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海子.三毛,文学的才子,父母的不孝子女
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三毛
“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海子
海子.三毛,文学的才子,父母的不孝子女
文/杨振
秋风吹去,叶落已尽,再诱人的风景,也有凋敝的一日,我们旧地感怀,唯眼前一池残荷,还会留下旧事幡然的顿悟吗?
季节如斯,人亦亦然。每个孤灯无眠的夜,常无端想一些花开花落聚散无常的人世。多少落叶归尘多少芸芸众生,稍纵即逝,不留痕迹。
而文字成了相伴自己内心的那一个人,总到夜最深处,孤寂最荒芜时,恣意渲泄,奔放,忧伤……
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段或深或浅的文字,便是一抹心情一段故事一生一世。
有两位文坛才子,提及大家都不会莫生,很多人仰慕他们的文釆,但更惋惜他们英年早逝。
海子,一个从麦田中走出的孩子,聪慧过人,15岁时便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这些后世留给他的评价,似乎给他逝去的生命以最色彩的注解。
海子的离去,原因众说纷芸,即使猜测,大抵不外乎人生两种境遇:事业与爱。作为后人更作为有影响力而且还将持续影响后人的才子,我们不能对其英年早逝而不予反思。任何对死亡的自圆其说,都是无稽之谈。
人性本有弱点,某一领域的强大,或许就有另一方面的短板。中国人看待一个人往往只看一个人突出的一面,而恰恰不被提起的另一面,反而更能反应一个人本真的面貌。往往越是伟人越容易对其人格瑕疵的一面有意回避。
海子也不离外,我们喜欢甚至膜拜他的诗歌,但这不等于说连同他的人格缺陷一并接受,诗与人要分开来。海子对死亡的思考似乎由来已久,死亡成全美好与绝望与生命永远的定格,但这并不能算作生命的领悟。每一个生命个体,发之父母,血脉相连,我们怎可随便放弃,生命之重,他有其附加的不可推缷的担当与责任!
固然生命常常有不可承受之重,无涯的孤寂,无望的未来,无奈的病痛……生命之所以为生命,人之所以为人生,其意义不仅仅是为自己,也许你的坚持,正时他人的生命延续。
“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们无言去责备一个人的情痴,
关于逝去的,关于活着的,关于卑微关于高尚的人类情感!
“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
然而这茫茫人世间,“除了生死还有比这更要的吗?”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 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丝袜绕颈窒息身亡。享年四十八岁。
读这些生平 生履历,感觉冰冷,远没有她文字的鲜活生动。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纵然“飞蛾扑火”,所谓的谁是谁彼此的唯一,也只是表达的形式。
偏执,敏感,脆弱,依然是生命消极的一面,你不留神,他们同样会带你跌入低谷。
两位文坛巨星,我们似乎从他们身上发现某种相似之处,失去爱,孤独。其实这两种情愫又何偿不伴随过我们每一个人。
一个用思想在文字里畅想的人,一个在爱的世界里执着的人,一个凌驾于智慧之上的人,却为何让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1】: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三毛
【2】: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三毛
【3】: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三毛
【4】: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
【5】:或许,我们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牵着别人的手,遗忘曾经的他。 ——三毛 《雨季不再来》
今天我们再读这些美丽的文字,依然被感动被鼓舞着。但你是否会想到这些文字是出至一个放弃生命的才女之手?
许多的人一生试图影响和激励别人,却不曾发现另一个自己何等的需要安慰需要帮助需要拯救。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应该反思并深刻参悟这句话。人的一生就是不段塑造自己的过程,领悟并践行,才能走过人生的风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顾问:陈广德 曹忠胜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静墨 枫丹白露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关于稿费的暂行办法
第一: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第二:赞赏金额满20元,即5/5分,一周后,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稿件多,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核对,请谅解)
第三:请加总编微信hj526803516以方便联系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