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浊研究】王新陆教授谈中医血浊理论(一)
编者按: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致病因素的变化,构建了血浊理论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希翼适应新的疾病谱系变化,对中医发展有所裨益。血浊理论作为脑血辨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框架设想和临床实践应用始于1990年,并在21世纪初的《脑血辨证》一书中正式被提出,后又在相关文献中作了进一步阐释。自2007年至2013年,王新陆教授先后在《天津中医药》发表了《论“血浊”与“治未病”》《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等数篇文章,指出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与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以王新陆教授为核心的团队进一步梳理并完善血浊研究相关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标准,为推动对血浊理论的深层次研究,天津中医药杂志增设了“中医血浊研究”专栏,以期探求防治现代疾病的新途径,更好地提高诸多现代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王新陆,男,1949年10月出生,全国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东省委主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第二届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获省级以上奖励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9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内科时病流派主要传承人8名,指导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1名。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专访,凤凰卫视《文化大视野》访谈;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读书》栏目中系统讲解中医。
编辑:孙文聪,滕晓东,徐一兰
编号:视频-2020-3(总第56期)
版权归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