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阴阳(5):四象 /经方辨治基本概念07 /经方中医研习笔记(七)

“四象”

“太极生两仪”,产生了第一级的“阴”和第一级的“阳”。

依据阴阳学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气阳气互根互生这两个第一级的“阴”和“阳”互相发生作用,并接受太极中气能量和物质的滋育,继续演化。——

一级的“阴”就产生了:

“阴中之阴”——太阴;

“阴中之阳”——少(shǎo)阳;

一级的“阳”就产生了:

“阳中之阴”——少(shǎo)阴;

“阳中之阳”——太阳。

于是,——

太阴、少(shǎo)阳、少(shǎo)阴、太阳这四个第二级的阴阳组合诞生了,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

《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阴阳气之流向与多少

依据“阳极而阴生,阴极而阳生”的原理,这“四象”之间阴阳之气的流向与多少,当如下述:

太阴到达极盛状态,便会有阳气从中萌发出来,这刚刚萌发出来的阳气还远远不足,称为少(shǎo)阳。少(shǎo)阳出阴入阳,开始去资助太阳,并逐渐向太阳的方向转化。它“体”阴而“用”阳,故与太阳一样用“阳”来命名;然而其性质仍为阴气多而阳气少,本质上为“阴类”,为“阴中之阳”

太阳到达极盛状态,便会有阴气从中萌发出来,这刚刚萌发出来的阴气还远远不足,称为少(shǎo)阴。少(shǎo)阴出阳入阴,开始去资助太阴,并逐渐向太阴的方向转化。它“体”阳而“用”阴,故与太阴一样用“阴”来命名;然而其性质仍为阳气多而阴气少,本质上为“阳类”,为“阳中之阴”

合而言之:

太阳和太阴,分别是阳气和阴气极盛的状态;

少(shǎo)阳和少(shǎo)阴,分别是阳气不足和阴气不足,是阴阳转化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四象”“五行”之关系 

按“寒热温凉”四气的多少、程度,则“四象”可表述为:

太阳——热   太阴——寒

少阴——温   少阳——凉

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四方),与四象阴阳逐一对应,可表述为:

太阳——南  太阴——北

少阳——东  少阴——西

为了便于理解,古人又用了“木、火、金、水”指代上述四象。其对应关系为:

木——少阳   火——太阳

金——少阴   水——太阴

这“木、火、金、水”,就是后来五行学说中的“四行”。“四行”加上“太极中气(土)”,就成为“五行”。

综上所述,“四象”与“五行”对应关系,图示如下:

有歌为证:

阴中生阴兮,是为太阴

阴中生阳兮,是为少(shǎo)阳

阳中生阴兮,是为少(shǎo)阴

阳中生阳兮,是为太阳

太阴阴气最为盛兮,阴极则生少(shǎo)阳

少(shǎo)阳阳气尚未足兮,体阴而用阳

开始资助太阳兮,渐次化入太阳

太阳阳气最为盛兮,阳极则生少(shǎo)阴

少(shǎo)阴阴气尚未足兮,体阳而用阴

开始资助太阴兮,渐次化入太阴

太阴在于北方兮,为寒而为水

太阳在于南方兮,为热而为火

少(shǎo)阳在于东方兮,为凉而为木

少(shǎo)阴在于西方兮,为温而为金

四象即乎“四行”兮,加“中气”而为五

“中气”即为“土”兮,则“四象”化乎“五行”

     时在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之晚矣

旧历辛丑四月廿七

芒种后第二日也

作此篇毕

乃为短歌曰:

  后先而相继兮

          阴阳何得相契

          自北而徂(cú)南兮

          自西而徂(cú)于东

          自秋而徂(cú)冬兮

          自冬而徂(cú)于夏 

          忽极目而远眺兮

          伤子在川上之语

          何碌碌而如是兮

          乃空空而如斯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