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滨:梅葆玥的演艺之路

(来源:宋韵京剧)

梅葆玥在黄浦区京昆之友社清唱(摄于1981年,王树滨/摄影)

我生于1930年,我的家庭是梨园世家,父亲梅兰芳毕生从事京剧事业,母亲福芝芳年轻时也曾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抗日战争以前,我和弟弟梅葆玖尚在幼年时,就随母亲上剧场看父亲演出。几乎是他天天演,我们天天看。八年抗战中,父亲蓄须明志,辍演在家。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重新登台。那时我们已稍懂事,对父亲演戏的印象才比较深刻了。我在家庭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从小就热爱京剧艺术。我母亲生前挚友、著名余派女老生李桂芬老师在我十四岁时,发现我有大嗓,觉得我学唱老生较合适。于是父母便请李老师给我开蒙。那时李老师常住我家,与我们朝夕相处,关系密切。她很喜欢我,我一学就入了迷。

梅葆玥、梅葆玖姐弟在上京院排练场上(摄于1981年,王树滨/摄影)

两年后,我已会演《探母》了。我记得第一次上台是在上海皇后大戏院(今和平电影院),我演杨延辉,葆玖演铁镜公主,言慧珠演萧太后。那天父亲显得格外高兴,亲自在后台给我们把场,安排照料一切。演出结束时,父母亲、李老师还来到台上与我们合影。

李老师1947年赴美定居。父亲又请了颇负盛名的余派教师陈秀华老先生和余派专家、著名琴师杨宝忠给我说戏。我一边学,一边演出。我演过《文昭关》《探母》《二进宫》等戏,与上海观众见面。1947年,在给一个学校募捐时,父亲特邀裘盛戎先生带我和弟弟演出《二进宫》,也是他亲自把场主持的。经过这些名师的指点和我自己的舞台实践,我扩大了眼界,积累了经验。

当时我家住在上海马斯南路(今思南路),我和弟弟住四楼,父亲住三楼。每逢他听见楼上有胡琴声,我们在吊嗓练功时,总要上来看看。他反复告诫我们,要尊师,但不必拘泥于一个流派,要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有时我学两句杨派,父亲就对我说“你嗓音偏高,在学杨派唱腔时,逢有高腔,可以保留,要发挥自己嗓音高亢的长处。”有一次父亲演《贵妃醉酒》,我在他前头演《辕门斩子》。他早化好装,在后台边上看我的戏。他发觉我演杨延昭时,人物分寸掌握得不够准确,回家后他马上就给我指出,“你这个杨延昭是三军元帅,看见穆桂英来了,何必这样害怕?他还得维持他那个身份的尊严呀!他见穆桂英来是既高兴,又害怕,斩子是假,引诱穆桂英来才是真。”所以,后来我在演出时,便把身段表演稍加收敛了些。

(右起)李万春、王吟秋、梅葆玥切磋《长坂坡》身段(摄于1981年,王树滨/摄影)

尽管我十分热爱京剧艺术,又拜师正规学戏、演出,但这都是我念书之余的活动。解放前我没有能正式当演员,父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再以演戏为生,因为旧社会里女孩子做演员终究是被人看不起的。我毕业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旧社会里,父亲想培养我当教师。解放后,我也确实当过教师,那是在北京中国戏曲学校时的事。可我总想当一个专业京剧演员。在这期间,我又跟王少楼老师学了不少戏。后来,我直接向父亲提出了这一要求。这回他再也没有顾虑了!1953年,我正式专业至中国京剧院一团,终于当上了女老生演员。

(摘自王树滨文《忆梅葆玥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