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是咋回事儿
中药的补泻兼施搭配法
经常听人说,虚不受补。既然虚了,为什么不能补呢?那是因为正虚邪实,正是什么?就是气血阴阳。哪一项不足了,邪都会来侵犯,虚的地方就会被邪来占位,如果直接补,正邪就会抗争,会表现为上火一类的症状。所以,如果想补,一定要先把邪清走,然后再补,这样才能真的补进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补泻兼施搭配法。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为了把口袋装得更满一些,总是先蹲一蹲,再提一提;为了跑得更快,总是先往后弓一弓,突然再发力。看似做反了,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正。中医即生活,我们发现古人用药,也经常有这样的搭配。
我们先看两个方剂:
异功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各等分)】(《小儿药证直诀》)
【功能】:健脾理气。
解读:我们知道,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各二钱) 甘草(一钱)】(《医方集解》)是补养之剂,用以健脾理气;人参+炙甘草健脾补气;白术+茯苓燥湿利湿。那么为什么要加一味破气的陈皮呢?(凡是行气的均有破气的特点)到底是补还是泻呢?为什么叫异功散呢?这就体现了补泻的特点,我称之为补泻兼施法,泻的目的还是为了补。临床上发现,在使用四君子汤效果不理想时,改用异功散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称之为异功散。此方中加一味破气的陈皮,既化痰祛湿,又行气开胃,看似破气,却让四君子汤补气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原则上陈皮的用量应不能大于人参的用量。
补中益气汤
【黄芪(蜜炙钱半) 人参 炙甘草(各一钱) 白术(土炒) 陈皮 当归(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脾胃论》)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解读:临床上,补中益气汤里加一味枳壳,效果往往更好。补中益气汤的目的是补中气,因中气不足,造成大气下陷,继而气虚生热,所以加少量的“升麻+柴胡”,目的为了清热解毒;用“黄芪+人参+炙甘草”,目的是为了补气;“白术”燥湿健脾;加一味“当归”,合“当归补血汤”之意;至于加陈皮和枳壳这两味破气的药,其意义和上个方子一样,也是补泻兼施法的具体运用。
引申:补中益气汤和黄芪建中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黄芪(一两半)】都是太阴病的用方,都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都能解决气虚生热的问题。但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补中益气汤更注重气分,健脾利湿;黄芪建中汤气分阴分都注重,脾阴脾阳都注重。
麦门冬汤【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伤寒论》条文:大气上逆,咽喉不利,止利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大气上逆,咽喉不利”的原因是肺胃阴虚,用麦冬补之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用燥湿化痰的半夏呢?而且用量还不小,一升,岂不是更加重了阴不足?这也是补泻兼施的具体运用。我常常讲:我想坐你的位置,是不是你得先起来。一样的道理,正虚一定邪实,阴虚则一定痰湿占位,所以,先用半夏把痰湿清理出去,人体需要的阴(麦冬)才能滋进来。
这样的补泻兼施法非常常见,泻的目的是为了补,补正泻邪,要想补正,必先泻邪。比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附子汤等,因为湿邪占位,所以出现“头项强痛”、“头眩、小便不利”、“身体痛”,用白术茯苓袪湿邪,用芍药补之,且茯苓的用量总是和芍药的用量是对等的,腾出多大位置,滋多少阴。
这样的补泻兼施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比比皆是,再比如:十枣汤、皂荚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用化痰利湿药的同时,用大枣反佐,反佐的目的,就是用大枣的滋阴补血填补上痰湿所占的位。
再比如:甘遂半夏汤、大黄甘遂汤、桂枝茯苓丸、栝楼瞿麦丸等等,都是这样的治病思路。水湿痰瘀皆为邪,从人体清理出去时,一定要有补正的药填充上,这样人体才是平衡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