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2020年1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20年1月份共读了13本书,因为这个月有春节假期,而且又不便出门,所以数量比以往多一点,大部分是重读的、通读的,也有的正在读或者只是翻看部分章节。以下是读后和阅读过程中的杂记,感触多的和重点推荐的会多写点,其他略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逼近的瘟疫》
[美]劳里·加勒特 著
杨岐鸣、杨宁 译
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2版
作者劳里·加勒特是一位美国记者,原本攻读公共卫生,后成为专业记者,是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大著名新闻奖的第一人。她以公共卫生的专业素养结合新闻记者的技巧经验,完成了这本中文版长达500页的纪实作品。书中记录了人类历史上几次与堪称“瘟疫”的传染病抗争的故事,包括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疟疾、马尔堡病毒、猪流感等,意在表明:人类一直处在凶猛的疾病的包围之中,却懵然不觉,反而自以为享受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甚至沾沾自喜、高枕无忧,实际上,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是屡遭挫败、侥幸过关的。本书虽然刊印于1994年,但如果联系到其后出现的SARS、禽流感,甚至我们正在经历的新型肺炎疫情,就会明白,作者绝不是在危言耸听:
“人类若想避开或熬过下一次瘟疫的劫难,就要改变看法,明确自己在地球生态环境中的位置。人类所处的环境在迅速全球化,这就要求这个星球上任何地方的居民都要放开眼光,不能仅仅盯着本村本县、本市本省、本国本区,或自己的半球,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整个生态范围。微生物和它们的媒介是不会承认人类划分的什么边界的。它们接受的是大自然设置的限制……在微生物的世界,战争是时刻不断的。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其他生物的死亡……当人类与自己恶战不休,争夺日益拥挤的地盘和愈加短缺的资源时,优势已经转移到微生物一方。它们就是我们的捕食者。如果我们人类不用心学会在一个理性的地球村里共同生活,而不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机会,那么胜利的将是我们的捕食者。”
虽然这是一部题材严肃的作品,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医学词汇,更没有冗长乏味的专业报告,作者把一种疾病讲成一篇故事,讲它的发生、传播、带来的死亡和恐惧,最后人类如何查明缘由、研究对抗之策等,叙事生动,扣人心弦,阅读的体验不亚于读一本惊悚小说或看一部恐怖电影。总之,这是一本从内容题材到表现形式都非常值得推荐的好书。所有热爱生活、珍惜健康、有责任感的人,都建议读一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鼠疫》
[法]阿尔贝·加缪 著
刘方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人类总是在重复同样的愚行,就不多说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钱穆 著
三联书店,2012年7月第3版
经典就是经典,大师就是大师。虽然本书刊行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钱穆先生认识历史、反思历史的眼光,现在看来都毫不过时,甚至更具前瞻性。本书从政府职权的分配、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四个方面,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政治制度,有史实叙述、有反思评价、有时弊批判。而全书却是一本不到200页的小册子,真是字字珠玑、句句要点,可以纲举目张地引导读者,从某句某段发散开去,搜寻阅读相关资料。尽管如此,行文并没有引经据典狂轰滥炸,而是一种博闻强识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侃侃而谈的老先生口语。不要被半文半白的语言吓退,看过两页适应一下语言特点之后,就很容易一口气读完。如果说中国历史学术著作只读一本,这本应在备选之前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国史大纲》(全两册)
钱穆 著
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第1版
一口气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欲罢不能,于是又找出钱穆先生的另一大作重读。这一版是繁体竖排,前面读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简体横排,相比较而言,这版《国史大纲》的排版和行文对普通读者颇不友好,需要一点古文的底子,不过我揣度有现在高中语文和历史水平的,读起来应该不成问题。书中的历史观学术观,一定会使主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历史的普通读者大开眼界。
阅读期间有件事需要特别说一下。看到某音频APP平台上有“讲书”的节目讲到这本书,听了以后不由脊背发凉。这个音频节目中介绍的,仅是全书的引论部分,而且删减的很厉害,不仅仅是文本的删减,原引论中有几部分分别从政治、学术、社会组织等至少三个方面谈中国历史,这个音频节目中却简化成“……从政治、学术两部分谈……”。这种做法可能有篇幅、时长、普及性等方面的苦衷,但是很可能起到误人子弟的反作用。近千页的学术著作被浓缩进半小时的音频节目,听众又能从中得到多少呢?所以不要再迷信“我读书给你听”之类的鬼话,要读就读原著。诚然,这类音频节目能够起到推介好书、诱导读书的作用,但是,绝不能代替读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刘勋 著
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
刘勋老师原来是生物化学博士,后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读,曾经在上海高校中搞过《左传》的通读活动,而且坚持了好几轮,在此基础上先有《春秋左传精读》,又有这套《称霸》。这套书可以说在传统历史学术著作与小说戏说文学作品之间,开辟了另一种历史叙说方式。紧紧围绕《左传》记述的事件,兼顾或者说重视新发掘史料的纠正与印证,以称霸的前因后果为纲领,以历史的时间进程为脉络,从内政邦交的角度,较为系统全面的讲述了春秋早中期的政治历史。相比较而言,传统历史学术著作大都严肃枯燥难读难懂难记,而小说戏说文学作品又失之严谨准确难信难据难传,这套书介于雅与俗之间,应该能够起到历史科普的作用。对于喜欢春秋历史却又看不进学术著作看不下通俗文本的读者,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有些地方评论推测值得商榷,但起码能让人把以《左传》为代表的春秋史文本通读一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失败者的春秋》
刘勃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
看这本书是受了《称霸》的影响,都是近年不错的春秋史普及读物,但感觉《称霸》的历史文本更扎实些,这本的主观评议更丰富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国史通鉴》
方志远 著
中信出版社,2014年9月
读钱穆先生关于中国历史的大作后,想看看现当代学者的新作能否有新意,翻了几本大都看不下去,这本《国史通鉴》是作者《百家讲坛》的讲稿,所以可读性不错,可以当历史典故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
孙皓晖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大概8年前通读过一遍《大秦帝国》全集,因为太长了,所以只能阶段性感觉不错。后来偶尔想看点战国时代的故事就会拿出来挑着读几段情节。孙老师很下功夫,是部好书,也有不少错失疏漏之处,这都不必说了。槽点在于人物脸谱化扁平化、情节程式化,几乎所有的场景开始都是“一辆黑色的軺车”行过/停在哪儿哪儿……所以读的时间长一点就会有厌倦感。
这次之所以重读,是因为听了前央视主持人赵普牵头制作的《大秦帝国》全本有声书,其中第一部《黑色裂变》由前央视主持人彭坤演播,特~别~好!可是第二部《国命纵横》的演播者简直让人听不下去,但是已经被带入了,只好找实体书来读了一遍。所以,不是不可以听书,但要听原本全本,要听演播质量高的,而且以小说故事为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84》
[英]乔治·奥威尔 著
孙仲旭 译
译林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经典的价值,就在于值得一读再读,而且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 口述
顾春芳 撰写
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樊锦诗现在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是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是根据她自述整理的,但这不仅仅是樊锦诗个人的自传回忆录,更是敦煌历史、艺术史、发掘—流失—保护史、学术史。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把各类资料平铺罗列做了科普式的展示,但已经把敦煌和几代敦煌人的伟大之处表现了出来。可惜的是,读起来不是很过瘾,配图也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阅读快感。整理者大概有些偷懒,除了记录下访谈内容,就是直接摘录樊老师的学术文章,而且有大约2/3的篇幅。所以就只好当作敦煌的普及读物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苏东坡传》
林语堂 著
张振玉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康震评说苏东坡》
康震 著
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1版
据说1月8日是苏东坡生日,为纪念这位千古文人第一,找来他的两本传记翻了翻。林语堂是赴美后用英文写的,估计当时他手头也没带着苏东坡全集什么的,而书中大量的引用了苏东坡的诗词文章,老一代大师做学问就是扎实。不过,从现代人角度看,多少不太过瘾。康震这本是他在《百家讲坛》的讲稿,更通俗更有故事性。有机会再找其他版本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庆余年·第一卷》
猫腻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
以前读过网络版,网剧拍得还行,再读着消磨时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无人生还》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
夏阳 译
新星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都说这是阿婆最好的作品,但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电影电视剧,我都一直没多么喜欢。这次宅在家里又看一遍,还是没有太大改观。也许,就像我不喜欢没有武侠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一样,也就不喜欢这部没有侦探的侦探小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点在看,让更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