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读大学,你不一定能毕得了业

放到漫长的中国教育史中来看,宋朝的国子监制度具有独到的魅力。

宋朝国子监的基本架构,大体继承自唐朝,但唐代国子监所领各个学校,规模都很小,如太学只有 500 个学生,律学只有50 个学生,算学只有 30 个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官宦之家,平民子弟非常少。宋代不但扩大了国子监诸学校的招生规模,而且更具开放性与平民化,平民子弟变成学生中的多数。

更值得指出的是,分斋法、三舍法与积分法,都由宋人所创造,现代大学普遍采用的班级制、专业制、学分制,都可以从宋代国子监制度找到渊源。

到了元明清三朝,虽然还保留着国子监的建制,但此国子监已不同于彼国子监。元人初立国子监,是在灭金之后(1234),“以冯志常为国子学总教,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规模极小 ;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国子监生员总额也才 200 人,且名额多为蒙古人与色目人所占。

此时,算学、律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均不复设置,只有司天监尚招收一部分天文生,太医院与地方设有医学。另外,元朝突然冒出一个“阴阳学”来,诸路府州县遍设“阴阳学”,教授术数、星相、占卜、风水、命理之术。这类边缘文化被纳入官学之列,显示了元朝教育的非理性化倾向。明王朝的国子监,最盛时生员达到 9972 名,但还是未能恢复唐宋时期发达的专科学校,只是在国子监系统之外延续了元朝阴阳学与医学的设置。到清代时,国子监才复设算学,学生最多时有 60 人。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说元明清时期的官府“把数学、逻辑、法律等学科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因为即便是教学比较僵化的明朝国子监,也兼讲律令,考核时亦要试判词与策论。不过,总的来说,元明清时期的专科教育已不复北宋之盛,倒是可以确定的。

总结来说,唐宋时期的国子监是一个教育行政机构,下辖多所学校,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只是一所国立学校,与从前的国子学相类。因此,虽然自唐至清均设有国子监祭酒一职,但唐宋时期的国子监祭酒是教育部长,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只是一所国立学校的校长而已。

宋人创设的积分制,在元明清国子监的部分教学阶段也还沿用,只是改造得比较简易,比如明代,国子监学生升入“率性堂”(相当于现在的大四)之后,便开始实行积分制:“其法,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第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只要积下 8 个学分,便可以毕业授官。积分不够则留级。

清初,国子监的高年级“广业堂”(亦相当于现在的大四)还保留积分制,其法如明代国子监“月试一等与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无分。有五经兼通,全史精熟,或善摹钟、王诸帖,虽文不及格,亦与一分。积满八分为及格,岁不逾十余人。”积到 8 个学分的监生,便可授官。但这一积分法实行的时间非常短。顺治十七年(1660),便有大臣奏请“停积分法,后遂不复行”。

宋人开创的积分制从此被人遗忘,直至清末,清政府建京师大学堂,试行积分制,却只能取法于西洋。想一想,真觉得讽刺。

宋朝太学的主要课程是经义、策论、诗赋,学生可兼修法学(律学),并“早晚习射”。教学方式则采用分斋授课。

斋,就如今天学校的教学班。元丰二年(1079),太学有学生 2400 人,“置八十斋,斋容三十人”,一斋之规模正好跟今日的小班制相接近。每斋设斋长一名,由太学生充任,相当于现在的班长。

不过宋朝的太学允许旁听,到太学听课的人数远超其员额。如北宋大学者胡瑗博士在太学讲《易》,“常有外来请听者,多或至千数人”;另一位大学者孙复讲《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

我们现在常说民国时大学里有许多旁听生,如老一辈学者任继愈先生回忆说,“当时北大校门任人出入,教室任人听课,图书馆阅览室也任人阅读。不管是不是北大的成员,都可以走进来,坐下就看书,无人干涉。写北大校史的人,都提到北大沙滩有不少在北大的旁听生(办过旁听手续的)和偷听生(未办旁听手续的),如丁玲就是偷听生中的一位,后传为佳话”。但我们未必知道宋朝的太学原来也有很多旁听生。

南宋刘松年《山馆读书图》

宋代太学的斋又分为“经义”“治事”两个专业。经义斋的学生主修经史与学术,“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读 ;治事斋的学生则主修实务,“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这一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湖州州学当教授时创设的,随后被引入太学系统:“庆历中,天子诏下苏、湖,取其法,着为令于太学。”熙宁四年(1071),宋政府又依王安石提倡的“三舍法”,将太学的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

舍,其实就是教育层次,外舍、内舍、上舍就如现在的大学预科、本科与研究生。外舍生的数目远多于内舍生与上舍生,在元丰年间的2400 名太学生当中,外舍生有2000名,内舍生为300名,上舍生为100名。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建辟雍,将外舍生从太学迁往辟雍,此时外舍生更是达到3000名,留在太学的内舍生和上舍生也分别增至600名和 200名。

太学生从外舍升入内舍,或者从内舍升入上舍,必须修到足够的学分。今人一般都认为,高校的学分制率先施行于1872 年的美国哈佛大学,清末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模仿西式大学,采用了分班教学与积分制,是中国最早的学分制度。然而,不管是分班制,还是学分制,在宋代的太学教学中早已出现。

宋朝的学分制度比较复杂,并且从北宋到南宋,具体的积分设计也有调整。我且以南宋太学的积分制为例,略作解说。

士子申请入读太学,或者从州学升补太学,都要参加入学考试,这叫“补试”,补试合格,才可录取为太学生。

每个月,太学的外舍要进行一次考试。考试由太学内部的学官主持,这叫“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按10%的合格率评分,其中合格的成绩分为三等 :第一等一般空缺,第二等的第一名给 3 个学分,第二名给 2.5 个学分 ;第三等的第一名给 2 个学分,第二、三名各给 1.5 个学分,第四、五名各给 1.3个学分,其余的各得 1 个学分。

每个季度,积分最多且没有违纪记录的若干名学生,将获得一次季度校定。到了年终,获得三次以上季度校定且积分最多的若干名学生,可以得到一次年度校定。

每年二月下旬,太学外舍还要举行一次由礼部派员主持的考试,叫“公试”,“初场以经义,次场以论、策”。公试合格的成绩分为五等 :第一等通常空缺 ;第二等“约四十人取其一”,即录取率只有2.5%,入等的学生各给 3 个学分 ;第三等“约二十人取一”,录取率5%,入等的学生各给 2 个学分;第四、五等“约七人取一”,录取率大约14%,入等者各给 1 个学分。

凡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本年度公试得3个学分以上的外舍生,可以升入内舍;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

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且私试积分名列前三(积分不得少于 8 分) 的三位外舍生,可以免公试,直接升入内舍;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本年度公试得 2 分的外舍生,暂时不能升级,但次年公试如果能再得 2 个学分,便可升为内舍生;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未获年度校定但本年度公试 3 分以上的外舍生,不能升舍,但只要他在今年的两次私试中各得 3 个学分,也可以升入内舍。

内舍生每个月也要进行一次私试,考题类型与评分标准如同外舍的私试。每个季度,积分最多的若干名学生可得到一次季度校定,获得三次以上季度校定的前十名学生可获得年终校定,其中前三名(一年积分不得少于 10 分)的年终校定为“优”,另外七人的年终校定为“平”。

每年的九月,太学还要举行一次“上舍试”,考试对象是上舍生与内舍生。按“每三人取一人”的合格率进行评分,合格的成绩分为“优”“平”二等。优等的第一名给 10 个学分,第二、三名各给 9 个学分,第四至第十名各给 8 个学分 ;平等的学生各给 6 个学分。

获得上舍试 8 个学分以上且在内舍读满两年、年度校定为优的内舍生,可以马上毕业,赐进士出身,授予官职。

在内舍读满两年、上舍试 8 个学分以上但年度校定为平的内舍生,可以升入上舍读书,或者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 ;上舍试只得 6 个学分、年度校定为平、在内舍读满两年的内舍生,也可以升舍,或参加科考的省试 ;年度校定为优但上舍试不合格, 或者上舍试为优,但未获得年度校定(但须有三次以上季度校定)的内舍生,也可升舍进修。

在内舍未读满两年的学生也是可以参加上舍试的,如果考试成绩为优等,虽然不能马上升入上舍,但可以积下至少 8 个学分。而在上舍读书的学生,将不再参加私试、公试,只每年进行一次上舍试。

那些积不到足够学分升舍的学生怎么办呢?按元符元年的教育立法,“三试不升舍,遣还其州”,即外舍生三年未能升舍、内舍生六年未能升舍,将被勒令退学,遣回籍贯地。当然,他们还可以参加本州的科举考试。可以看出来,宋朝太学的积分制度比较复杂,是一种复合型的积分制:整个积分体系由月考(即私试)学分、季度校定、年度校定、年考(公试或上舍试)学分构成。不同的积分情况,决定了学生不同的出路:或直接升舍,或允许补考升舍,或留级,或退学。

我们不妨再来思考一个问题:跟现代大学通行的学分制相比,宋朝人创设的学分制是更合理一些,还是更不合理一些?我们不能不承认,放在 800 年前来看,这一教学制度是很先进的。

看更多读书文章

广西师大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