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0篇:读文随笔∣单元整体视角的单篇文本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视角的单篇文本教学设计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齐鲁师范学院徐洁教授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11期(上)的论文《单元视域下的课时教学设计优化——以<蒲柳人家>一课为例》。我之前关注过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与案例,当然也进行过单篇文本的教学设计,但从未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读完此文,收获颇多,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只谈印象最深的几个点。
首先是为什么要将单篇文本教学置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这一点很好回答,但我关注的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还是以单篇文本为主,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同质化严重。例如执教小说单元,对四篇小说的教学,不论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设计与流程,都呈现出明显的模式化特征。教《孔乙己》的方式和教《溜索》的方式一致,甚至每个单篇的教学都要面面俱到地体现单元教学目标。从教学课型上看,同一单元的文章,教师几乎不去区分教读课和自读课,一味按照相同的思路去设计。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无法将单元学习目标和侧重点细化到不同的单篇文本中,无法体现学习方式的差异,说到底就是缺乏大单元教学或单元整体教学的视野。作者认为,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单元角度出发,根据单元学习需要,把单元知识做诶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综合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方法、策略,经过一定的时间完成整体性的单元学习任务。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单篇文本的教学时,也要有单元整体设计的观照。
其次,单元整体设计视角下的单篇文本教学要有课程意识。我读过不少有关课程论的著作,但对“课程”这个概念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从课程角度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与单篇文本教学,究竟应该关注哪些点呢?这篇论文给了我较为具体的启示。作者是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的,一是课标要求,这一点容易理解,不过我觉得不仅要关注义务教育学段的课标,也要关注高中学段的课标,两者对照结合,才能使研究话题更有课程意识;二是学情分析,这也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维度;三是课程资源分析,作者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用书作为分析对象的。不过我认为“课程资源”应该是多维度的,与教材文本密切相关的“母文本系统”、前人对文本的解读、不同教材对同一篇课文的教学设定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不过我始终觉得此处的“课程资源”替换为“教学资源”也说得通,而两者却是不一样的;四是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助学系统、教学课型的分析等。作者主要是以《蒲柳人家(节选)》为分析对象,从“双线组元”的教材编写理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自读和教读的教学课型等角度进行思考的。作者从这四个点进行分析,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提供了“课程资源分析”和“教材分析”两个不同的视角,此前我一直是将二者混为一谈的。
再次,单篇文本的教学要有“比较”和“融通”的意识,这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落实与体现。作者关注的是九年级下册的小说单元,包括《孔乙己》《变色龙》《溜索》《蒲柳人家》四篇小说。这四篇小说都写到了“手”,《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手”的描写,《变色龙》中写赫留金被小狗咬伤的手指头,《溜索》中写过江的具体感受,《蒲柳人家》中写一丈青大娘的片段等,都与“手”有关,这就为学生进行不同小说的对比学习提供了抓手。实际上,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单篇文本教学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指导”的层面上,还要有具体的手段与措施,而抓住单元文本的“共同点”进行对比学习,无疑是最具有可行性的。那么,除了文本细节方面的相似点外,还有哪些点可以作为共同点或比较点呢?我认为还可以从文体知识、文本主题、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小说单元,可以请学生比较不同小说的情节特征,比较不同教学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比较相似人物的不同点以及原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等等。《孔乙己》《变色龙》《溜索》《蒲柳人家》四篇小说的情节与叙述方式就有较大的不同,《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卖油翁》写的都是小人物,这也是比较学习的切入点。
最后,单篇文本的教学设计要善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支架。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单篇文本教学设计,最关键的就是提供学习支架,学习支架是针对学习目标而设计的,目的自然在于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体现。作者对《蒲柳人家(节选)》的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提供了学习单、表格、量规等多元化的学习支架。“学习单”包括学生在单元学习方面的困惑、单篇文本的阅读难点、学习后的收获等;需要学生填写的表格包括“四篇小说的相同点”“四篇小说语言风格相异点”两个,指引学生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相同点,从小说类型以及特色语言分析的角度分析相异点;“量规”主要是《鉴赏小说异同点的评价量规》,量规可以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等。这些学习支架的设计与提供,也是“自读课”教学理念的体现。自读课不是教师放任不管的自习课,而是在学习支架的支撑与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例如针对“特色语言分析”,教师提供了“熟练分析句式的使用”“鉴赏词语选择的妙处”“分析修辞的使用效果”“辨析不同作品的风格”等视角,这也是一种学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