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二)

第四章 解放风云,势如破竹

(1945.8—1949.10)

主编 饶超然

审定 余敏

2018-08-21

第三节 太宁塔坑成为新永和埔县委及独立大队的基地

1947年冬,中共闽粤边工委为准备向闽西发展力量,将闽西进入大埔大东、岩上、西河、茶阳一带活动的永和埔县委划归粤东地委,与埔永工委合并,统称中共永和埔县委和粤东支队永和埔独立大队。中共永和埔县委,胡伟任书记兼独立大队政委,张克昌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分管埔北及埔梅边区);江岩任副书记(分管永和边工作);饶良新任宣传部长,陈玉西、巫少平、陈水锦任委员。永和埔县委之下有党员活动的太宁、松东、坪砂、青溪成立工作队,太宁村成立李以雪为队长的太宁工作队。埔永游击队与永和埔独立大队合并成立新的永和埔独立大队,归粤东支队建制,陈水锦任大队长,巫少平任副大队长,胡伟任政委,全队60人枪。分三个中队,第一中队,涂宏清任队长、丁发任指导员;第二中队,余佩仁任队长,李隆吉任指导员;第三中队,陈菊任队长,丁胜任指导员。为充实粤东支队永和埔独立大队力量,太宁村党组织动员了曹振朴等二十多人加入队伍。独立大队成立后,担负保卫驻埔北的闽粤赣边工委机关的安全,摧毁国民党乡保政权,帮助地方建立武工队,开展群众运动等任务。次年1月,为提高独立大队素质,永和埔独立大队在太宁恋墩塔坑村,进行练兵整训,塔坑党支部书记曹开振以及党员曹振湘、曹春、曹开艳、曹云等动员了一批民兵到下坑与塔坑、团村之间的山坳里,搭起了一个山寮安置部队。

春节前,闽粤赣边区工委发出《关于年关斗争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发动群众,抓紧年关斗争,解决群众困难。在永和埔县委的领导下,塔坑、山寮里及店上、饶屋等地群众在当地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反三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征粮、征税、证兵)为内容的年关斗争。为了扩大年关斗争范围,永和埔县委宣传部长饶良新率民兵、警卫班三十余人先后到长教、陂坑、石田、永定坪、左弼开展宣传活动,张贴闽粤赣边区粤东支队“反三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征粮、征税、征兵)的布告,还集中一些较反动的乡村保甲人员和地主豪绅进行公开警告,收缴了保甲长的枪支二十多支,这一行动扩大了政治影响,进一步把各村的民兵武装起来。

第四节 中共永和埔县委扩大会议在塔坑召开

1947年9月,中共闽粤赣边工委提出“普遍小搞,准备大搞”创建游击根据地的指导思想,各边县委建立了地方党的组织的同时,先后组建了游击队、武工队。在粤东支队支持下,埔永工委领导下的游击队、武工队频繁出击,先后摧毁了国民党太宁、长治等乡公所,建立了统一战线的两面政权,推动埔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1948年2月,新成立的中共永和埔县委在闽粤赣边区工委书记魏金水的指导下,在大宁乡恋墩塔坑村召开中共永和埔县委扩大全委会议,永和埔县委委员、独立大队、工作队主要干部参加会议。会议肯定了前段建立小块根据地,为反击敌人的围剿打下了基础等成绩。接受了边区工委对县委运用统战工作搜集情报还未引起重视,反“围剿”的思想认识不足的批评,确定了以松东九村为基本基地,依据埔北的桥梁,向王寿山伸展,以支持闽西斗争的目标。参会人员讨论了斗争形势,清醒地看到永和埔边县游击区内斗争的活跃区,而且坪沙是埔北与松口的交通要冲,国民党军与地方政府不会等闲视之。会议作出:一是迅速恢复发展永定、平和边的山区,向岩上、象湖一带出击,为独立大队创造较大的回旋余地;二是进一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利用有利条件,在汀江征收货物税,作为主要的长期的经济来源。三是建立坪沙、青溪、松东、梓良、长富、东洋、长教等武装工作队,其中,以太宁为中心,结合周边地区建立的长富工作队,由李以雪任队长,饶练任指导员;东洋工作队,赖业招任队长,罗启如任指导员;长教工作队,赖铁明任队长。开辟丰溪上山、溪上、古村、左弼、长教、新村、洋门等基地,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妇女会,进行减租减息和肃反斗争,发展埔北的游击区域。会议还部署了攻打下洋的战斗。

中共永和埔县委扩大会议期间,太宁党支部组织民兵和人民交替放哨,带领武工队、基干民兵、游击小组分批到县城茶阳去放枪、张贴标语、袭扰敌人,使敌人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来,保证了会议安全顺利进行。魏金水在埔北工委委员、游击队、太宁党支部党员座谈会上,鼓励埔北、太宁人民发扬老区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光荣革命传统,在解放战争中争取更大光荣,把太宁、埔北乃至整个永和埔边区建设成一个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第五节 永和埔独立大队出击下洋,太宁提供中转服务

1948年2月,永和埔县委在太宁塔坑召开扩大会议后,胡伟率领独立大队赴永定、平和边,配合县委副书记江岩率领的武工队开展工作。为了配合开展永定、平和边的斗争,永和埔县委根据闽粤边区永定县下洋是福建保安团一个实力较强的据点,对我们埔永边活动很不利,决定进行第一次较大的行动,集中独立大队与部分区武工队等边县武装攻打下洋。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三)攻打下洋的战斗打响。独立大队和相关区武工队一百多人,从塔坑出发,一路在下洋镇上收缴国民党税所的枪支,对下洋、中坑、侨育中学等处的群众(师生)进行政治宣传。一路攻打国民党保安团炮楼,攻打中坑炮楼时,敌炮楼位于四周中间,周围缺乏可利用的地形,接近比较困难。保安团驻兵发现独立大队、武工队突击队,即紧闭大门顽抗。战斗两个多小时未攻下,岐岭民团前来支援,独立大队、武工队突击队攻而不克,作政治宣传后,撤出战斗,按原计划退回太宁塔坑集合,当晚转移到桃李窠,然后过汀江入坪沙。此次战斗中,邓选才、曹本务、李显映等40多人受伤,抬回太宁后由饶达荣同志负责救治,三天后又转移到坪沙(县委驻址)养伤。永和埔独立大队与部分区武工队等边县武装攻打下洋的军事出击中,太宁塔坑起了军事出击的中转作用。

第六节 太宁村籍战士李隆吉英勇牺牲

李隆吉,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人。1938年,大埔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太宁武装工作队、埔永游击队,是闽粤赣边区永和埔边县根据地的一位优秀党员,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1948年1月,埔永游击队和原闽西支队的永和埔独立大队合并成立新的永和埔独立大队,归粤东支队建制,李隆吉任粤东支队永和埔独立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粤东支队永和埔独立大队成立后,李隆吉为开辟与巩固永和埔边区游击根据地费心尽力。1948年3月,独立大队出击永定县下洋后,国民党联剿总指挥部以为攻打下洋的是刘永生部队,因而国民党联剿总指挥部集中兵力进剿埔北地区。3月22日,国民党联剿总指挥部从松口、三河、大埔县城及永定四路汇剿坪沙、松东。事务长兼二中队指导员李隆吉随独立大队参加反“围剿”战斗。与国民党联剿的部队周旋中,随独立大队渡江东进良江马头山的大山里。在发动群众到三河购粮的过程中,李隆吉与县委领导张克昌等6人被保安团包围,李隆吉在组织突围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隆吉牺牲后,国民党联剿军把他的头颅割下挂在大埔县城坛下坝。

粤东支队永和埔独立大队干部、战士没有被国民党联剿军对李隆吉人身侮辱的恶劣行吓倒,以李隆吉的革命献身精神为动力,在汀江西岸的广阔地区,与国民党联剿军周旋。摆脱敌人跟踪后,东渡汀江转移到与平和相邻的大埔东北部的岩上。永和埔独立大队为悼念李隆吉烈士,在岩上举行了追悼李隆吉同志大会,号召指战员向李隆吉学习。永和埔县基干队及各武工队同时在西河下黄砂开追悼会,卓立、陈鸣、李以雪等一百多位干部、战士参加下黄砂追悼会,追悼会上,长富武工队指导员饶练致悼词,全体干部、战士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思和继续战斗的信念与决心。

除李隆吉外,解放战争时期,太宁村还有曹石史(恋墩)、赖云娣、饶文松、赖龙华(恋墩)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成为革命烈士。(作者为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

(0)

相关推荐

  • 抗日英雄乔天华

    红 色 家 史 HISTORICAL ORIGINS 抗日英雄乔天华 1989年5月17日是外公乔天华离开我们的日子,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二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他的青松品格亦 ...

  • 山东军区对日军最后一战在这打响!“禹城大战”全歼敌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金刚 通讯员 庞占英 于晓飞 循着火车的轰鸣声走进禹城市区,步行穿过一条碎石路,禹城火车站旧址便映入眼帘.在这片荒废已久的区域,废弃水塔依然是周围最高的建筑,即使饱受岁月的洗 ...

  • 那些年,发生在灵璧县北的战斗!

    灵璧故事 战略反攻开辟灵璧解放区  文/同龄人  1947年8月7日至27日,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转变的序幕.尔后,陈(毅)粟( ...

  • 文学原创•余启明小说专栏《火 心》作者 余启明

    老照片 火心(小小说) 作者 余启明 我等着工作队将我退回原地. 我的原地是前进公社刘湾大队.我原来的职务是大队民兵连长.          去年以来,县委每年都要挑选一批年轻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县委工 ...

  • 咱赤峰也曾经有过“敌后武工队”

    最近一段时期,重庆卫视.山东卫视.黑龙江卫视.山西卫视正在热播一部叫<铁血武工队传奇>的电视连续剧,尽管其中的太多情节太过传奇,但还是挺吸引人的.可能很多赤峰人还不知道吧,在解放战争时期, ...

  • 诏安红色历史文化网络展览

    以下文章来源于诏安钱币学会 诏安县革命时期的部分红色革 命旧址图片和红色文物史料   (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诏安人民积极响应,纷纷成立了各种革命团体,开展救民救国 ...

  • 【法库人物】包家屯镇孔光

    孔光 孔光,原名令文,字秉政,自号龙山居士,1926年出生,法库县包家屯镇榆树坨子村人.9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941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法库县城内国民优级学校读书,1942年学回家务农. 1945年&qu ...

  • 莒中县对敌斗争的回忆(文/杨维屏)

    1939年6月初,日军调集了两万多兵力,大举向我沂蒙山区进行"扫荡",把莒县作为我鲁中区和滨海区根据地的结合部进行分割.同时,又作为"扫荡"鲁中.滨海的重要据点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四)

    第四章 解放风云,势如破竹 (1945.8-1949.10) 主编 饶超然 审定 余敏 2018-08-21 第九节 太宁武装配合边纵攻克湖寮反动堡垒 1948年12月中旬,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决定主力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

    第六节 除夕夜配合王涛支队袭击古村团防 1944年10月25日,中共闽粤边委在上杭.永定边境的梅镇乡楮树坪,将闽西南经济工作总队和经济工作分队合编,正式成立了王涛支队,刘永生任支队长,范元辉为政委,巫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八)

    附录二: 太宁村组织机构概况 (1921--1949) (一)大革命时期(1921-1927.4) 1.太宁自治促进会.乡民调解委员会 1923年秋,太宁知识青年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在福兴寺创办太宁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七)

    附录一:大事记(二)               1931年 2月7日,饶和埔县委第一次工农兵贫农代表大会于大埔大东泮村召开,选举产生了饶和埔县苏维埃政府,县委委员谢勉英(太宁人)当选委员,后大会遭敌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二十三)

    第四章 解放风云,势如破竹 (1945.8-1949.10) 主编 饶超然 审定 余敏 2018-08-21 第七节 三层岭截敌军粮,太宁男儿勇立功 1948年2月,永和埔边县的永定的湖坑.崎岭.下洋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十二)

    第二章 工农割据,风雷激荡 (1927.5-1937.7) 主编 饶超然 审定 余敏 2018-08-21 第十节 协助闽西红军攻打埔城 1929年10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四军进东江,游击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十四)

    第十二节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塔坑交通站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国民党仍以第十师.八十三师.八十师及广东独立师,第九师为主力,对闽西.大埔苏区实行大清剿.广东独立师进驻枫朗,大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十六)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长城,抵抗日本的 ...

  •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2)

    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 --大埔太宁革命斗争纪实 饶超然 第2章 龙头初现 1925年11月12日,广东国民政府东征军(程潜部)击溃了盘踞大埔的军阀洪兆麟部后,进驻县城,受到附城民众的热烈欢迎.15日,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