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华: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
CFITN2018-创新大赛9月在广州举行,比赛秉承“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的理念,共开设“技术创新”以及“融合之美”两个分赛场。从临床诊疗技术、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三个方面进行创意比拼。并经过激烈角逐各评选出了三位获胜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卒中视界将于近期为各位同道汇总获奖医生的精彩汇报,本期我们为各位带来的是创新大赛冠军,来自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陈荣华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奇思妙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输送Willis覆膜支架
施行颅内动脉腔内隔绝术
陈荣华 教学11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下载搜狐视频APP
3倍流畅不卡顿 广告少还不用等缓冲
一、研究背景
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存在局限性
- 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不易致密填塞,复发率较高。
- 假性动脉瘤,即使采用修饰性弹簧圈结合多支架技术,仍然难以达到对载瘤动脉壁本身的完美修复。
- 对于CCF,如何在闭塞瘘口的同时更好地修复破损的颈动脉血管壁,传统的介入技术仍有不足之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支架选择:
Willis支架系统作为国产专用于颅内脑血管系统的覆膜支架,顺应性较好,被应用于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巨大或大动脉瘤、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是对于部分血管迂曲患者,Willis支架仍然难以输送到颅内病变部位。血管迂曲、覆膜支架输送性差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临床上屡见报道:
1、田彦龙等报道使用Willis的7例患者中,有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宽颈动脉瘤,选用4.5 mm×16.0 mm的覆膜支架,在输送过程中无法通过迂曲的颈内动脉,导致支架从球囊上脱落。
2、2017年Zhang等报道在治疗2例前壁血泡样动脉瘤时,Willis支架在输送进入颅内时均发生了支架脱落。
3、我们自己也有Willis支架无法越过海绵窦段而被迫放弃的教训。
二、导管使用技术
一般中间导管技术
在大多数病例中,神经介入医师只是将中间导管输送至尽量接近病变处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希望Willis支架顺利到达病变处。但对一些血管迂曲的病变,仅依靠近端支撑、交换导丝导引等技术,仍然无法将顺应性差的长覆膜支架输送到位。
中间导管“特洛伊木马”技术
中间导管头端在同轴技术下越过病变处到达病变远端,在中间导管内相对容易地输送Willis支架到达中间导管头端,然后回撤中间导管,支架即可顺利定位并释放在病变部位。
该方法借用中间导管到位、支架在中间导管内输送、中间导管回撤,我们将其形容为“特洛伊木马”技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病例一
男,62岁,2018年2月车祸致伤头部、右侧前中颅底骨折2个月伴右眼外突4 d入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模糊,GCS 11分,右眼球外突伴球结膜充血水肿,右侧眼眶闻及吹风样杂音。行全脑DSA,显示为右侧TCCF,全偷流,盗血明显(图1a),静脉引流向眼静脉、岩下窦并通过海绵间窦向对侧海绵窦引流。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 mg/d,1次/d。3d后行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Willis覆膜支架(微创神通公司,上海)腔内隔绝术。(患者治疗前后影像资料见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病例二
女,76岁,2018年1月因右眼睑下垂伴头痛3周入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右眼睑下垂,右侧眼球外下固定,四肢活动正常。MRI、CT血管成像(CTA)示鞍区右侧占位,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行全脑DSA,明确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大小为22mm×17 mm×8 mm(图2a)。行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Willis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治疗前后影像资料见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特洛伊木马”技术要点
01、尽量使用5F中间导管,输送性更好;
02、中间导管头端蒸汽塑形小弯;
03、微导丝、微导管同轴系统输送中间导管,必要时使用球囊、Solitaire支架辅助提供反张力输送中间导管;
04、中间导管长度宜短于125 cm,否则Willis支架无法突出中间导管头端;
05、使用6F 90cm长鞘提供近端支撑。
初步经验显示,“特洛伊木马”技术对国产Willis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帮助,操作简便,提高支架输送性,降低并发症。并为一些血管扭曲支架到位困难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