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 “清明外烧金不送亲,内烧银不送祟”,啥意思
清明节如何烧纸?俗话说“外烧金不送亲,内烧银不送祟”,啥意思
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上坟祭祖,缅怀先人。但是祭祖毕竟是与已经离开的人打交道,所以民间还有很多讲究。比如有句农村俗语说:“外烧金不送亲,内烧银不送祟”,说的就是清明烧纸的习俗,下面就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多地方把祭拜和烧纸是分开的,祭拜的意思就是带着果品和酒肉等,亲自到坟前磕头祭拜,然后还要培土修缮等,还要用土块在坟头上压一些白纸,用意就是告诉旁人,此坟有人祭拜,代表着有后人。
除了祭拜之外,人们还会在坟头上插一些柳枝,因为柳枝的生命力极强,特别是清明柳,还代表着重生的意思。因为当年介子推曾经靠过的那棵大柳树被烧死后,第二年又枯树逢春,抽出了新芽,所以人们在坟头插柳枝,也有重生的意思。
其实祭拜仅仅能表达出人们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也就像人们去看望亲戚一样,总不能空着手去吧。所以上坟最主要的一步就是烧纸,也就是给先人送一些钱,所谓有钱就有一切,因此民间也把烧纸叫做“送钱粮”。
如今人们也很重视“送钱粮”的,即便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亲自去祭拜先人,也会在远方给先人烧一些纸钱的,这种方式就叫做“遥祭”。由此也能看出,“送钱粮”比祭拜还重要,毕竟祭拜只是表面,就像平时人们请客吃一顿饭而已,只有送一些钱粮才是真正的实惠。
因为白天阳气旺盛,所以古人认为,在白天祭祖的时候烧纸钱,先人是收不到的。只有等到天黑之后,再给先人烧一些纸钱,这时候先人才可以收到纸钱。
当然现在的纸钱花样就比较多了,还出现了卡片或者支票等,甚至有些人还会给先人烧一些纸做的女人,难道就不怕先辈们夫妻感情不和吗?而传统的纸钱就比较单一了,一般是用黄纸或者白纸剪成元宝或铜钱的形状。
人们把纸钱剪好之后,还要粘一些金色箔片或者银色的箔片,粘金色箔片的就被称为“金纸”,粘银色箔片的就被称为“银纸”。当然这些纸片做好之后,上面还会印上一些字或者图形,一般都是一些生活用具,车马仆役等。
在焚烧纸钱的时候,先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留一个缺口正对着先人的方位。然后要在圈外烧一些金色的纸钱。古人认为金色的纸钱是用来孝敬其它神明的,算是一种买路钱,说白了就是贿赂,如果不烧买路钱,先人也是拿不到钱的。因此就有了“外烧金不送亲”的说法,意思就是圈子外面烧的金色纸钱,是一种买路钱,不是送给亲人的。
等到圈外的钱烧完之后,然后在圈内烧一些银色的纸钱,这些就是专门送给先人的,其它的“祟”是拿不到的,也叫做给先人“送钱粮”,所以就有了“外烧金不送亲,内烧银不送祟”的说法。其实这一点与现实中的送礼差不多,总要给其它人一些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