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越了?40年过去了,你的硬盘还需要插在主板上吗?
数码 24分钟前
31阅读3点赞0评论
这应该就是硬盘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个硬盘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由IBM制造,这个硬盘现在看来实在是太惊人了——它足足有两个冰箱那么大,质量要论吨来计算,内置50张24英寸磁盘,但容量只有5MB。5MB,现在看来似乎连一首高音质的mp3音乐都装不下,但在个人计算机还没出现的50年代,这已经算是海量存储了。
进入70年代,一种名为“温彻斯特”的硬盘诞生了。虽然给电脑配件取一个枪的名字有些怪异,但如果你经历过90年代DIY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你肯定对“温盘”这个称呼不会陌生(别看我,那个时候我刚出生)。很多人说“温彻斯特硬盘”出现后硬盘的基本原理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对此我只能说他们太单纯,90年代的巨磁阻技术、新世纪以来的PMR技术、还有近几年臭名昭著的SMR技术都是机械硬盘的巨大革新,未来还有更先进的热辅助、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可以说机械硬盘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不缺少技术的革新。但硬盘领域最大的革新还是闪存的出现、固态硬盘的崛起,它彻底改变了硬盘的面貌。
正文:
硬盘的安装与使用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如果你见过IBM的PC/XT的话,你会对当年个人电脑的笨拙有深刻的印象——当年的电脑做什么都离不开扩展卡,显示需要显卡(这一点40年后的今天还是如此,只不过现在集成显卡更加普遍了),用鼠标需要鼠标卡,至于网卡、声卡倒是不用,因为当年的PC还没有网络功能和多媒体功能,当年电脑的主板密密麻麻,芯片一大堆(甚至没有南北桥之分),但就是没有集成度可言,扩展功能全靠主板上长长短短的ISA插槽(有8位和16位的,长度不同),就连硬盘这种需要装系统的部件,也离不开硬盘卡。
当年的硬盘卡并不是像现在的阵列卡一样(插到扩展插槽里面,转接出需要的SAS接口供硬盘使用),当年的硬盘由两部分组成——安装着控制器的插卡和安装着磁盘、电机、磁头的本体(固定在机箱上),二者之间靠一大堆线缆连接。因为硬盘卡有自己的ROM,所以这个硬盘在开机的时候能够被启动。
显然这种形态太笨拙了,所以进入90年代,IDE出现了。IDE可不是“集成开发环境”的意思,它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集成了控制器的硬盘驱动器”,这意味着硬盘不再需要通过硬盘卡来实现对硬盘读写的控制,硬盘的控制电路和磁盘做在一起。此时南桥逐渐出现在主板上,主板只需要提供一个硬盘数据接口(如PATA)就可以连接硬盘。
这时的硬盘接口无外乎两种——家用常见的PATA(也被称为IDE),和企业级的SCSI(功能更强、成本更高),安装硬盘只要两步——连接信号线缆(如扁平像带子一样的PATA)、连接电源(就是大4-pin电源接口)。
又过了十多年,并行连接的PATA的弊病凸显,为了更高的速度,SATA出现了(硬盘的容量也进入了百GB时代),但除了信号线变得更小巧之外,其连接方式还是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依然还是IDE(将控制器集成到硬盘上)那一套。
然后来到了近几年,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SATA接口已经喂不饱高速的闪存了,这个时候PCIe站了出来,扛起了高速硬盘接口的大旗。之后便是NVMe一统江湖,扫除了PCIe进入硬盘领域的障碍。硬盘的形态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m.2这个全新的形态出现了。
m.2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震撼的——硬盘可以做到这么小、这么快?而且它的安装也很简单,只需要插到插槽中,上一个螺丝钉就完成,不需要扯任何线缆,供电也完全交给了主板(3.3V)。
但是m.2还是太小了,这导致它很难容纳更多的闪存颗粒(m.2 2280的极限差不多是正反两面8颗闪存),对于大多数个人用户是足够的,但对于企业级来说还是不行(而且企业级硬盘还需要很多断电保护用的电容)。
为了满足企业级对大容量的需要,同样基于PCIe的U.2出现了,它也是传统的2.5寸盘形态,因此它也能安装在服务器的热插拔硬盘位上,更大的体积也带来了更好的散热和更大的容量。但是对于个人用户而言,U.2并不吸引人,因为它的安装还需要传统硬盘那样扯信号线和电源线,热插拔的优势也和没有区别不大。
既然这样,那直接用PCIe插槽不就完了?于是PCIe插卡式SSD成为了台式机用户的新选择(U.2装上PCIe转接卡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形态),像大容量傲腾那样存储密度较低的SSD,m.2明显不太合适,PCIe才符合要求。并且常规的m.2最高只能做到PCIe X4,而直接用PCIe插槽的话,X4/X8甚至X16都可以任选,像英特尔P3608那样的X8盘在多年前就超越了Gen3 m.2的速度。
但是回头一想,把硬盘插在主板的扩展插槽上,这个手法有点熟悉吧,这不就是文章前半段中PC/XT的硬盘安装方式吗?所以说,电脑的发展是个圈,原始的东西未必就是落后的东西,回头看看,说不定那里才是未来。
Sasuga Setsuna
From ETAC Labs(Mizuiro-Aqua 1st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