家长甚至老师都会比较陌生,那对于感统训练的 ...

  • 家庭儿童感统训练的方法 简单又实用!

    很多来过杰奥的家长们看到老师用感统器具与孩子互动玩着各种感统游戏,看到孩子乐不思蜀的样子:家长们都会不禁地问老师说,我们买一些器具,自己在家里是否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进行感统训练,这样是不是可以更好更快 ...

  • 适合儿童感统训练项目的器材有哪些?

    现在很多家长对儿童感统项目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网上搜索了解感统训练的人也不少.但也有部分家长甚至老师对于感统训练是陌生空白的,那对于不熟悉或者了解不够全面的家长老师,对于适合儿童感统训练项目的器材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