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四月奏响最强音
作为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渗透领域最广的一届双年展,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以交响乐渐趋增强的展览结构,在9个月的展期内划分为环环相扣的三个段落。
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一阶段“湿运行”活动现场
经历了跨学科思想激荡的“湿运行”、多领域协作共生的“生态联盟”这两个阶段的渐强演绎后,最强音“一个展览”即将于今年4月17日至7月25日正式奏响。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之第三段落“一个展览”
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
策展团队: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由宓
研究及出版总监:菲利帕·拉莫斯
展期:2021年4月17日至7月25日
票价:30元,早鸟预售票20元
展览不仅将占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1至3楼,还将游牧至城市的各个角隅,向广大市民朋友呈现来自世界各地近50位艺术家的力作,其中不乏许多首次展出的新作。来自不同地区社会文化背景的声音都将在这一片海域交汇。
精彩作品抢先看
NO.1
《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
琼·乔纳斯
琼·乔纳斯(Joan Jonas,生于1936年,现生活工作于纽约)的作品善于调用录像、表演、装置、声音、文字和雕塑等各种媒介。其于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的艺术实验及实践使她大放异彩,并对表演、概念艺术、戏剧等诸多当代艺术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即将呈现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延续了乔纳斯关于海底河流系统的持续性研究。艺术家将其绘制的70余幅水彩画视为个人版本的科学测绘图,引领观者潜入这些曾经无人知晓的海底水系。
NO.2
《1883/喀拉喀托》
卡洛斯·卡萨斯
洛斯·卡萨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烟囱内部音波运动示意图,2021。艺术家供图。
卡洛斯·卡萨斯(Carlos Casas,生于1974年,现生活工作于巴黎、巴塞罗那和塔什干)是一位电影人与艺术家。他将与声音设计师和工程师合作,通过声音模型齐力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高达165米的烟囱转变为一座声音剧场,邀请观众体会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心理冲击。届时,观众可以在上海这一充满历史记忆与时代痕迹的烟囱之中,沉浸式体验到声波的流动与时空的混响。
NO.3
《海洋呼吸》《伊林齐重复(静音)》
伊西娅尔·欧卡里兹
伊西娅尔·欧卡里兹,《伊林齐重复(静音)》,2009,7组摄影,每组 135 cm x 100 cm。艺术家供图。
伊西娅尔·欧卡里兹(Itziar Okariz,生于1965年,现生活工作于毕尔巴鄂和纽约)在行为和表演的框架下质疑规范语言的方式和界定我们的符号是如何产生的。《海洋呼吸》是基于呼吸节奏的和声而创作的。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一段落“湿运行”的启动仪式上,伊西娅尔和女儿伊扎尔通过Zoom连线,远程实时表演了《海洋呼吸》。
伊西娅尔·欧卡里兹,《海洋呼吸》于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第一阶段“湿运行”呈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海洋呼吸”也称为“乌加依呼吸”,是瑜伽练习中使用的一种呼吸法,艺术家本人也教授这种方法。表演时,两人用麦克风放大呼吸声。通过扬声器再次传送两人叠加的气息声,这种同步呼吸的和声效果形成“海洋”的意象。
NO.4
《拔地而起》《安逸如花》
《靛蓝、蓝色和绿色物质》
珍娜·苏特拉
珍娜·苏特拉,《拔地而起》,2020,物影摄影,独版C-print(Diasec装裱)。©珍娜·苏特拉
珍娜·苏特拉(Jenna Sutela,生于1983年,现生活工作于柏林)的创作媒材不仅是文字与声音,她亦擅长调用具有生命的媒介,如枯草芽孢杆菌、纳特细菌和多头粘液霉菌多头绒毛霉菌。
珍娜·苏特拉,《我,岩浆》,2019,吹制玻璃熔岩头。摄影:阿根·A·米克尔森 ©特隆赫姆艺术馆
在此次上海双年展,珍娜·苏特拉将展出其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对于“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描绘的作品,其中包括一组头部造型的玻璃器皿,以及两幅大尺幅的物影摄影。
NO.5
《奇普纪事(上海)》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莫内达宫)》,2006,用未纺羊毛进行的表演,莫内达宫。图片由艺术家和立木画廊(纽约、伦敦、香港和首尔)提供。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Cecilia Vicuña,生于1948年,现生活工作于纽约和圣地亚哥)是一名艺术家、诗人。她时常以原住民、人权、气候变化为母题创作形式多样的歌曲、表演、装置、绘画、电影、写作和雕塑。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埃尔普洛莫)》,2006,表演和视频,智利圣地亚哥附近的埃尔普洛莫冰川。摄影:詹姆斯·欧亨。图片由艺术家和立木画廊(纽约、伦敦、香港和首尔)提供。
《奇普纪事(上海)》是艺术家“《奇普纪事》系列”作品的延续,这系列作品旨在通过女性的创造力为因采矿而遭破坏的冰川进行祈祷。
NO.6
《水的话语是鲸鱼》
扎迪·查与贝尼托·马约尔·巴耶霍
扎迪·查与贝尼托·马约尔·巴耶霍,《预言家》数码草图,2021。艺术家供图。
扎迪·查(Zadie Xa,生于1983年,现生活工作于伦敦)与贝尼托·马约尔·巴耶霍(Benito Mayor Vallejo,生于1981年,现生活工作于伦敦)从2006年起开展合作,其协作实践曾于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项目“艺术会议”中进行展出。他们齐力创作了多维度的大型装置,借助构建独特的环境,辅以雕塑、绘画与现场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叙事。
扎迪·查与贝尼托·马约尔·巴耶霍,《水的话语是鲸鱼》,2021。艺术家供图。
此次为上海双年展特别创作的作品《水的话语是鲸鱼》是一件力图与观众产生亲密互动的戏剧装置。观众可以席地而坐,靠在柔软的虎鲸的肚皮上,侧耳倾听来自先知的细语。
NO.7
系列织毯
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
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无题》,1994,布面油画,164 x 217 cm。私人藏品。
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Feliciano Centurión,1962年生于巴拉圭圣伊格纳西奥,1996年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逝世)是一位极具才华却英年早逝的艺术家。他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经历幻化成了其创作中充满活力的动物形象,例如小鳄鱼、蜥蜴、苏鲁比,以及幻想中的章鱼、水母和海葵。
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无题》,选自“织毯”系列,年份不明,织毯上丙烯,178 x 130 cm。私人藏品。
森图里翁擅长以巴拉圭瓜拉尼的传统刺绣编织出现实中的动物和神话中的生物。其作品中饱含的柔软情感和女性视觉风格促使他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探讨性别议题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NO.8
《星球城市》
利亚姆·扬
利亚姆·扬,《星球城市》中出现的室内农场排列,截帧,2021。艺术家供图。
利亚姆·扬(Liam Young,生于1979年,现生活工作于洛杉矶)是一位思辨建筑师兼导演。其作品《星球城市》描绘了一座有100亿人口(地球上的全部人口)的想象之城,城市以外的世界沦为全球性的荒野。
利亚姆·扬,《星球城市》中的零浪费织工,2021。摄影:德莱利·S
影片中,全城365天不间断地进行节日舞蹈游行,每天都有不同的狂欢节、文化活动和庆典。这部形如城市的虚构作品既展现出非凡的明日图像,又迫切地检视了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NO.9
“乌娜·金克斯身在何处”系列互动影像装置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
艾莎·谭·琼斯,《幕后之梦》静帧,“乌娜·金克斯身在何处”系列,2021,影像,滚动播放(单次约45分钟)。艺术家供图。
艾莎·谭·琼斯(Ayesha Tan Jones,生于1993年,现生活工作于伦敦)的艺术创作是其精神世界的写照,这是一个另类、奇幻,充满乐趣的反乌托邦世界。
此次即将在上海双年展呈现的“乌娜·金克斯(Una Jynxx)身在何处”系列互动影像装置,艺术家将幻身为一个虚拟角色乌娜·金克斯带领观众逃离现实世界,在幻想之中穿越荒原、丛林、海洋、森林和丘陵,寻求生存,在荒野中找到家。
NO.10
《川流终为海》
克莱尔·布里顿、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与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
克莱尔·布里顿、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与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河流终为海洋:踏浪向前”摄影记录,2021。摄影师:露西·帕拉基纳
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Astrida Neimanis,生于1972年,现生活工作于悉尼和加拿大基隆拿)主要研究气候变化、水和具象并进行知识生产。克莱尔·布里顿(Clare Britton,生于1980年,现生活工作于悉尼)是一位视觉艺术家。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Aunty Rhonda Dixon-Grovenor,生于1951,卡迪格尔/比基加尔/塔鲁格部落和宇恩族长老,悉尼“沃兰”海岸地区传统(原住民)后裔),在悉尼科技大学学习并担任课程讲师,教授《原住民议定书》、气候正义、国家、水和联系的神圣性,以及故事创作和去殖民化方法论。
《川流终为海》将是这三位研究者兼实践者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期间发起合作项目。应三位创作者之邀,一队步行者跟随潮汐的节奏,沿着悉尼的库克斯河漫步16公里,直至河流汇入博特尼海湾和太平洋。在上海,步行者伴着长江的潮汐漫步前行,如同镜像表演一般,完成了一次遥相呼应的踏浪之旅。
资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