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奶奶眼中的老兰州城

兰州老城的故事(一)

老兰州城,总共有十三座城门。内城有四座城门,外城有九座城门。

先说内城的城门。

在今天的西关什字亚欧商厦的东边,有一座城门,叫镇远门,也叫永宁门。

在今天的永昌路最北端,有一座城门,叫水北门,也叫广源门。

在兰州,人们都说清代的老佛爷慈禧就出生在兰州的水北门一带。慈禧的父亲惠征是甘肃布政司衙门的一位小公务员。惠征的家就居住在今天水北门西边,慈禧是在兰州出生,在兰州长大,所以他老爸给她取名兰儿。

慈禧家的附近有个饭馆,小时候的兰儿最喜欢吃这家饭馆里的高担釀皮子。兰儿变成慈禧之后,有一天想吃兰州的釀皮子,就给兰州方面下了一道口谕,要求兰州地方政府将饭馆的主人送到京城,以便给老佛爷做一道可口地道的兰州高担釀皮子。谁知,掌柜的还没到北京。就因第一次出远门,水土不服,在半路上就死了。

后来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时,慈禧西巡到了西安,这是官方的说法,显得体面。按老百姓没文化的说法,就是打不过八国联军,落荒而逃,来到了西安。到了西安之后,又想吃一口小时候吃过的兰州釀皮子,这次她老人家如愿以偿,陕甘总督专门请了一位兰州厨师,在西安给慈禧做了一碗釀皮子吃。慈禧年老之后,精力不济,于是又喜欢上了抽水烟,这可以用来提神解乏。这水烟的产地,就在兰州。清代的时候,兰州出产的水烟口感好,质量高,在北京和南方一带销量很大。当时的兰州水烟,也是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可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水北门一带,人才相当多。学者邓明记述,在1930年,兰州的老秀才陈毓桂在水北门以南的州门十字开设学馆。当时兰州城内一些富裕人家的子弟,虽然上的是新式学校,但仍要去私塾学习。家住在西城巷的前清翰林杨思的儿子杨体俨,那时在兰州一中上学。但他每天下午会按时到陈师傅的私塾读史记、论语等书。

陈毓桂在皋兰县衙门做过一阵文书工作。他懂医术,尤其善于治疗眼病。甘肃省主席于学忠的秘书患了眼病,眼睛经常流泪,严重时不能读文件,四处求医,但都没有完全治愈,为此烦恼不已。

后来找到陈毓桂,陈给他开了个药方,将中药在粗腰细口的黑砂罐内熬为汤剂后,用药汤的热气反复蒸熏眼睛,用了几服药之后,眼病就痊愈了。 于学忠的秘书很是感激陈毓桂,之后每逢节日,都会让人给陈毓桂送来鸡蛋大米、青海湟鱼,外加两块银圆。

在清代和民国期间,兰州城里的居民们,通过水北门,到黄河里打水,后来有人专门给城里面的人挑水送水,有时则以小毛驴驮水,以此赚钱。老兰州人叫他们水客子。水客子大部分不是本地人,是贫困地方的人,为了混口饭吃,跑到兰州城里,专门给官府衙门和有钱人家挑水送水,以此为生。

在每年春节大年初一的大清早,没有回家过年的水客子们会挨家挨户地送水,这叫送财水。只要水客子敲了四合院的大红色门,院里的主人早就知道是水客子挑的送财水来了。于是准备好一份比平时要多一点的麻钱,外加上炸好的油饼和一些红枣、冬果梨、糖块。等到水客子将送财水倒入院子里的三尺高,一尺宽的粗瓷大缸里之后,很客气地说一句“过年好”,然后将麻钱、红枣、冬果梨递给水客子。水客子接过麻钱和红枣、冬果梨,也客气地回说一声“过年好”。退出四合院外,再给另一家挑送财水。水客子春节大清早地收入,比平时要多好几倍。这就是慷慨善良的老兰州人的作风。

其实兰州老城里的四合院里,大都挖有水井,但水井里的水又咸又苦,只能用来洗衣服洗菜,无法饮用,所以还是饮用黄河水。只有袖川门的东北面,旧时候叫海家滩,有一眼水井,里面的水质甘甜清冽,可以直接饮用,人们叫这眼水井为三眼井。经常饮用三眼井水的兰州古城里面的女孩子,长相美丽,性格温柔,和城外面女孩子的长相,差别明显。这眼水井位于今天的临夏路西头,保存完好。

1933年4月,一个叫贺锦年的小伙子,曾在水北门发动过一次暴动。后来暴动失败,贺锦年被俘。但这次暴动对甘肃的当政者是个不小的震动。

在现在的南关什字附近,有一座城门,叫皋兰门,在明代的时候,叫崇文门,有人也说叫崇武门。民国的时候,皋兰门是举办书画展的老地方。敦煌学家常书鸿和他女儿就曾在皋兰门下举办过个人画展,张大千也曾在皋兰门举办过个人画展。抗战时候,陇上名流张维、刘尔炘等在皋兰门下举办春节灯谜会,一个靖远学生竟将大半的灯谜猜中。其中的“华容道”打史记中的一个人物,被双城门卖锅盔的伙计猜中。还有一个“新娘子脱裤子”的谜面,打一个常用字,也被这个卖锅盔的人猜中,一时传为佳话。

皋兰门是兰州十三座城门最高大雄伟的城门。五十年代的时候,看守城门的士兵张书贵在皋兰城门点了一把火,皋兰城门被焚毁殆尽。

在现在的张掖路与静宁北路交接处,有一个城门,叫承恩门,后来又改名叫来熙门。

以上介绍的四座城门,是兰州老城的内城门。

下面说一说兰州老城的外城门,有九座。先从西头说起。

在今天马家坡子以北,清真寺以西,建有一座城门,取名叫袖川门,也叫西稍门,后来又叫宗棠门,解放门。

清代末期的时候,袖川门内海家滩的东北头,左宗棠建起了甘肃举院。举院建成之后,居住在金塔巷的兰州人吴可读,他脾气倔强,为人清高自许,从不与平庸的兰州官场打交道。但和左宗棠来往密切,还兴致昂扬地作了一道多达二百余字的巨幅长联,以庆贺举院建成这一盛事。

民国的时候甘肃举院变成了制造枪炮的机器局,之后又变成了法政学校。法政学校的负责人是蔡大愚,这个人到日本留过学,是同盟会员,爱穿西服,气魄大,身上有豪杰气,也非常有办事能力。蔡大愚与当时的甘肃当政者张广建合不来。张广建是安徽合肥人,思想守旧,喜欢坐绿呢大轿,惟袁世凯马首是瞻,是袁世凯的人。蔡大愚和黄兴、孙中山有过交往,眼界开阔,思想激进,可以说他看不起张广建这类人。再之后,法政学校又变成了兰州大学。大学的东南门上,写有“萃英门”三个字。学者邓明回忆,那时兰州大学有个名教授,身材很高,气质儒雅,最爱吃萃英门附近小摊上的羊杂碎,他常常和性格豪爽的小商小贩以“兰州蹲”的美妙姿式蹲在羊杂碎摊边,边吃边说闲话。吃了一碟羊杂碎,啃完了羊头,依旧不解馋,临走的时候再买一个羊头带回家去慢慢啃。

“兰州蹲”是兰州人特有的吃饭姿势,历史悠久。在九十年代初,兰州街头的牛肉面馆前,还可以见到。只见吃饭的人左手端着一碗牛肉面,双腿自然分开,蹲在马路牙子旁边,右手抡开筷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面喂细长的面条,口中还不时发出'嗞溜溜’吸面条的声音。现在想来,虽说有点不雅,但心里感觉真是太豪爽,太粗犷,太过瘾了。

后来呢,甘肃举院变成了两部分,西面的一部分变成了今天的兰医二院和儿童医院,东北面濒临黄河的一部分,变成了兰州十六中学。

在现在的沛丰大厦附近,有一座城门,叫静安门,以前叫靖安门,也叫下沟门。

在静安门西头的朱家庙旁边,民国的时候开有一家油炒粉店。店主人姓窦,爱吃油炒粉的食客们,都叫老窦奶炒粉店。八十年代的时候,老窦奶的炒粉还在马家坡子东边,临夏路西头临街的铺面经营过一段时间。这时老窦奶早已离世,这家店应该是她的后人开的。炒制出来的油粉,味道依旧令人回味,常常前来光顾的,大多是周围的回头客。

在现在的胜利宾馆西头,有一座城门,叫安定门,也叫永康门,又叫窑巷口门。安定门的外面有座庙,叫隍庙行宫。1933年,有一个山东好汉,被官府杀害在这里。他是兰州人张玉武的好友。杀害山东好汉的刽子手,叫肖同贵。后来张玉武在阿干镇结识崔杰三后,崔杰三花钱请出二十里铺青帮兴武六帮通字班杀手钟铁奎,告知肖同贵的下落后。钟铁奎化装成补碗匠人,将肖同贵在榆中老家用铁锤砸死,替山东好汉报了仇。

在今天南关什字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再往南边一点,建有一座城门,叫拱兰门,也叫南稍门。

在今天畅家巷与静宁路的交接处,建有一座城门,叫通远门,也叫小稍门。

在今天的东方红广场东头附近,建有一座城门,叫迎恩门,后来取名叫和平门。

在今天秦安路与金昌路相交的地方,建有一座城门,叫广武门,后来也叫新关门。

在新关门的附近,住有一位刘姓老师,刘老师好诗词,对二十四史和古典小说红楼梦极为熟悉,也常常有点以此自傲。他认识一位家住在小北街的人,叫王晨光,是个地道的老兰州人。王晨光出身世家,清朝时候,王家就以经营水烟而成为巨富,可能和兰州才子王烜还有点血缘关系。王晨光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刚刚二十出头,家里面给他买了一辆从德国进口的摩托车,这在20世纪30年代的兰州来说,是很有面子,很风光的事情。要知道那时兰州的满大街,还可以见到小毛驴呢。就是这位王晨光,有次与刘姓老师闲谈,不知不觉间谈到孔子的论语,王晨光当着刘姓老师的面将论语里的'子路篇’和'宪问篇’背诵了好一阵。然后又谈到孟子,结果王晨光又将孟子里的'公孙丑章’全部背诵了一通,最后两人又说到红楼梦,王晨光又将这部书的第一回一字不拉地背诵了出来,惊得刘姓老师连声不断地说: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你竟然是个大学问家。

在今天的静宁北路与滨河路相交接的地方,建有一座城门,叫庆安门,也叫小水门、天堑门。

在庆安门的南边,有一条不太长的街道,老兰州人叫横街子。学者邓明曾有文回忆说:在民国的时候,横街子上住有一位医生,名叫金忠奎,医术相当精妙,擅长治疗骨病。1933年的时候,会宁县有一位倪姓少年,被土匪绑架打伤了腿脚,脚面溃烂,骨头都变黑了,四处求医都没有治好。听说在兰州的横街子有一位专治骨病的好郞中,于是来到兰州求医。金忠奎治疗后,倪姓少年的脚病痊愈,倪家人非常感激,给了金忠奎伍百银元的医药费。

六十年代的时候,在横街子开了一家电影院,叫新兴电影院。国内拍的第一部彩色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在新兴电影院上映的时候,影片里小品演员陈佩斯的父亲陈强饰演的魔术师,表演空中钓鱼,鱼竿一甩,一条活蹦乱跳,水珠四下散落的金色鲤鱼,在观众眼前跳了出来,让第一次观看立体电影的剧场观众尖声惊叫。

在今天的中山路与滨河路相交接的地方,建有一座城门,叫桥门,也叫通济门、天水门。桥门的正北面,就是后来建成的黄河铁桥。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桥门附近有一个卖凉面的人,大家叫他尕当,这个人擀制的凉面,有嚼头,调凉面的卤汁味道特别可口,回头客很多。但他只给每一个顾客买一碗,不买第二碗。有顾客觉得好吃,要求再来一碗,他就会断然拒绝,慢条斯理地说,尝个味道就可以了,想吃明天再来。就是不卖第二碗。

兰州老城,内外加起来一共有十三座城门。这十三座城门到今天全部消失了。不过小稍门、安定门、静安门这三个城门的名字,依旧在沿用。

最早的老兰州城,应该建在今天的西固城,取名叫金城,那是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大约在隋末唐初,又在今天的西关什字以东,南关什字以北,静宁北路以西,建起了兰州城。这个兰州城经历了唐、宋、明、清几个朝代。

老兰州人说的“城里面”,就指的是隋唐时候建的老城。在明代的老兰州城里,人们多说吴语,也就是南方话,指的可能是江苏、安徽一带的方言,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不是戏说。明代的老兰州城里,人们的风俗也大都相沿着南方人的习俗。在明清时代,老兰州城里的人嫁姑娘,不会向新郎家中索要什么彩礼,因为这在老兰州人看来,是很不得体,很没有品味的事情。

在老兰州城的黄家园里,明代的时候,出了一个探花,叫黄谏。黄家园之所以叫黄家园,就是因为黄谏的家安在这里。黄谏是科举时代,老兰州城里,功名最高的一个人。后来的老兰州城里,以科举博得功名的人,有段坚、秦维岳、吴可读、张国常、刘尔炘等人,但他们的功名,都不及黄谏高,文章和诗也没有黄谏作得好。

(注:该文为故事性回忆,有虚构成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