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七年》系列(44):两个穷B的婚礼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此系列为半自传体小说

故事半真半假

真真假假

由读者自行判断

作者不给答案

阅读全文约需14分钟

《离婚七年》系列「44」:
报复性办了一场小婚礼

文/晏凌羊

01

从老家回到广州,我一眼就看到了挂在衣柜里都没穿过的婚纱、旗袍,心里又是气,又是难过。

走在街道上,看到别人家的婚车,我心里一阵酸楚。

大学室友蕾蕾在QQ空间里上传了婚礼照片,我看着看着,忽然泪流满面。

本来嘛,我确实对办不办婚礼没什么所谓,但两次推迟、一次取消,搞得我一肚子气,婚礼也变成我心上的一个必须要解决掉的疙瘩。

我必须要用某种方式证明:我的事情,只能我自己做主。

我认真地跟王木木说:“不行,我还是很想办一场婚礼。不办的话,这个坎我过不去。婚纱都买好了,你总得要让我穿一次的。”

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婚姻是朵花,哪怕花期很短,即便最后凋谢得破败不堪,但,花都开好了,这辈子必须要在众目睽睽下绽放一次的。

我还说:“这婚礼我还是要办,你爸妈来不来我无所谓,不来更好,我也不想看到他们。我现在就要你一个态度。你敢背着你爸妈补办这场婚礼,我们就继续过。不敢,那就离吧。”

我当时都想好了,如果他不敢忤逆他的父亲,那么,我就跟他去领结婚证。

岂料,他犹豫了好长时间后,给我一个字:办!

看来,他还是会在乎我感受的。

考虑到他的两难,我说:“偷偷办吧。”

被迫中断的婚礼筹备事宜,又接上来了。

我们兴冲冲地跑出去买气球、布置婚房、租车、邀请亲朋好友充当工作人员……

婚礼被取消前,我已经买好了婚纱、婚鞋,还买了一个粉红的的纯棉四件套。

我当时就想着:四件套不能选大红色的,不然过了婚礼还用大红的床品,会有点违和。于是,我选了带点喜庆色彩又不至于太招摇、可以用很多年的粉红色四件套。

可是,一想起心里的疙瘩,我就愤愤不平,所以接下来我买的结婚用品,几乎都往招摇里买。

我嫌之前买的四件套太低调,就又斥“巨资”买了一套大红色的绣花四件套,比之前的四件套价格贵出五倍,花了差不多我半个月的工资。

在“婚纱一条街”买的婚纱,我嫌太便宜了(那会儿我光顾着给他省钱了),后来我直接上商场斥“巨资”买了一套大红色的旗袍。那件旗袍是我所有衣服中价格最贵的。

我嫌之前准备的高跟鞋颜色太素雅,佛山的闺蜜听闻了,二话不说,上专柜给我买了一双粉红色的婚鞋。

我想把这些珍贵的回忆都留下来,还特意请了制作短片的兼职摄像师。

婚礼没花多少钱,但我租了一辆公交车,把公交车布置一新,载着我们和一车宾客在市区招摇过市。我本来想让公交车司机把车开去他爸妈家附近兜一圈的,后来一想:算了,时间不够,而且再节外生枝的话,我更没面子。

离婚后,我SB了。

婚纱我送人了,毕竟便宜,但那件我只穿过一次的高价旗袍,我送人也不是,留着也不是。

大红色的四件套,价格和品质摆在那里,盖着实在太舒服了,就是颜色有点扎眼。

用吧?颜色有点令人尴尬。不用吧?浪费。

离婚多年,当我完全放下离婚这点事后,大红色的四件套我还是用了,例假期间更是用得欢。

某天我把它们晒洗了一番,拿到天台晒太阳的时候,感觉那条红色的床单像一面巨型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我只想对着它高歌一曲:大红被子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劫后余生,就是胜利啊。

02

婚礼的这些筹备工作,我们做得偷偷摸摸,根本不敢向婆家走漏半点风声。

婚礼前一天晚上,他说:“按照我们那边的风俗,今晚我们得分开住的。”

我紧张得浑身的汗毛都要立起来:“我不要你住回去。如果你一旦回去了,明天就来不了,那我一个人该怎么办。”

第二天办婚礼了,头一晚我竟有点失眠。

这是真正属于我的小婚礼,我既兴奋又紧张,还有点害怕。

兴奋和紧张的原因,是我第一次穿婚纱。

害怕的原因,是担心我们办小婚礼的事情被他父母知道了,他们会来现场闹。

对于这一点,王木木也不是很确定。

他觉得他应该知会父母一声,但他似乎也不敢确定自己知会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不可控的事情。

最后,我们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才决定把这个事情告诉他姐姐和弟弟,邀请他们来参加婚礼,并对他的父母严格保密。

可我还是忐忑。

一场婚礼,两次延期,一次取消,如果这一次还出岔子,那我真的再丢不起这个脸,我们俩可能也走不下去了。

我抱紧他,说我害怕,他说:“别怕,有我在。”

这句“有我在”,以前能让我感到安心,但这会儿,经历过“婚礼取消事件”后,它再也没了能让我心安的力量。

我说:“我紧张,要不我们做个床上运动吧。”

盛情难却,王木木只好从了我。

事后想来,也就是那一夜,我中招了,从“新娘”升格为“娘”。

小婚礼还是如期举行了,虽然呈现出来的是一场小得不能再小的袖珍婚礼。

好在,因为全程都是我自己的创意,所以,虽然仪式有点乱,但终究,还是显得够特别。

早上,我去楼下画了新娘妆。闺蜜们则把房间布置一新,到处贴满喜帖,布置好了彩色气球。

王木木则假意回避,等我们布置差不多了,婚鞋也藏好了,再带着他的兄弟们上门“接新娘”。

一行人接上“新娘”后,就往公交车站跑,大家七手八脚把公交车装饰一新后,就往宴席地点赶。

我还请了同事做主持人,在车上跟大家一起坐互动游戏。

那时候,广州已是深秋,天空蓝得不像话,珠江边种的波斯菊开得正灿烂。

我们的公交车在车流量还很少的临江大道上奔驰,我平生第一次有了一种“当了女主角”的感觉。

婚礼现场,戒指我们忘了带来,就临时借了现场朋友的。

红酒,我们买的是29块一瓶的,最后不够喝了,掺了雪碧。

到场的来宾72人,来的人最多的时候,小小的餐厅都坐不下,可能也有一些人没有吃饱。

帮那家特色餐厅的老板打理宣传事宜的姐姐,知道我们是因为被男方父亲取消了大婚礼才办了这场小婚礼,深受感动。

她私下掏腰包,请了鲜花公司,给我们布置了婚庆鲜花,婚礼现场的婚庆氛围一下就有了。

婚礼现场播放的音乐和视频,都是我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抬过去,才勉强出了点效果的。

没办法,那时候,我们是真的没钱。

电脑里播放的现场音乐,跟在范玮琪唱的《最重要的决定》之后的,居然是梁静茹的《分手快乐》。

一朋友提醒我:“播错了,赶紧切换。”

我说:“不要紧。我们都有前任,这歌说的是我们跟前任分手快乐。”

没有酒店司仪帮搞气氛,我自己设计了几个小环节:交换戒指,写下心愿条绑在氢气球的绳子上,然后放飞氢气球。

来特色餐厅吃饭的客人,大概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婚礼,纷纷拍照,还有人发微博。

简单的仪式过后,我脱下婚纱,跑去一间简陋的洗手间换上红旗袍,准备给来宾敬酒和分发喜糖。

那个洗手间,到底有多简陋呢?就是一个临时的厕所,用一扇大铁门关着,里面连灯光都没有,只是胜在还算干净。

我在里面换衣服,衣服即使掉在地上,也不会有太多的脏污。

两个星期后,我看到到一条新闻:就是我换衣服的那个厕所,有个女孩子不小心在里面触电身亡。

我觉得自己还是福大命大。

那场小婚礼办下来,总费用只花了9300元。

等来宾们都走了,我手忙脚乱拿着收到的礼金去结账、收拾残局。

我不知道来宾们怎么看待稍显寒碜和狼狈的我们的小婚礼,但在我,倒也不觉得心酸,虽然一些细节上对新郎的表现挺不满意,却还是兴奋和幸福更多。

交换完戒指,他用力地抱了我一下。

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不得不说,办婚礼过程中,也是有一些细节,事后想起来也是不大愉快的。

比如,上门接新娘的时候,王木木和兄弟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伴娘团们才肯开门,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让他说出我的生日,可他竟然记不住。

又比如,我们的婚宴地点确实有点难找,但我的朋友们大概都能预估到我当天可能比较忙,都是靠自己问路或给餐厅打电话等方式,顺利达到了婚礼地点。

而王木木却没有事先告知朋友们寻路方法,以至于交换戒指等婚礼仪式都开始了,他还在接他朋友的问路电话,这让我觉得他不是很尊重我。

还比如,他“重哥们儿、轻老婆”的本性开始暴露了出来。

小婚礼早上十点开始,下午三点就结束了。

宴席结束后,我们自己把相关物品拉回了家,我想去理发店洗头发,把头上的发胶都洗干净,希望王木木能帮着把家里的物品都归整好一下,但他说他哥们儿是从外地过来的,他得一个个亲自开车去送,然后,他就那么扔下我,送哥们儿去了。

洗完头回到家里,我看着满地的狼藉,只好一个人收拾,收拾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他都还没回家,想必是在送哪个哥们儿的过程中,又被人家叫出去聚会了。

我心想:我自己也有闺蜜,我闺蜜也有从外地来的,但为啥她们一个都不叫我去送呢?她们都能自己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呢?人比人,气死人;友比友,也是。

但是,那一天我实在太开心了,我觉得这些细节根本不需要计较。

想起筹备婚礼期间的一些事,我还是觉得幸福比不快要多得多。

我说我不喜欢玫瑰,而是喜欢向日葵,他就陪我去买向日葵,准备在婚礼仪式上用。

担心新鲜向日葵买回家容易凋谢,我们买的是还是仿真花。买了花以后,我们又手牵手坐公交车回家......

只要他不出去找哥儿们玩到凌晨三四点才回家,那会儿的我们,确实挺幸福。

虽然他那时已经买了车,但因为以前和他一起挤公交、坐地铁的日子更开心,所以,他弟把车开走的日子里,我还是喜欢和他一起坐公交。

婚礼次日,我还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最喜欢夜里和你一起坐公交车回家,窗外是辉煌的灯火和匆匆赶回家的人群。车内的移动电视播放着广告,你把我手里提的东西都拿过去,以让我坐得更舒服一些。我们不说话,看车驶过一站又一站。我想着,这个拥挤而空荡的城市,也总还能容得下这么一对相互取暖的小夫妻。我不知道这车会开向哪里,但我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看得出来:对未来,我还是有点最起码的信心。

我告诉自己:心结已解,接下来安生过日子吧。

03

王木木的姐姐曾劝我:就一个婚礼而已啊,不办也没啥啊。

她是办过婚礼,但最终那段婚姻也没能善始善终才这么说。

可我不这么认为,就像我们去爬华山,到过山顶的人可以对着正在爬山的人说:“咳,山顶也就那样,没啥意思。”

可问题是,你是爬到了山顶之后,才“觉得没意思”的。而人家还在攀爬过程当中,人家对山顶的渴望是浓烈的、真实的。

如果说,之前那段婚姻中,我做过的最不后悔的事,离婚算是一桩,办这场小婚礼也能算一桩。

又或者,我只是单纯地喜欢这种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觉,因为,不管是寒碜还是奢华,无论来的人多还是人少,那都是“我的婚礼”。

婚姻确实是要过日子,每个姑娘婚礼过后都要成为平凡的主妇。在她漫长的一生之中,能做回主角,理直气壮地接受所有人瞩目的日子并不多。

我想,很多人不是不渴望一场婚礼仪式,而是被当下中国大多数婚礼弄出了心理阴影,所以心生反感。

敛财大于宴请,炫耀大于分享。婚礼最原始的意义,好多人都忘了。

仪式感到底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为了突出某个特定的时刻,突出一种与众不同。仪式,通过某种特殊的程序、器皿、物件,给了人和他人在心灵上同一的可能。

一个电视节目,让几个50多岁的父亲送一束花给自己老伴,虽然很多阿姨数落自己老伴乱花钱,但是她们自己甚至会买一个花瓶来把这束花放起来,直至完全凋落。

所有的仪式,有些人当年不在意,不代表以后不在意;嘴上不在意,不代表心里不在意;一个人不在意,并不能让另外一个人也不在意。

人们举办婚礼,不是两个对未来没有信心的人把自己将要白头到老的决心公诸于众,以告诉自己没有退路,后半辈子死挨死挨也要在一起了。

办婚礼,也不完全是用外在形式来见证爱情的存在,而是:只有经过这么一场胡闹,似乎才能照见到彼此心中的严肃和郑重。

哪怕,只是曾经的。

哪怕世人眼中的美好如童话故事的婚姻,也许会演变成一场痛苦的舞蹈。

(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话说这是半真半假的半自传体小说,有些情节是真的,比如,婚礼上我穿过的那件小红旗袍,我放好多年了,扔了可惜,放着更可惜(十年前上千块的衣服,做工用料都不错的)。有哪家婚纱影楼啥的,需要这种裙子不?我直接送(到付)。它只适合去拍婚照的新娘子穿(体重120斤左右,身高160左右的),但我估计会有人嫌它不吉利(衣服没错,错的是人)。婚纱我早就送给不嫌弃它不吉利的朋友了,现在还剩这件。需要的朋友可在后台留个地址。

之前一个偶尔跑来看我文章的男网友说这都是“小女人写的文章”。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是对我的夸奖。让一个将近四十岁的女人写二十几岁的故事、还原二十几岁的心情,并让人能看得出来这种“小女人心态”,说明我写得不错。

倒是如果对方称我现在是个“小女人”,就有点傲慢了。即使大家都是千年狐狸,但真要面对面,真不知道谁更经不起打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