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根艺的自然美(一)
作者:周乾寅
根艺崇尚自然美,然而,什么是根艺的自然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根艺的自然美是“通过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是“靠人的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加工这一人化的过程艺术地呈现出来的”。这一说,忽视了“人化”不能达到的自然形态之美,没有抓住根艺自然美的独特特征。过分强调“人化”的作用,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自然美不好区别。
另一说认为:根艺的自然美是根的“天生丽质”,不是“人化的创造”,是“独立于人为之外”的,只具有“自然性质”而不具备“社会性质”。这一说,注意到了根艺自然美的特殊个体,想把根 艺的自然美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自然美区分开。但是,其区分标志(根艺的自然美是一种“天生丽质”的“自在美”,其它艺术的自然美是“人化了的合乎自然本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美”)是含糊的。
根艺品中有“人化”的自然 美成分,如高公博的《冬不拉》,如果不着意刻画维吾尔老人面部神态的“象”和“真”,又怎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动感效果呢?倘若不把“人化”的人物表情的自然美溶于形似席地而坐的人物样的根艺自然形态美中,其艺术价值何在?只不过是一块根罢了,何美之有?清代的《八仙群像》中,“人化”自然美的含量极高,那种“纯自然”的自然美和“人化”的自然美作品中得到了和谐统一,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何春生的《乡音》(见次页上图)通过艺术处理,巧妙组合,传达出了浓浓的乡情,那诗情画意的美,是艺术地再现自然的结果,如果没有 “人化”的创造,即使是“天生丽质”,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美感效果。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件根艺品,它都需要人使用工具对原始根材进行提炼加工这一“人化”过程。在“人化”过程中,除了创造出“美”之外,还创造出了“合乎自然本性的艺术形式表现来的”自然美。【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
所以,一件只有 “纯自然”的“天生丽质”的自然美的根艺作品是没有的,它多多少少都含有“人化”的自然美成分。这也说明,没有“人化”的创造,“天生丽质”的自然美也难达到尽美。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化”的自然美在根艺作品中的作用有时并不小于“天生丽质”的自然美。倘若我们一味强调先天生成,而忽视或抹杀人们的后天创造,势必将根艺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艺术禁锢起来,不利于繁荣。
那么,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既然承认多种艺术门类中都有自然美存在,即使是“天生丽质”的自然美,也必须经过“人化”这一过程集中呈现出来,所以,艺术美是大概念,哪怕是“纯自然”的“天生丽质”的自然美,只要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它都渗入了“人化”的提炼取舍,加工改造,它都必须通过该艺术门类的特有语言词汇表达出来。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