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品书家 | 杨中良
▼
中良好作行书,在点画质量上毫无苟且敷衍,纵横挥洒间,笔笔分明,大有一言九鼎、不容移易的味道。
—— 魏春雷
杨老师的书写不以强调技法、形式、视觉冲击力等来博人眼球。他说汉字经历千百年的演化,造型上已臻成熟完美,无需再做大刀阔斧的变型,根据通篇生发随机应变即可,因势而动,顺其自然。
—— 张凯
▼
杨中良艺术简历
杨中良,1972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元社社员,《中国书画》特约编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多家专业报刊以及电视有专题介绍。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艺概丛书·杨中良》《卧游溪山》《观心》等。发表文章共计五十余万字。
▼
润格公告
3000元/平尺
▼
自弹古调作新声
——杨中良书法印象
文/魏春雷
第一次注意到杨中良先生的书法,是在由报改刊的第一期《批评界》(“七○年代书家”专辑)上。此后多年,陆续读到他的作品,最初的印象越发深刻,只是更多了几分纯净与优雅。
中良好作行书,在点画质量上毫无苟且敷衍,纵横挥洒间,笔笔分明,大有一言九鼎、不容移易的味道。稍有经验的作者都能看出这看似简单的一笔一划必然是有百炼千锤的功夫。时下不少作者颇能“造型”,可谓“尚异好奇”,粗看之下,也是高潮迭起、满纸烟云,然稍加端详,则多是有墨无笔,难免“金玉其外”之恨。对一个歌唱演员来讲,发声是第一要务,而“不跑调”是对卡拉ok的基本要求。武术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花架子充其量是花拳绣腿眩人眼目,实战中是不堪一击的,纵是辛苦半世,终是外行。据说当年吴昌硕问艺于任伯年时未谙绘事,而随意挥写几笔,任伯年对其笔墨功夫已大为赞叹,认为超过自己——功夫是藏不住的,任你天花乱坠地自我感觉良好,一动笔则高下立判。赵孟俯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其论断本身也是“千古不易”的。细审中良的字,会发现他对点画质感的要求远胜于对形态的刻画,自然写来,刚健清爽,洗尽铅华。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作长篇短札、大字小字,在气息上是一致的:作小字,如以“拔山举鼎之力为舞女插花”“恢恢游刃殊从容”,得潇洒之意;大字则骨力十足,鼎立横撑,颇能壮气旺神,偶有得意之笔,尤能荡人心目。
在结字上,中良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似乎每下一笔都经过思考,没有以某家某帖为囿,时有出人意料的表现,而能在情理之中,不难为人接受。用笔要平日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所谓“养兵千日”,而创作中结字的具体处理,则是“用在一时”,实际情况变化万端,总要因地制宜。有了用笔的扎实功夫,正如有了训练有素的士卒,实战中才能指挥如意,结字的想法能得到有效落实。中良平日用功于练,战时专注于用,保证了他的作品的成功率。要求一个书家每件都精彩是不可能的,但每件发挥正常是应该可以做到的。我们看中良的书法,其精彩处自然是动人心眼,大可咀嚼翫味,而平实无奇处,也让人感觉那么亲切,正如踏踏实实做人,用不着巧舌如簧、挤眉弄眼,一样会受到欢迎。
中良的篆刻驰誉有年,自有面目,近年尤耽于绘画,老纸陈墨,时有妙制,颇受好评。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篆刻,在审美趣尚上是一致的,这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在中良这似乎并没费力气就做到了。当然,这里面藏了他多少辛苦的思考与耕耘,只有中良自己知道。中良来自仙岛蓬莱,近年客居京华,栖身风雅,久住芝兰之室,博览古今名迹,加之请益名师,交游俊彦,眼界日高,佳作迭出。“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中良书法遥接古贤,别具襟抱,日臻丰赡成熟。以中良在艺术上的悟性、眼界、修养、功力,其在书法上的更多精彩表现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
何生“我神”
——杨中良书法浅谈
张凯/文
2012年春节刚过,我便来到北京,来到宝续堂,转眼已过三年。而与宝续堂主人——杨中良杨老师的缘分,似乎更早。
杨老师总开玩笑说,我跟他是同学。我们都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但这可不是能等量齐观的。杨老师是首届研究生课程班学员,那可是被圈内称作“黄埔一期”的精英班,班里尽是些当代中国书坛的中坚力量,各自一方的中流砥柱。这也算是够得上边的渊源吧,而我有幸来到宝续堂是因我的老师孙振民先生的推荐,这样论起辈分来,杨老师又算我的师叔。可我现在还是叫杨老师,不为别的,无论为人为艺,我打心眼里地服气。杨老师待人有礼有节,常怀慈悲之心,最喜成人之美。无论平时工作,抑或是周末里招呼我去画室聊天吃饭,每每受益良多。
如今提起杨老师,为大家熟知并且称道的首先是他的山水画,以及篆刻。杨老师的书法平 日里不太显山露水,大家也只能从其绘画题款中窥得一斑。但对于书法的认知,你我与其谈艺论道中是常可闻其真知灼见的。
绘画、篆刻讲究“以书入画”与“先篆后刻”,其中有书法的注入,当然绝非只技术层面,它们与书法相互作用,以书法为基础生发开来,而最后又将各自的绚烂复归于书法,使书法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进境。书法体现了我们独有的观察理解世界、人生最直接也是最隐秘的方式。书法的变化元素无非点画的长短、粗细、倾斜、直曲、搭接关系及空间大小形状等,而书法难于养气。古人崇尚“文人书法”,这其实是“文人的书法”与“书法的文气”合而不分的,是书者文化修养特定形式的流露而形成的一种审美趣味,是一种眇然绝俗,一种刚正不阿,一种率真清逸……如今,术业有专攻,我们有了拼音、键盘,文人似乎可以离开书法,但书法却绝不可离了文气。所以,若非品高学富,而苦命想提升书法,恐怕只会是扎进死胡同。不知道杨老师书法会不会有日课,但听说是有用毛笔写日记的习惯,想来与画画相比,就所下的功夫来看应该算是副业吧,但其字可从未落入俗格,而不断精进,概正因杨老师明此理,而得事半功倍之效。
时至当下,经过对于帖派单一审美的逆反,以及对尊碑的过度偏执,人们逐渐打开视野,恢复理性,从碑帖的分庭抗礼中跳脱出来,走向两者融通的路子,杨老师也是此阵营中一员。仔细玩味,其书既含帖派之温雅,亦有碑派之雄强,然并非形式上生硬地攫取拼合,他字里的深邃与味道是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将碑帖两者化于己心,融于一炉,泻于笔下。书为心画,谓书即是谓人,惟有与古为徒,与天为徒,读书师造化,随着学识、阅历、修养的提升,由人至书,方自然天成。
杨老师的书写不以强调技法、形式、视觉冲击力等来博人眼球。他说汉字经历千百年的演化,造型上已臻成熟完美,无需再做大刀阔斧的变型,根据通篇生发随机应变即可,因势而动,顺其自然。仔细想想,若你要以一时一己之力对峙千百年千万人的甄选与积淀,难免会失之偏颇。细观杨老师笔下点画、结字尽得自然,法在自然中,法从自然来。点画纵而能敛,中锋行笔,骨力刚正,斩钉截铁;结体看似方正,实则正中寓奇,奇
侧错让、跌宕起伏;字间各元素的起伏变化形成呼应,形断而意连。通篇有宽博清正之气,读之可使你我清神敞怀。杨老师曾刻过一方印名曰“我神”,出自刘熙载语“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其追摹古人,亦思接当下,并非苛求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历,而能做到以古人之法,用我之意,入我之神。
人所谓美者,实际是谓此事此物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意义与价值,而这其中亦有高低层次之分。在数百年的书法品评体系中,格调与技法孰轻孰重,毋庸赘言。技术的精熟属于较低层次,它可以通过口传示范而耳闻目识的;但意蕴与境界却只可心授意会,是需要些悟性与天分的。功夫在字外,无意而为。梁启超谓“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杨老师的字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心态“玩”出来的,而蜕变却在悄然发生。如不知此,怎能从杨老师所书简淡朴正中品得真味呢?
限时特惠
6月20日——6月30日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