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三六、无为自化,欲生朴镇

帛书校订本: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白话通译本:

道总是无形无名的。侯王如果能循道而行,万物就会自然生化。发展变化过程中如果有离经叛道的贪欲兴起,我就用无形无名的“朴”来镇定。用无形无名的“朴”来镇定,那就将会没有贪欲。没有了贪欲,人们的心灵就会平静下来,天下就将会自然正常了。

解读与评述:

老子本章延续第三十二章、三十四章、三十五章以来一直喋喋不休的观点:循道守常执朴,也与后面第五十七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观点相呼应。

道是无,由无中生有,有以为万物,万物又总归于无。世间万物虽然纷芸众扰,但都是无中生有的阴阳转换过程,所以也必然遵循物极必返的基本规律。因此人类及其社会应以效法天地自然作为指导其生存繁衍的最高原则。

世间万物纷芸众扰,但其基本常态是“归根”、“复命”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才能完成。老子认为万物同生共荣的内在联系关系是无形的大象,所以循道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之间共生关系,就要懂得守常,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做到顺其自然,有所不为,为有所止,有所不争,不过多向自然索取,不过分的干涉人们的正常的生活,万物就会自然生化。

老子本章中还提出了:“化而欲作,吾将正之以无名之朴。”的思想。在前面几章中我们理解了“朴”的真正含义是:人类及其社会制度应该是以体现全民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权利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其制定的相关制度必须要合乎变个“朴”,要以保护那些地位低下的社会弱势群体和遵纪守法者的利益为要,以调和平衡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可能带来的危害。老子认为当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因社会地位的高低关系产生了强弱贵贱等不平衡现象和阴暗险恶的自私自利行为,这时候就用“朴”作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不规范约束它们,才能使民族国家得以长治久安,人民生生不息。

总而言之,本章是老子讲述了循道执朴的好处-万物将自化。老子认为人类生存的最高原则是无为而自化,如果“化而欲作”,则以“朴”镇之,使“不欲以静”,那么天下就自然正常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