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的前世今生
1725年,英国伦敦。
坊间到处流传着大法官克尔斯菲尔德涉嫌严重贪污敛财的传闻。
经调查,这位大法官利用职位之便非法受贿100,00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9780万元人民币);
可能有人会好奇,一个法官竟能贪这么多?
别误会,在英国大法官是重要的官位,由首相直接任命,官职等级类似我国部级干部。
高级官员如此腐败,民众肯定是不接受的。
迫于舆论压力,这位大法官以主动辞职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往后余生,彻夜的失眠将是唯一伴随他的伙伴。
常常失眠的还有这片区域的市长大人。
关于民众对官员贪腐的举报、税收用途的质疑,每个月都要填满政府的邮箱。
这已经算比较文明的表达方式了。
更有行为粗犷的民众,动不动就往市政大楼招呼石子、铁器、烂水果等物品,大楼的门窗每周都有人定期更换。
更有甚者,还有人往马厩里投毒,毒害马匹。妄图以阻碍公务出行来表达不满。
如果再不制定一些反腐政策,这位市长大人离主动辞职也不远了。
按理说,即便有一些贪腐案件,也不至于让民众这么愤怒,可见当时英国的腐败程度有多疯狂。下面是搜集的一些英国贪腐资料,大家感受一下:
“国王乔治三世在位初期,把几乎所有政府官员的任免权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人们为了求得一官半职,争相贿赂恩赐者。(原来国王也缺钱)
首相沃波尔通过支付秘密佣金,来控制大多数衰败选区,紧握官职任命权,而且还让其儿子在政府里挂名并用公款在巴黎挥霍享乐。
麦克尔斯菲尔德被任命为大法官后。每当他任命一名新法官助理,都会得到一大笔谢礼,而新法官们也会想办法弥补“损失”。
议员格伦维尔竟然将掌玺处秘书的职位预定给他四岁的亲戚。”
1759年富兰克林(美国国父)考察英国得出的印象是,英国到处都是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的丑闻,“绝对的腐败在这个古老国家的所有等级的人们中流行,从头到脚都完全堕落和腐败了!”
资料来自《改革内参》(京)2003年第05期
如此严重的腐败导致英国的文官队伍素质低下,里里外外充斥着无能之辈,甚至因工作人员的失职与无能,连英国在北美战场上的战事都受到牵连。
不能眼睁睁看着祖上累(lue)积(duo)的家业,被这帮猪队友们嚯嚯干净,英国政府决定先以伦敦作为试点,采用一种新的制度,与腐败抗衡。
1782年,英国政府成立文具公用局,规定此后凡是政府公文的印刷、用具的购买,均由文具公用局负责,以此规范市场,杜绝不平等交易。这便是招投标的雏形。
果然,接下来的几年,市场环境明显改善,贪腐问题也被有效控制,1830年,文具公用局的那一套采购流程逐渐衍变成一种更为规范的招投标制度,被英国政府全境推行。文具公用局也升级成为物资供应部,负责整个英国政府的采购。
此刻,距离招投标制度被全球范围采用,还差一百多年。
让我们先把目光转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土上。因篇幅有限,本文只对美国招投标制度的里程碑做简单介绍:
1809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招投标相关法律,招投标制度在美国开始流行。1861年联邦法案规定,只要超过一定金额的政府采购,就要必须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并且要求参与项目采购的投标人不少于3人(沿用至今)。 20世纪30年代,随着《联邦政府采购法》和《购买美国产品法》的陆续颁布,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招投标制度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国家。
有了英美两国在招投标领域的深耕,招投标制度随着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被西方各国引入。
说完了国外招投标历史,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国内近代。
1840年,西方列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大清的国土上,瞬间撕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
时局所致,为抵御外敌,清朝一批有志之士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宗旨,成立了洋务派,意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便有朝一日抗衡入侵者。
我们的主角此时也正在幕后更衣化妆,准备登场。
1902年,洋务派代表人之一,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率先决定将招投标制度应用到湖北皮革厂的项目中,当时共有五家供应商参与报价,结果张同升以1270.1两白银中标。后续这家供应商还签订了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付款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合同,揭开了中国近代招投标史的序幕。
(洋务派代表-张之洞)
1918年,汉阳铁厂曾将两项扩建工程刊登在《新闻报》上公开招标,1929年,武汉市采办委员会还颁布招标规则,规定公有建筑或一次采购大于3000元以上者,均须通过招标决定承办厂商。
眼看着招投标制度被不断完善,大有全国普及推广的趋势,但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军阀割据,战乱四起的民国时代到来,招投标制度最终也没能得到适宜的发展环境,暂时销声隐迹。毕竟真正的民国年代,人们连好好活着都是件十分奢侈的事,又有谁会在意怎么用什么方式承办项目呢。
我们的主角只在舞台上转了一圈,便又失落的回到了幕后。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期,人民的基本生活是得到了保障,但还是缺乏招投标制度大范围推广的必要条件,因为建国初期,国家根基尚浅,仅有的一点儿资源也是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由于需求太多,供给又太少,党中央不得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中央要求政府部门、公有企业及其有关公共部门的基础建设和采购任务都要由主管部门用指令性计划下达,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要由主管部门安排。通俗来讲就是资源先归集到政府这里,该怎么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其他人说了不算。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采用招投标制度的必要了。
(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粮票)
(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供销社)(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供销社)
直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考虑到以往的计划经济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才可能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与之对应的招投标制度才得以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
1979年,我国土木建筑企业率先以先行者的身份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以投标的方式在亚洲、非洲和港澳地区开展国际承包工程业务,取得了国际工程投标的经验与信誉。
有了实践的经验,国务院在1980年10月17日,颁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规定指出“对一些适宜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开始国内试行招投标制度。看到取得的效果还不错,1984年国家计委与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1984年底,我国经贸部门相继设立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等专职机构;1985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专职招标机构。由此,中国现代招标投标体系正式建立。
自从退回幕后那一刻,已有半个世纪,重新登场,我们的主角眼含热泪:终于要熬出头了!
就这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及《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招投标制度被全国各省纷纷采用。其带来的效果也尤为显著!据不完全统计:
陕西省在1997年招标的40多个大中型项目中,节资率达15%,
江苏省在1999年的'政府采购'中,节资率达12%,在工程建设中的平均节资率达1.5%,平均工期缩短10%。
2000年,全国全年政府采购金额还仅为328亿元,但在2019年,全国全年政府采购规模已为33067亿元。十九年时间增长了100倍。我们的主角亲身经历了中国经济奇迹!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综合国力均处世界第一梯队的美、英等国在新冠面前也毫无招架之力。唯有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这一刻,注定永载史册!回首往昔,中国招投标制度始于清末,后遇战火,几经沉浮才盛于今朝,熟悉的经历,不正是中华民族坎坷崛起的缩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