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降糖药物那么多,我会怎么选?
口服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IT2抑制剂、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噻唑烷二酮受体激动剂。
注射用降糖药物: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
----选择药物是口服还是注射?一般选择是能口服不注射的。
增加体重: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噻唑烷二酮受体激动剂、胰岛素;
低血糖低风险: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I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噻唑烷二酮受体激动剂
低血糖高风险: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胰岛素
而注射胰岛素的方案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低血糖风险最低,预混胰岛素低血糖风险最高。(胰岛素是为智者准备的良药,其低血糖风险与“智者”与否更相关)
-----低血糖风险和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有一定关系,血糖监测的重点也会有不同。比如使用低血糖高风险的治疗药物,就要重点监测低血糖的高发时段。对于老年、有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发生后易于跌倒至骨折的,就要尽量选择低血糖低风险的药物,如果使用低血糖高风险的治疗药物时,就要适当放松控制目标,以防低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
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略,见下图)
降低空腹或下餐前血糖为主(略,见下图)
----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我们要关注糖友不同时段(餐前、餐后)的血糖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
依靠增加胰岛素数量来降糖的: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胰岛素,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胰岛素是外来补充,其他的则是通过刺激自身的胰岛B细胞分泌来提高胰岛素浓度,从而降低血糖。
不依靠增加胰岛素数量来降糖的: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SGIT2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还可以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的分泌辅助控糖。
与胰岛素不相关的降糖药物:糖苷酶抑制剂、SGIT2抑制剂。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一直是两大主流机制。对于胰岛素数量不足的,要尽量选择增加胰岛素数量的药物,胰岛素是最主要的首选,对于还有一定胰岛功能的,则可以选择口服的促泌剂。对于胰岛素抵抗比较严重的,则尽量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而不是首选增加胰岛素数量的胰岛素,以免导致更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或者使用不依靠胰岛素来降糖的药物,比如糖苷酶抑制剂、噻唑SGIT2抑制剂,等。
用药如用兵啊。
我们使用药物来和血糖大战,就必须要做到知彼知己。
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还常常需要考虑这5个方面:
有效性:有效,就是血糖要有改善,要达标。既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的整体轮廓,还要考虑空腹(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的局部效果。
安全性:主要是药物的副作用问题。主要有低血糖、胃肠道反应、体重改变、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毒性等等。
把药物按照低血糖风险和体重变化分组,更多的就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生理性: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数量不足还是胰岛素作用下降(胰岛素抵抗)来选择个体化的治疗药物。按照药物的降糖机制分组,是治疗“生理性”的要求。
经济性:就是治得起的问题。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经济问题不是小问题。
依从性:心理上的接受(如是不是接受注射治疗?)与现实中的能够执行的能力(如视力、体力、精力、财力,等等能不能做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临床上常常需要先对糖友“精准量体”,然后再综合分析,共同商议,择期利弊,最后做出更适合糖友个体的诊疗策略。
是为“医患结合”下的私人订制。
我在中国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