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武则天不敢干的,为证明自己是圣君,非说洛阳夏至测不到影子

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号称十三朝古都,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并由此衍生出“洛阳无影”的政治学说,是说夏至这一天,洛阳测不到影子。这明显与我们熟知的地理知识不符。这种学说是怎么出现的呢?又象征着什么?

一、建都洛邑与天下之中

中国古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都是天子的领土。天子应该居天下之中,商代就有“天邑商”的说法,并将自己的国都称作“中商”,汉朝人说殷商的制度是“王者必居土中”。周朝建立后,继承了这种思想,选定国都时十分谨慎。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

根据《史记》、《逸周书》等古籍的说法,周武王曾考察了北到太行山、恒山之地,南到三涂(今河南嵩县)一带。经过道路里数的勘察,到周公辅佐成王时,最终确定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都。

惊人的是,出土的文物何尊上面的铭文,印证了这一说法。何尊上记载,周成王在建都城时在祭典上对宗室大臣们说,“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里的“中国”,不是今天的中国,而是指天下之中。

何尊

国都必须居于天下之中。可是哪里才是天下之中呢?这需要测量。《周礼》的核心思想就是“惟王建国,辨正方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是说王者建立都城,要辨别方位,确定国都所处的位置。在《周礼》的《地官·大司徒》中,详细记载了测量天下之中的方法,那就是“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

注意,注意,注意!这里测量地中时,还是可以看到影子的。

二、洛阳无影

但到了唐代,有些人却由以上学说,衍生出“洛阳无影”的说法。唐代僧人义净曾走海路前往印度求法,后来将这段经历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里面写道,今印度尼西亚一带到8月的时候,就算人站在太阳底下,也看不到影子。这很好理解,因为当地位于赤道附近。

问题是,他在书中写到中国时,也有“洛州无影”的字样,是说夏至这天,洛阳测影之处看不到影子。只要学过地理的肯定都知道这不可能,因为洛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这天,怎么可能没有影子呢?

义净雕塑

当代学者王邦维在参观洛阳市的“周公测影台”时,感觉凭借这些建筑可以解答这个谜题。于是他特意在河南登封的一个古观星台进行观测。他发现,在北京时间13点零8分(当地时间正午),在这个观星台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石表和石台的影子,持续时间2分钟左右。

当然,这个观星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石台摆放的位置和石表的倾斜度都是设计者的有意为之。那问题是,到了唐代,为什么如此强调“洛阳无影”的说法,还精心设计这种仪器呢?

周公测影台

三、武则天的洛阳情节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天人感应学说,“视日影”就是其中一种。日影的长短关系到白天的长短,被视作是判断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如隋文帝就曾将自己的年号改成“景长”,取日长之意。古人并没有今天的地理知识,他们认为上古圣君帝尧的时代,太阳距离北极很近。影短日长,就意味着帝王的统治十分接近圣君的标准,那没有影子,自然就是最贤明的圣王了。

影视剧中的隋文帝

到了武周时期,这种倾向更加严重。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追宗周代,代表着她是周代的继承者。所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国家礼仪,她都想模仿周代的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她在垂拱四年(688年)修建的明堂。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这是《周礼》中王者所居的宫殿,且上面的装饰也极力模仿周代的规制。武则天迁都洛阳,一方面带着模仿周制的意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建都于天下之中,否定李唐的地位。

明堂还原图

从汉代开始,长安与洛阳的都城之争就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洛阳一直被儒家视作圣城,是天下之中的理想首都。而长安,人们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战略位置。最初刘邦也有意将西汉都城定在洛阳,但考虑到为了像秦一样,制关中而压制东方地区,最终决定定都长安。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但对于长安、洛阳优劣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消失。东汉班固的《东都赋》和张衡《东京赋》,都从天下之中的角度来肯定洛阳的圣城地位。如张衡所言:“土圭策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就在强调洛阳独特的测影现象。武则天为了宣扬自己的统治,极力抬高洛阳而贬低长安,所以在唐代出现“洛阳无影”的说法,就很好理解了。

四、义净与洛阳无影

高僧义净是最早记录“洛阳无影”的人。而这个僧人为武则天的政治造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唐皇室自称老子李耳后代,十分崇道。而武则天与之抗衡的办法,就是大肆崇佛。

武则天曾一度出家

在武则天的政治运作中,僧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义净作为一代名僧,自然受到武则天的重视。而佛教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皇权合作便是极好的办法。

义净创造性地提出了“洛阳无影”说,主张洛阳为天下的中心。作为一个僧人,这种思想其实是违背佛教典籍的,因为在源于印度的佛教典籍中,坚持天竺中心说。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初传时期,经常因为中国是中心还是天竺是中心引发僧人与士人的争论。义净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实际上也是佛教世俗化、本土化的一种体现,目的就是谋生存、求发展。

义净雕塑

义净先将自己作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和翻译的经文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看到其中“洛阳无影”的字眼后十分开心,下令召见义净。武则天对义净的到来十分重视,“亲迎于上东门外”,给了他前所未有的礼遇。当年武则天就加封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文史君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王者当居于天下之中”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洛阳被确立为天下之中的都城,并通过测影方法巩固了这种说法。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僧人义净甚至创造出“洛阳无影”说法。这其实就是他为迎合皇帝的喜好谋得生存空间而有意为之。从操作细节上讲,唐代的僧人大多是知识精英,不仅精通佛经,对中国传统经典也都十分清楚。利用这一点迎合君主喜好,怕是再简单不过。

参考文献

王邦维:《“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孙英刚:《洛阳测影与“洛州无影”——中古知识世界与政治中心观》,《复旦学报》201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