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系统了解穴位

穴位是中国老百姓能听得懂的称呼,在中医的教材里,用学名——“腧穴”。“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黄帝内经》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宋朝皇帝宋仁宗认为针艾之法,极宜慎重,腧穴稍差便危及生命,于是诏准王惟一主持铸造针灸铜人,王氏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于之配合,由宋朝政府于公元1026年刻于石碑而颁行全国,是为首次国家级的经穴大整理,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穴位通称为“腧穴”。
《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腧穴的形成经历了无定位定名的孤儿阶段、定位定名的领养阶段以及定位定名归经的家族阶段。经穴的发展是随着医疗经验的累积而逐渐由少到多,不断整合而成的。
《黄帝内经》时期经穴很少,往往只举经名而不及穴名,载有穴名者仅有160穴左右,到《针灸甲乙经》增至349个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了354穴,《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为359穴,《医宗金鉴》360穴,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总数扩展到361穴,目前针灸应用的人体腧穴361个,即是以此为据。
经穴是经脉线上的反应点,与经脉一样伏于分肉之间,经络与腧穴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以经络为通路,经络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来体现的。

腧穴有多少种?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包括近代发现认可的新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等。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以病情论阿是,不是以阿是论病情),但对病症的治疗有效(往往还有奇效)。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
阿是穴这个名字我们读起来就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这么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古时有中医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某处,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缓。医者于是在该处周围摸索,病者呼喊“啊……是这里,是这里了。”医者加以针灸,果然使病程转好。于是把这一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说,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是穴”。

穴位的本质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则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
我们参考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3月出版的《黄帝内经灵枢译释》,对上面这段经文进行白话解:“人体关节等部交接之处的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懂得并掌握了这些要领,甚至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不懂得这些要领,就会漫无系统,对这些腧穴就不易掌握了。这里所说的节,是脉气所流行出入的地方,并不是指皮肉筋骨的局部。”
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周楣声先生在所著的《灸绳》一书中也明确指出,经气应该是经络的实质。周先生讲:
“经脉既是体内各种沟通联系体系之总称,而分布和流行在这些体系之内的不同的物质,古人就统称之为经气,《灵枢·经水》中“各调其经气”即是具体的说明。如血液是血管内的经气,电传导是神经体系内的经气,淋巴液是淋巴系统内的经气,而流行和分布在特有经络体系内的经气,自然也应与经络体系本身两位一体,紧密依存。因而在寻找和理解经络实质时,就不能忘记经气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认为经络形态学是经络的实质,则沿经络体系所流动着的经气,更是经络的实质。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单有血管而没有血液,就不能有血液循环,经络是经气流注的轨道,单有经络而没有经气也不能有经气流注,因此在研究经气流注轨道的同时,对于流注在轨道上的经气,就不能不先行根据古典的精义进行探索、论证和理解。”
可见,经气流注是人体内部能量发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功能的动态表现。我们不能说经络实质就是经气,但经气则是经络实质的一个具体内容。经气所流行出入的地方就是穴位了。

穴位在哪里?

1、经络、穴位是不断变化的
在穴位“当下的位置”针灸、刮痧、使用手法,才是保证疗效的前提。
穴位到底在哪里呢?按照书上讲的位置就一定能找准吗?中医经络学与西医解剖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经络是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体上。既然人体是活的,那经络、穴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四季寒热温凉的更替,随着身体状态的不同,气血盛衰在不断变化,穴位也是在不断变化。就像河流有丰水期、枯水期,经络也在气血盛衰中变化;虚伪就像水里的水草,又怎么会一成不变呢?
如果把经络比作河流,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穴位是河流中的水草;如果把经络比作生长在身体里的生命树,那么穴位好比树枝上的斑点,也一定在和树木一起生长、变化着。
2、揣穴
刚学经络腧穴的朋友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按照书上的穴位定位,为什么没有效果?或者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疗效不稳定。
寻找穴位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揣穴”,这个过程需要用手去摸,用心去感受。穴位常常在两筋之间、筋与骨之间,肌肉与骨之间……
穴,是凹陷,是孔隙,但是是哪里的凹陷和孔隙呢?“高以下为基”,有山才有谷,如果凹陷不好找,可以先找到穴位周边的高骨,在高骨旁寻找“穴道”。
3、气至而有效
扎针要有针感,艾灸要有灸感,刮痧要有气感……每种外治法都有相通之处。
灸感是保证疗效的前提,而准确的定位,正是找到灸感的前提。如果身体时一个大冰块,我们一定不是艾灸整个冰块,或者抱着整个冰块刮痧,这个冰块一定有容易入手打开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窍道”,就好像找到了屋里电源的开关,就有“一触即发”的力量。
对于穴位会因时因地“移动”,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是这么解释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比较复杂,穴位可以说遍布全身,其定位不能照本宣科地套用,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并不可以明目张胆的离经叛道。
贺老认为穴位的确定性是指:
①按骨度分寸取穴;
②穴位处在分肉之间、骨缝之间、溪谷之间;
③穴位处在凹陷处;
④穴位常在脉动处;
⑤穴位有一定的深度。
而穴位的不确定因素包括:
①男女差异;
②人体体质差异,如高矮肥瘦;
③体位的变化;
④与练功、气功有关。

腧穴命名有学问

腧穴的名称一般都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定的。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主要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醪、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对这一类腧穴知其名称即可确定其所在部位。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主要是根据腧穴主治功效的某些突出特征及其对某种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命名。例如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肿之功;迎香通鼻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风府、风市祛风而有功。对这一类腧穴,见其名称就可知道其主要的治疗作用。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主要是借用自然界的天体(日、月、星辰)、地貌(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的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例如上星、日月、太乙、太白、昆仑、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阳溪、水沟、尺泽、天池、极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形象命名
主要是结合腧穴所在部位形态特征或作用特点,采用相应的动植物形象比喻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鸠尾、鱼腰等穴是以动物形象喻义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而攒竹、丝竹空、口禾醪等则以植物形象为其命名。理解这些腧穴名称的含义,对准确取穴很有帮助。
5、借用建筑物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特征或其作用特点,借用各种建筑物的名称形象为其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库房、地仓、梁门、神庭、气户、屋翳、天窗、中府、劳宫等均属此类。此外还有以乡、里、市、街、道、冲、会、合、交、迎、关、枢等命名的腧穴也归于此类。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其治疗作用的某些特征,结合中医阴阳学说以及脏象、经络、气血等有关理论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脏腑名称命名;神堂、神门、魄户、魂门、意舍等则以脏腑的功能名称命名;阴交、阴都、至阳、会阳、阳池、会阴、阳交等穴多以阴阳理论命名;三阳五会(百会)、三阴交、三阳络等穴则根据经络学说中经脉循行与腧穴的特殊联系而命名。
通过以上关于穴位的命名的了解,希望应该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以及熟记穴位的主治以及分布位置。
(0)

相关推荐

  • 针灸临床的治疗思路 何树槐教授

    ​临床思路的4个方面, 以部位为本,以经络为纲,以穴位为目,以刺灸法为手段. 1.   确定病位为本 所谓"定病位为本",即是针灸辨证论治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意思.确定病位即是诊 ...

  • 传统医学带你学中医---穴位大全之扶突穴

    [定位]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 ...

  • 传统医学带你学中医---穴位大全之天鼎穴

    [定位]扶突穴直下一寸,胸锁乳突肌后缘.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暴瘖气梗 ...

  • Android版和iOS版的直播带货系统开发区别在哪里?

    直播行业近年来不断的壮大,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也都是有目共睹的,逐渐受到了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喜欢,也让更多人发现了这一市场契机,就想自己"搞一下"直播带货系统开发,想开发一款属于 ...

  • 三个带“突”字的穴位,治疗甲状腺的问题

    古派巨灵针灸对于靳瑞老师的三针疗法有自己的实践手法,和发挥. 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脖子,其实分两个部分,一个是颈,一个是项. 颈是脖子前面的部分,项是脖子后面的部分.原则上,现在人 ...

  • 传统医学带你学中医---穴位大全之鸠尾穴

    鸠尾穴( jiū wěi xue) 别名: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 取穴方法: 鸠尾穴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人体鸠尾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

  • 传统医学带你学中医---穴位大全之哑门穴

    哑门,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别名舌横.舌厌.属督脉.位于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 ...

  • 干货丨一篇文章,带你系统了解抖音直播间「疯狂的流量」

    从19年下半年,感受到抖音官方对「直播」的重视和资源倾斜之后,我们一直在鼓励身边的朋友和社群内的小伙伴,向「抖音直播」投入精力.提前布局,未来会有惊喜. 到了2020年,不止抖音,能明显看到各大平台对 ...

  • 人体自带3大“祛湿”穴位

    人体自带3大“祛湿”穴位

  • 孩子手上自带四个止咳平喘穴位,用对了其实比雾化还快!(附视频)

    冬季是儿童咳喘疾病高发季,尤其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肺炎等,比较常见!尤其是婴幼儿最容易咳嗽喘息! 以上常见病都带有"喘",喘即呼吸气流受限导致的气促并伴有特殊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