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向度及其实践追求
引用本文请注明:
李冰雪.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向度及其实践追求[J].基础教育课程,2021(19):47-55.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对教材隐含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元素进行重组、拓展、延伸,并加以经验化和体验化的学习设计。开发过程需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知识存在的逻辑,通过意义式挖掘以表达教材知识的多维属性,结构式整合以分析教材的潜在逻辑,拓展式引入以延伸教材内容的相关经验,生态式联结以弥合教材客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缝隙。以文化性探源、时代性审视和人本性关怀为导向,挖掘教材知识间的文化关联、凸显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并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是当前教材二次开发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追求。
教材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实践的关键性预备工作,是实现课堂深度教学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厘清教材二次开发的本质内涵、内容向度以及实践追求是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对课堂教学中知识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教材二次开发的内涵及价值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通过文本形式呈现,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止于文本。文本背后蕴藏着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与价值观问题等需要教师细细揣摩,其中映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意义也值得深度挖掘。
(一)教材二次开发的内涵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以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为依据,对教材隐含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元素进行重组、拓展、延伸,并加以经验化和体验化的学习设计。“二次”强调的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是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的再次开发。来自教育文件、课程标准、教材等的指导思想都具有“一般性、宽泛性和非确定性”的特点,课程的实施与发展需要以回归性反思为中介,在教材二次开发中寻求每一复杂教学情境中的确定性,从而加强师生与教材的对话并提升教材与学生间的相互适应性,实现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有学者经调查研究,依据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形式将其划分为教科书跟随者(textbook-follower)、教科书适应者(textbook-adaptor)和教科书忽视者(textbook-ignorer),这体现了部分教师在教科书使用中存在盲从、被动与怠慢的问题。由此,教材二次开发的理念与实践也应运而生。教材的二次开发正是打破传统型教材观,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等,以建构适应学生学习情境的知识体系。教材二次开发作为教师教学准备与教学设计环节的重要手段支撑,为课程实施从实然课程向应然课程的优化转变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基础保障。
在某种程度上,教材二次开发是教师灵活处理教材与课程标准、学生学情以及课程理解间关系的过程。首先,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指南。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明确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灵活优化教学内容并依据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材二次开发时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其次,学情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依据。教材二次开发的所有可能都应以学情为前提,从尊重学习的主体性、关照学生的社会性及契合学生的发展性出发,实现从关注教材自身向关注教材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转变。此外,教材二次开发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过程。教材观的建立主要来源于课程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决定着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时对教材内容选择和教材结构设计的方式。总之, 运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认识教材、关心学生和理解课程是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的关键所在,如此才能真正触及教材的文化内涵、学生的独特个性与课堂的价值意蕴。
(二)教材二次开发的价值
教材二次开发能够灵活化解教材内容一致性与学生经验独特性的现实冲突。教材是系统化的客观知识与学习材料,而现实社会的发展是非线性和错综复杂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对知识加以“特别的选择、表述和组织”,使其更适应具体教学情境的需要。教材在专家学者编制的过程中以学生群体的平均发展水平和普遍生活经验为参考依据,客观实在的束缚使教材难以从宏观层面上满足处于不同生活环境和具有不同学习水平的个体儿童。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设计,使教材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任务的达成,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割裂的现象。
教材二次开发能够有效平衡教材内容的有限性与学生学习的无边界性间的内在矛盾。教材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性知识进行编排,但由于教材篇幅的局限性与教学时长的规定性,使其无法呈现出完整与全面的知识形态。教材内容是学科知识的重要部分,但不等同于学科知识,教材中的文字片段、数理符号、概念原理等均由众多的知识经验与历史因素所支撑,是历史文化积累、演变与发展的结果。教材知识的呈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是无边界的,教材的二次开发通过拓宽教材知识的广度和建立教材知识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结,助力教学实践突破平面和点状的“教教材”局面,以建立知识教学的立体感和引领学生体悟学习的灵活性与广阔性。
教材二次开发积极促进教材知识从符号表征向学习意义的转化。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掌握教材内容,而是促进自身的素养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从符号学习的浅表性理解到知识意义的深层性体悟,从而构建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立场。教材的二次开发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符号形式与内在逻辑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解构与重组使教材知识的逻辑形式明晰化,从而引导学生有规律、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及学科思维的构建。教师对教材深度理解的达成是深度教学实现的先决条件,重在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从符号理解向意义生成不断深入。
二、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向度
教材二次开发体现的是教师对待教材的创造性态度,是教材功能观与教学观的变革,具体的实践操作也随教学情境、学生特点及知识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其本质而言,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形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仍需要明确其中的内容向度和实践逻辑。
(一)意义式挖掘:对教材知识多维属性的表达
意义式挖掘是对教材知识多维属性的显化过程,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首要前提。在处理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应深入探寻知识所凝结的科学属性、文化意义、社会制约、辩证关系和实践旨趣等层面的内涵,揭示知识的科学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及实践属性,从纵深方向来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意义。对知识本质内涵的理解与多维属性的表达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基础,只有深度理解知识本身,才能游刃有余地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灵活创造。在对知识属性进行深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明晰教材知识的多维价值,使知识突破符号层面的片面含义,建构起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文化、知识与社会及知识与实践的交汇性网络。交汇性网络的建立过程就是文本化的教材知识向体系化的学科思想的转化过程,这是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而在社会实践中灵活运用的思维基础,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撑。
在对知识意义的探究中,教师可以借助知识的多维属性来建构知识分析逻辑,通过厘清知识的概念原理及思维方法以表达知识的科学属性,对知识进行文化探源及背景挖掘以体现知识的文化属性,分析知识的社会性及社会制约性以显示知识的社会属性,探寻知识在生产与运用过程中的实践性以表明知识的实践属性。需要强调的是,对知识意义的挖掘并非是各类属性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结合教学情境的具体需求选取最具特点和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意义的挖掘也不是分门别类地直接罗列,知识的各类属性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在知识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此外,比知识多维属性的内容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为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对教材知识进行处理提供了方法论参考,有助于教师建立起知识分析的思维方式。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意义式挖掘和创造性设计,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动态性知识观的建构。
(二)结构式整合:对教材体系潜在逻辑的分析
一是跨单元探究教材单元设计的主题特点及逻辑关联,以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功能为依据将教材知识进行跨单元整合。跨单元整合是对教材内容设计意图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每小节内容进行价值剖析以明确教材单元划分的内在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思考,基于个人的学科理解及专业素养对教材中共同致力于学生某方面发展的内容进行再次整合。同时,跨单元整合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比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对处于不同单元主题下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功能差异与共同旨趣,在教材原有基础上反思其中有待发挥与完善的地方,将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内容进行清晰分类并合理贯通,以凸显课堂教学育人的针对性与综合性。
二是跨年级分析学科知识在教材中的螺旋式上升设计,以明晰学科知识难易程度随年级逐级提升而发生的层次变化。螺旋式上升作为课程设计与教材编排遵循的一般原则,将同主题知识通过加深其难度、广度及复杂度的方式在不同年级多次出现,以适应学生在各个身心发展阶段对知识的不同接受能力。首先,清晰把握教材中的螺旋式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明确同主题知识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阶段的演化路径,建构关于以知识主题为分类依据的交叉型教材结构体系图。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对教材原有设计进行优化,平衡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科知识难度与学生接受能力间的适应度,灵活调整各螺旋知识间出现的时间跨度与形式变化。
三是跨学科挖掘学科思想的关联性,拓宽对教材的理解视域并全面把握学生的综合性学科认知结构。探索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对教材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往往需要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分科课程能够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培养学生某一领域的能力,但课堂教学最终指向的是由学科能力至综合素养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课程视野。此外,挖掘学科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学科经验的全面认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从单一学科拓展到所有学科,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经验水平,这是基于教材进行跨学科的联结与创新,有助于引领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对相同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促进学生对各类学科思想的深度认识与融合。
(三)拓展式引入:对教材内容相关经验的延伸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介,以精选和压缩的形式呈现了社会知识的重要部分,虽然在编制过程中尽量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但仍旧存在较多需要拓展的内容。对教材的拓展式引入主要可从知识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事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拓展相关历史背景,了解知识发展脉络并建构学科思维。在历史溯源过程中,教师要超越教材在知识呈现上的片面性与片段性,使知识的发展逻辑与层次关系生动显现,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教师在历史拓展型的教材二次开发中,与知识发生深刻的互动体验及反思对话,在真正把握教材知识的历史逻辑与社会意义基础上,更新个人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也重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基于这种深入对话,教师能更灵活、巧妙地将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共同感受知识的生命力并与之进行交流。学科知识的动态性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历史背景为知识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而知识的衍变路径正是最真实的学科思维建构过程。
二是结合具体社会现实,关注知识在当下社会中的存在方式及应用价值。教材的二次开发不仅要求教师理解与把握知识的内在理论体系,更要以知识运用为落脚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因此,就需要挖掘学科知识在各个现实领域中的应用事例。例如, 在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与原子”一课时,分子与原子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如何才能使学生精确掌握概念并感知其意义?这时,教师可结合现实案例来呈现有关分子与原子运动的现象及其研究在科学领域中的现实用途,进而使学生建构起对分子与原子的知识体验和价值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四)生态式联结:教材客体与学习主体的弥合
首先,生态式联结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弥合,具体可分为时代性经验、地域性经验及学科性经验三个维度。时代性经验指个体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特定社会样态及文化氛围。这在语文和历史学科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学生需要突破当下的时代体验去理解与感悟历史人物及不同时代作者的内心独白。地域性经验指学生在个人成长环境中所经历的有关地方特色的特定性体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果超出学生的地域性经验会导致学生无法从自身的经验库中提取相关的具象性信息,进而导致其对新事物的理解出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某些新知识时,可结合学生的地域性经验中的具体现象进行解释,运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作为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对教材的地域性内容和学生的地域性经验进行有效反思与充分结合。学科性经验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系统性学科知识。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新内容与学生学科经验之间的关联性,有意识地将其进行贯通,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也是促进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的过程。
其次,生态式联结也表现为教材呈现形式与学生个性的弥合。教材编者所基于的学情是通过间接资料来预估学生的整体经验后获得的,而教师所面对的是特定班级中具体的学生,与学生有直接的交往经验,对学生的个性有较为准确和深入的把握。个性偏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执行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教材的统一编制只能尽量符合学生的整体经验基础,难以确切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风格,这一环节的平衡需要通过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来完成。具体来说,可从教材形式多样化和教材设计特殊化两个方向展开。多样化的教材形式设计能够给班级内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以最大化实现教材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契合。特殊化则是在二次开发中结合教材各项知识的特点,针对某方面个性与兴趣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特殊设计,是一种针对性的培育。因此,教材的二次开发不是盲目增拓内容和整合结构,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需求有依据地、合理地进行创造,意在寻求与设计一种符合学生个性特质的教材内容呈现形式。
三、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追求
在教材二次开发中,教师不该模式化、刻板化地对教材进行机械重组与整合,而应结合教材知识的本质属性、时代发展的主题特色以及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进行动态化、持续性的优化创新,对教材内容文化性、时代性与人本性的追求应是教材二次开发实践后续努力的方向。
(一)文化性探源,挖掘教材知识的文化关联
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体悟,“促进知识意义增值的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对他人构设的符号世界的被动接受,而是走向真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文化觉醒和自我觉醒”。教材二次开发作为教学的准备环节,需要对知识进行文化性探源,突出知识的文化“履历”及知识间的文化关联,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理解和文化意识。文化性探源是对知识的回应性反思,是对知识深度理解的必经之路,通过对知识进行文化溯源,能够切实把握住知识的产生背景、价值取向及其历史意义。同时,对教材知识的文化性探源也是对人文情怀、科学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体验与传承过程。学生所接触的学习材料及教学内容不应只是知识当下所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实然形态,这样的知识学习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学生需要接触相对较为完整的知识,建立文化性的知识理解观和自觉的文化意识,如此才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观的建构。
例如,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择了苏轼、李白、杜甫、曹操等古代文学家或诗人的多篇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家个人经历和个人情怀的表达,也是特定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望岳》《春望》就是两篇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也是对大唐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到“浑欲不胜簪”的老之将至和悲怜世事的情怀,都与作者身处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文化关联,是从历史关联、情感关联、价值观关联等角度来增强学生文化理解力的重要着力点。同样,自然学科也需要充分体现科学知识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如对地理知识背后人文风俗文化的关照,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建立积极的生命观念,坚守物理、化学学科知识背后所隐含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知识背后的文化性因素是绵延不息的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教材二次开发必须深度挖掘的关键内容。
(二)时代性审视,凸显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的价值会因其所处时代文化层次、科技水平及社会形态的不同而有所衍变,朝向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各类事物在科学研究的引领下不断向更深领域迈进,教材所涉基础性知识的应用价值及范围也随之不断拓宽与深化,因而,一般的、普遍的知识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更多的价值可能。从教材编写角度来看,很多经典性和基础性的知识长期被保留在教材中。但需要明确的是,教材内容的不变并不意味着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始终如一,换言之,同样的知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因学生经验、社会形势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在教学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不同时代面临着不同的社会挑战和理想担当,教材的二次开发需要时刻紧扣时代主题,深度挖掘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性,使教材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而永葆活力,并在教师的创造性加工下显示出鲜明的时代底色,为培养具有民族担当的“时代新人”服务。
具体而言,教材二次开发需要充分审视教材内容自身时代特征与当下时代发展特点的区别与联系,凸显教材知识对当下时代主题的回应。知识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时代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知识水平的提升,基础性的教材知识不能按照原始模样停留在原点,而应结合现实,体现其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学习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关联所在,以切实体会知识对当下时代发展的价值及意义。如此,便能够突破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割裂状态,使学生在了解知识运用的多种可能的基础上,从内心生发出对知识的渴望感、敬畏感和意义感,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知识对于社会生活发展以及复杂问题情境解决的更多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提升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人本性关怀,由“教书”到“育人”的现实超越
教材二次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区别于“教教材”的新型教学观念,“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互动,使学生参与教材的分析过程”。虽然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资源,但学懂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学内容也不应仅限于教材范围。过去,教材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及在学校考核中的中心地位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教学中心,使教学渐渐偏离了“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真正的价值起点。“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也就是说,学习的本质不只是指向当下的理解与获得,更是超越原有能力水平对个体可能性的突破与提升,是对未来美好生活、人生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探寻。不能指向学生发展的教学都是表层性、机械化的“教书”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不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符号复制与映射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在知识学习中实现文化视野的拓展、思维方式的建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而,教材二次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性关怀,引领教师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激发教师对教材进行理解、反思与创造的自觉行为。
教材二次开发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基础铺垫,需要教师深度把握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找到教材知识与学生发展这一关系网络的纽结。每一个纽结都是知识价值与学生发展的联结点,体现着知识对学生某方面发展功能的核心价值。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和学生的发展并非是一一对应的,某一知识对学生发展可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某一素养的发展也可能由多个知识共同支撑。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价值分类,以知识对学生发展的具体功能为分类依据,梳理与建构出教材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网络与关键节点,网络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知识何以育人的思考过程。进而,以清晰的网络和纽结为基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反思教材内容是否需要增删与整合,从而有目的、有依据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性设计与创造。
(作者:李冰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