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运用「食物疗养方法」

民间特色特技特效疗法

整理挖掘民间各种各样的特色特技疗法,包括验方经方、流传师承、针灸特技、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物理、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弓弦应力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立体针等。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导读:本文为江西名医杨志一先生对于食疗的介绍,分别从食疗和食养方面,阐述了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此推送以飨读者,望能在病后调护和日常饮食养生方面予以大众一清晰的认识。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医食同源,食疗亦当在其中。

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物疗法的作用可分为治疗与养生两个方面。

01

食疗方面

食疗应用范围较广,取材不外乎素食与肉食两方面,其应用,当以病人饮食喜恶和病情需要为转移。

《蠢子医》说:“饮食不妨任所欲,或咸或淡不宜拘,纵然适口莫浪食,只吃八分便已足。

例如感冒常挟有肠胃食滞,出现形寒发热,腹胀恶食等表里症状。

在处理上,一面采取败毒散之类解表和里,一面注意恶食乃食滞的反映,就不能强进饭食或油腻食物,只以稀粥调养,保持肠胃清洁,病自易愈,否则肠胃食滞,外邪留恋不解,疾病便要拖延时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强调伤风感冒病人只宜食粥。

再如患有疔疮疖毒的病人,也常和饮食有关,往往迁延不愈。

其治疗,可根据《内经》“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的道理,规劝病人饮食要清淡,只吃素食,再配合用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常可迅速取效。

又如肠伤寒,在发热进行期,病人无食欲,在辨证论治、因势利导的前提下,必须禁止固体食物,多喝米汤、萝卜菜汤等流质饮食,帮助清理肠胃,能使及早退热,此犹兵家“坚壁清野”之计。

待至恢复期邪热已退,食欲恢复,便可逐渐停药,仿《内经》“食养尽之”之意,给以适当的滋养品,如牛奶、牛肉汤、鸡汤等调理收功。

其他热性病也可仿照此法。

反之,不问饮食喜恶,过早地把这些滋养品用在邪热方盛之际,适足以留邪而助热;或用在余邪未清之时,又可使热势再来,酿成“食复”之患。

《内经》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伤寒论》也指出:“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这是祖国医学有关热性病护理上的宝贵经验,值得珍视。

02

食养方面

人以胃气为本,谷气又与胃气息息相关。

《内经》指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所以人们日常果腹,惟饮食是赖。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以药物味劣,多服有害,五谷精华,最能养胃。

清代《蠢子医》写道:“日食三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这不是针对迷信补药者而说法吗?

而且疾病转归,决定于本身的胃气,胃气强则谷气盛而邪气衰,能使重病转轻,胃气弱则邪气盛而谷气衰,能使轻病转重。

故《内经》指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这是很有临床根据的。饮食调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饮食调节

胃气依赖于谷气,以为养生之本,但关键在于调节适宜,若饮食失节,饥饱过度,反足以损伤胃气。

《内经》指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又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参合《金匮要略》的“䅽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之说,即可说明一点,这些话深合饮食养生之旨。

2. 五味调和

五味各有归经,《内经》指出:“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金匮要略》也说“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说明五味调和,原足以养生而健身,却病以延年;倘五味偏嗜,失于调和,又足以伤正而致病。

故《内经》又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甘者令人中满,肥者令人内热”、“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可见五味所伤,内而脏腑,外而经络肌表,无不可因此而发生病变。

这些都从正常和反常两方面说明了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3. 素食养生

在我国历史上及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能享受高龄,除了勤于劳动及生活有规律之外,常与习尚清淡素食、少食厚味肉类有关。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而只有通过素食才能使大便通畅,肠中无滓,因为蔬菜具有清血润肠的作用。

所谓“长生”、“不死”,不过是夸张的形容罢了,然而争取长寿,是大有可能的。

反之,多食厚味肥腻的食物,如多食肉,李时珍便指出会“助热生痰,动风作湿”;食鸡不当,《中国医学大辞典》便指出“能生热动风”、“风相煽而成中风”。

俗话说得好,“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充分说明素食能够防病强身以至长寿,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本文节选自《杨志一医论医案集》,本书由杨扶国整理,1981年12月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