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2024-06-19 20:39:35 开春宜踏青,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就是一处热门的踏青目的地。去过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走大路从烟台市区到无染寺,中间需要经过威海市的地界。而常走这条路的话,对于“卧龙堡”这个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它就在烟威两市的交界线附近。按照区划,卧龙堡属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下辖的村庄。而从这里再往东、向南,则是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的地界。省道上泽线,自北而南,连接在两者之间。烟威两市的界牌,就树立在这段公路的一个大坡上。 说是烟威之间的交界线,其实也是牟平和文登之间的分界线。就历史而言,烟威两个地级市,不过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牟平和文登,则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底蕴。从牟平城向东,经龙泉、旸里到文登城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很古老的官道。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多次提及。在古代,官道上都设有急递铺。铺有时也写作“堡”,这应该就是“卧龙堡”名字中“堡”的由来。不过,因为建村年代较晚的缘故(《牟平县地名志》记载卧龙堡是在清乾隆年间建村),设在附近的急递铺并不叫“卧龙”。 民国版《牟平县志》载:“(出牟平城)东十里曰杏林,又十里曰石老翁,又十里曰枣园,又十里曰龙泉汤,又十里曰石子岘,抵文登界。”而清光绪版《登州府志》载:“(自文登城)抵宁海(牟平)曰曹家,曰管山,曰板桥,曰旸里。”结合双方的记载来看,卧龙堡村附近的这处急递铺,可能就是龙泉汤和旸里之间的“石子岘”吧。(注:龙泉镇现无“石子岘”村,乳山北部有一个“石子岘”,过去属牟平县。但名称相同,方位却不一样。) 急递铺处在交通要道上,官民商旅往来较多,按说应该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但卧龙堡迟至清代中期才建村,多半是与这里崎岖的地形有关。这里地处山坡上,鲜有平地,在古代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并非理想的建村场所。实际上这个村庄的规模至今也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不用几分钟就能转一圈。 听村里老人说,古代来这里落户的,大多是从牟、文两县顺着官道逃荒过来的。此处虽然山多地瘠,好在荒野较多,也没有强势的坐地户,外来人容易落脚。因此,来这里定居的人也逐渐增多,就形成了卧龙堡村。“卧龙”两字,据说指的是附近山脉的形状,但多少也蕴含着先民对未来的期盼吧。因为这种特殊的建村史,卧龙堡村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姓氏却种类繁杂,如孙、曲、赵、耿、吕、林、王等十余姓。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倒也怡然自乐。 赞 (0) 相关推荐 昆嵛山抗日根据地 昆嵛山抗日根据地 昆嵛山是胶东东部的著名大山,峰峦绵延百余里,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丁字形山脉,纵卧于牟平.文登两县交界处,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号称胶东屋脊.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山口72 ... 胶东乡村影像:甜瓜收获季,看马连庄镇的热闹场景 五一过后,胶东半岛的大棚甜瓜进入上市高峰期.提到胶东的甜瓜,有一个地方就不得不提,它就是青岛莱西市的马连庄镇.这里的甜瓜种植规模很大,其产品不仅供应胶东各地,还发送到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是名副其 ... 胶东乡村影像:大沽河畔,山楂花开 胶东半岛是国内有名的温带水果产地,很多品种的果树都有规模化种植.这些果树不仅可以产出甜美的果实,在开花时节也会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三月(公历)是杏花,四月是樱桃花.桃花.梨花和苹果花,而到了五月份,山 ... 胶东乡村影像:五月上旬胶莱平原上的田园风光 胶东半岛的地形可以大体分为东西两大类型,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称作"胶东丘陵",而西部以平原泊地居多,谓之"胶莱平原".以往给大家看的胶东乡村影像,主要是丘陵区域 ... 胶东乡村影像:五月楸树花开,海阳北部有赏花好去处 五月中旬的胶东半岛,正处在盛花期的刺槐和楸树,是一道相当美丽的风景. 这两者当中,刺槐(洋槐)虽然是近代舶来的树种,但就现在的规模来说,可能比本土的楸树还有更大一些.因此,刺槐花比较易见,楸树花相对难 ... 胶东乡村影像:雕龙嘴,一个诠释“依山傍海”的美丽村庄 笔者第一次听说"雕龙嘴"这个名字的时候,中间其实绕了好几道弯. 雕龙嘴,是一个胶东村庄的称呼,它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辖区内,崂山华严景区就在旁边.大凡去过华严寺的朋友,对&q ... 胶东乡村影像:集市上卖菜的老爷子,九十岁仍自食其力 春风送暖,应季的新鲜蔬菜越来越多,虽然凉地的芸豆.黄瓜.西红柿还早着,但很多大叶菜的菜苗正当时.前几天吃饭的时候,家里就炒了一盘菜苗,味道相当不错. 在吃菜苗的时候,笔者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与菜苗有关的事 ... 胶东乡村影像:一栋老房子和它背后的故事 前段时间,笔者路过烟台海阳市朱吴镇一个山村,看到这里有不少老房子,就停下参观了一阵儿. 参观的时候,正值午后不久,人们大多在家里休憩.在街上走了挺长时间,才看到一位坐在屋后阴凉处的老爷子.于是,我们就 ... 胶东乡村影像:芋头种在梨花下,海阳果园里的特殊风景 时光荏苒,清明节之前,胶东田野还是杏花的天下,而如今,桃花和梨花已经开始唱主角.此时走在乡村道路上,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桃红梨白的场景. 在胶东半岛提到梨花,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莱阳.莱阳梨和梨花诚然有名 ... 胶东乡村影像:与“大乳山”隔海相望的“旗杆石”村 在乳山市范围内,"旗杆石"是一个很知名的村庄.它之所以有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村庄的名字有特点,见过一次之后不容易忘记.混淆.第二个原因,与村庄的地理位置有关. ...
开春宜踏青,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就是一处热门的踏青目的地。去过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走大路从烟台市区到无染寺,中间需要经过威海市的地界。而常走这条路的话,对于“卧龙堡”这个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它就在烟威两市的交界线附近。按照区划,卧龙堡属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下辖的村庄。而从这里再往东、向南,则是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的地界。省道上泽线,自北而南,连接在两者之间。烟威两市的界牌,就树立在这段公路的一个大坡上。 说是烟威之间的交界线,其实也是牟平和文登之间的分界线。就历史而言,烟威两个地级市,不过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牟平和文登,则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底蕴。从牟平城向东,经龙泉、旸里到文登城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很古老的官道。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多次提及。在古代,官道上都设有急递铺。铺有时也写作“堡”,这应该就是“卧龙堡”名字中“堡”的由来。不过,因为建村年代较晚的缘故(《牟平县地名志》记载卧龙堡是在清乾隆年间建村),设在附近的急递铺并不叫“卧龙”。 民国版《牟平县志》载:“(出牟平城)东十里曰杏林,又十里曰石老翁,又十里曰枣园,又十里曰龙泉汤,又十里曰石子岘,抵文登界。”而清光绪版《登州府志》载:“(自文登城)抵宁海(牟平)曰曹家,曰管山,曰板桥,曰旸里。”结合双方的记载来看,卧龙堡村附近的这处急递铺,可能就是龙泉汤和旸里之间的“石子岘”吧。(注:龙泉镇现无“石子岘”村,乳山北部有一个“石子岘”,过去属牟平县。但名称相同,方位却不一样。) 急递铺处在交通要道上,官民商旅往来较多,按说应该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但卧龙堡迟至清代中期才建村,多半是与这里崎岖的地形有关。这里地处山坡上,鲜有平地,在古代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并非理想的建村场所。实际上这个村庄的规模至今也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不用几分钟就能转一圈。 听村里老人说,古代来这里落户的,大多是从牟、文两县顺着官道逃荒过来的。此处虽然山多地瘠,好在荒野较多,也没有强势的坐地户,外来人容易落脚。因此,来这里定居的人也逐渐增多,就形成了卧龙堡村。“卧龙”两字,据说指的是附近山脉的形状,但多少也蕴含着先民对未来的期盼吧。因为这种特殊的建村史,卧龙堡村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姓氏却种类繁杂,如孙、曲、赵、耿、吕、林、王等十余姓。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倒也怡然自乐。
开春宜踏青,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就是一处热门的踏青目的地。去过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走大路从烟台市区到无染寺,中间需要经过威海市的地界。而常走这条路的话,对于“卧龙堡”这个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它就在烟威两市的交界线附近。按照区划,卧龙堡属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下辖的村庄。而从这里再往东、向南,则是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的地界。省道上泽线,自北而南,连接在两者之间。烟威两市的界牌,就树立在这段公路的一个大坡上。 说是烟威之间的交界线,其实也是牟平和文登之间的分界线。就历史而言,烟威两个地级市,不过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牟平和文登,则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底蕴。从牟平城向东,经龙泉、旸里到文登城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很古老的官道。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多次提及。在古代,官道上都设有急递铺。铺有时也写作“堡”,这应该就是“卧龙堡”名字中“堡”的由来。不过,因为建村年代较晚的缘故(《牟平县地名志》记载卧龙堡是在清乾隆年间建村),设在附近的急递铺并不叫“卧龙”。 民国版《牟平县志》载:“(出牟平城)东十里曰杏林,又十里曰石老翁,又十里曰枣园,又十里曰龙泉汤,又十里曰石子岘,抵文登界。”而清光绪版《登州府志》载:“(自文登城)抵宁海(牟平)曰曹家,曰管山,曰板桥,曰旸里。”结合双方的记载来看,卧龙堡村附近的这处急递铺,可能就是龙泉汤和旸里之间的“石子岘”吧。(注:龙泉镇现无“石子岘”村,乳山北部有一个“石子岘”,过去属牟平县。但名称相同,方位却不一样。) 急递铺处在交通要道上,官民商旅往来较多,按说应该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但卧龙堡迟至清代中期才建村,多半是与这里崎岖的地形有关。这里地处山坡上,鲜有平地,在古代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并非理想的建村场所。实际上这个村庄的规模至今也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不用几分钟就能转一圈。 听村里老人说,古代来这里落户的,大多是从牟、文两县顺着官道逃荒过来的。此处虽然山多地瘠,好在荒野较多,也没有强势的坐地户,外来人容易落脚。因此,来这里定居的人也逐渐增多,就形成了卧龙堡村。“卧龙”两字,据说指的是附近山脉的形状,但多少也蕴含着先民对未来的期盼吧。因为这种特殊的建村史,卧龙堡村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姓氏却种类繁杂,如孙、曲、赵、耿、吕、林、王等十余姓。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倒也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