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别通又称脏腑通治,首见于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引自《脏腑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清代唐宗海在《医经精义》虽有较详细的解说,但仍以气化为主,且李唐二人并未涉及其源流。
经络在进行生理活动时,各有特点:有的位表,主开;有的位里,主合;有的位于表里之间,主枢。在阳经方面,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在阴经方面,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主枢。这种经络生理活动的特点,反映到脏腑生理关系方面,就是肺与膀胱气化相通,脾与小肠气化相通,心与胆气化相通,肾与三焦气化相通,心包与胃气化相通,肝与大肠气化相通。肺主一身之气,卫气行于脉外,由肺敷布全身。太阳膀胱经气,统一身营卫,行于体表,所以膀胱经气能助肺通行卫气于体表。膀胱为州都之官,贮藏津液,气化则能出,与肺的生理功能分不开。肺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津液才能下输膀胱。肺气不宣,水道不能通调,津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可出现尿少、尿闭的症状,所以称“肺为水之上源”。肺与膀胱在布卫输津、宣气行水、抵御外邪等生理作用方面,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合的。外感热病,一般分伤寒、温病二大类。伤寒是由寒邪侵犯人体,表证阶段是足太阳膀胱经受邪;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表证阶段是手太阴肺经受邪。伤寒与温病的病因不同,病邪侵犯的途径也不同,传变规律也不同。但因太阳为寒水之经,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外与皮毛相合,太阳表证不解,亦能影响肺的功能,出现肺气不利的症候,如《伤寒论》太阳伤寒麻黄汤证的喘,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鼻鸣,都是由邪犯太阳之表,而引起肺气不利所出现的肺的见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这是由于肺气虚不能制约膀胱,而出现遗尿、小便频数的症状。所以,临床上遇到有些遗尿、尿失禁的病人,用补肺气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金匮要略·水气篇》说:“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这是由于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一方面水液溢于肌肤,发为水肿;另一方面,水液不能下输膀胱而“小便难”。若使肺气宣肃,气机通降,从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小便通利邪亦随之而出。脾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肠虽然“络心”,与心相表里,但小肠是“受盛之官”,它能变化饮食物,分别清浊,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辨证多与脾有关。《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为“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张景岳也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别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化物由此出焉。”说明脾与小肠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功能。脾的“运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在整个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是密切不可分的。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胆位于胁下,寄附于肝,禀春升之气,有相火依附。心与胆,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生命活动。胆属少阳,主枢机,司开合,是人身阳气上下升降的通道。少阳开合得宜,升降自如,气血得以通畅,少阴水火能够相交,使脏腑安和,人体康健。临床常见由于痰热内扰,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易惊等症,从胆论治,效果较好。三焦主决渎而通行水道,肾为人体阴阳的根本。三焦决渎,必须靠肾阳的蒸腾;肾阳蒸腾上行又必须取道于三焦。肾为先天,少阳之根源出于肾,故《内经》说:“少阳属肾”。三焦为中渎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以水脏而统率两个水府,所以《内经》又说:“肾将两脏”。说明肾与膀胱表里相合,肾与三焦气化相通,关系密切。所以,《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素问·咳论》说:“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这又是从病理上来说肾与三焦之间的联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肾炎,常由于肾虚,三焦气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蒸化、运转、输布、利用、排泄,水液代谢障碍,发为水肿。即所谓:“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治疗主要是温肾化气行水。肾气恢复,三焦气化正常,水液代谢也就正常。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包代心行事;病理状态下,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表现的生理和病理实际上就是心的生理和病理的反映。胃为中土,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乃阴阳升降交通要道。胃络上通于心,心气心血的生成,要靠胃气的和降通顺。胃气衰退,不能纳谷,心的气血也就要衰少;胃失和降之机,心气不能下达,水火不能互济,也可出现种种病变。关键都在胃,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如果由于痰热宿食,滞于胃腑,胃失和降,心气不得下行,致阳不得入于阴,独留于外,而成失眠症。正如《内经》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治疗当以清化痰热,消食导滞,调和胃气为法。临床上有些心脏病人,常常表现出比较突出的脾胃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有的心绞痛发作,常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而有的病人,在胃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心脏病发作或加重;有的病人在饱餐、酒后发作心绞痛,严重的可以发生猝死等等,说明心和胃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这些患有心脏病同时又有脾胃症状的病人,采用“心胃同治法”效果较好,既改善了胃的症状,也使心脏的情况好转。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肝气条达则五脏安和。大肠主传导槽粕,但必须有肝气的疏泄,腑气才能通顺。而肝气的疏泄,也有赖于大肠腑气的通顺,二者互相为用。临床上常可见到,肝气郁结,可引起大便秘结,称为“气秘”,可用理气导滞的方法治疗。肝火旺的病人除见头痛面红目赤外,常可见到大便干结,用清肝泻火法有效。湿热下利,病位在肠,与肝有关。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症,十余日后,左关弦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血热内燥,热邳传入厥阴之证。”这是肝经有热,失于疏泄,奔迫大肠所致,说明肝与大肠在生理病理和临床辨证治疗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是互相联系的。脏与腑之间,一方面通过经络的联系,表里相合。同时,又依靠经络的生理活动,气化相通。这二种关系,相辅相成,把脏与腑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临床应用上,也有一定价值。按:本文转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5月05期,作者孙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