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头痛,戴个“耳机”也能治?
下图这个美女戴着的这个“耳机”是一种耳灸器,你一定觉得很神奇吧,通过温热刺激耳部,可治疗面瘫、头痛、耳鸣、耳聋、视神经炎等病。究竟耳灸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今天就来揭秘耳灸的“前世今生”。
耳灸疗法自古有之 可追溯到唐朝
耳灸疗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药王”孙思邀的著作《千金要方》中就有苇管灸疗法记载:“治卒中风口喎,以苇管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气,一头纳黄豆一颗,并艾烧令燃,灸七壮即瘥”。用以治疗面瘫口歪,在同书卷六,治疗耳病也用此类灸法,即:“截箭杆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筒上七壮”。
此后明代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八中也记载运用耳灸(苇管灸)治疗中风瘫痪口歪:“以五寸长笔管,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右喎灸左、左喎灸右”。明代医家张洁在《仁术便览》中记载治疗偏正头痛的耳灸疗法,即“耳中,或左或右,如抽筋痛者,半边头痛是也……将真薪艾揉软,薄摊蜡纸,以筋卷为筒,一头插耳孔内,一头用火捻之,令烟气入耳,热气透入脑,其痛即止,再不发,右耳痛插右,左耳痛插左”。
清廖润鸿在《针灸集成》记载:“以苇筒长五寸切断,一头插耳孔,以泥面密封于筒之口畔而外出筒头,安艾灸七壮,左取右,右取左。又方取苍术以四棱铁销穿孔如竹筒,一如前苇筒法,灸三七壮,有大效”用以治疗耳聋耳鸣等。
耳灸的理论基础——耳是多条经络循行经过的重要部位
针灸的核心理论是经络,而耳部施灸的主要依据也与经络理论相关。古籍中对耳部的经脉循行早有记载,如南宋杨士瀛的《医学真经》中记载:“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也有“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耳为诸宗脉客所附”等论述。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中载“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认为“阳维脉、阳跷脉均入耳或循行于耳周”等。据《灵枢.经脉》所载,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等均循行于耳孔周围,六条阳经中除手阳明大肠经之外均循行于耳周,且其中多条经络入耳中。可见,耳部是经络循行的重要部位,同时针对耳部的调节,也将通过经络系统调节周身。
耳灸的现代运用——局部治疗为主,创新层出不穷
耳灸疗法目前仍活跃于中医临床,临床报道其对于治疗面神经麻痹,头痛、偏头痛,耳鸣、耳聋等耳部疾患,动眼神经损伤等眼部疾患,梅尼埃病,颈椎病,牙痛,缺血性卒中,原发性痛经等均有较好疗效,其适应症以局部五官病症为主。此外,后世医家也对耳灸器具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如现代医家在运用苇管灸时,多选择长4-6 cm、直径0.4-0.8 cm的苇管,一端制成斜坡口形,放置艾绒,另一端用胶布封贴,插入耳道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研究者在苇管灸的基础上制作出了管灸器,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灸科与重庆市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普通纸张制作筒管状灸器,一端插入外耳道内,将点燃的艾灸对准另一端口熏灸,熏灸始终以患者耳内感温暖舒适为准。更有研究者创新自制了易于固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重复利用的一系列管灸器或耳灸器——文首图片里的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管灸器方便了临床运用,对于耳灸疗法的运用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昙草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