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贾雨村关键筹码,贾雨村是林黛玉真正靠山和婚约决定人

读者认为贾雨村在抄家之时是在背叛贾家,是没有看清楚贾雨村与林家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贾雨村的前程都是林如海给铺设的,贾雨村主要是对林家负责。贾雨村与林黛玉是什么关系?都可以看见第一层,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但是贾雨村与林黛玉,还有更深层次的关系,林黛玉处于贾雨村人脉的核心位置,贾雨村还是林黛玉父亲的托孤监护人,对林黛玉婚嫁真正有决定权的人。

林黛玉是贾雨村的关键筹码

林如海和贾雨村是同榜的结党关系,林如海身体不好,早就给林黛玉做了长远的安排。贾雨村就是林家重要的棋子,而此安排能够持久,能够让贾雨村负责到底,可不光是给钱那么简单,也不仅是铺设前程,林黛玉也是贾雨村最重要的筹码之一,长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的传导到下一代,也有社会潜规则。

在贾雨村革职到了扬州,当时贾敏还活着,林如海就给林黛玉聘请了贾雨村当林黛玉的老师。当时贾雨村“游至维扬地面”,“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前科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到任方一月有余”。愈后的贾雨村“相托友力”,被聘为林家西宾(过去孩子住家老师住西厢房,房间窗户朝东,属于贵客之所,故叫西宾,也叫西席)。

对林黛玉的蒙童,也就是启蒙认字,完全没有必要聘请贾雨村这样的进士翰林来当家庭教师,就如现在给小学孩子找老师,请了院士博导。贾雨村给林黛玉当教师的时候,林黛玉的母亲贾敏还没有死去。所以聘请贾雨村来当林黛玉的老师,应当贾敏也同意和支持。贾雨村去教林黛玉的时候,书里说黛玉最初的识字,贾敏已经教授完成,那么贾雨村应当能够给林黛玉教授更有深度的内容。国学的特点是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讲,深度、意境、情调都可以不同,孩子的眼界也不一样,因此后来黛玉的文采脱俗,也是贾雨村调教的结果。

贾雨村大约当了林黛玉一年的老师之后贾敏病逝,第二回写的很清楚,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贾敏在世时,贾雨村与贾敏应当有一年的交集,贾敏对黛玉的教育非常重视,应当与教师贾雨村有日常紧密的交流。丧事守制的时候,并不禁止读书学习,贾雨村为何“又将辞馆别图”?说明他来教授林黛玉,是贾敏让他来的,贾敏死了,他就担心是不是要走人了。而林如海将他留下,也另有所图。

书里特别提到了林黛玉对其母的感情和孝顺,第二回贾雨村与冷子兴说“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这一段也间接的写了贾敏,林黛玉知道避讳其母的名讳,非常注意从不出错,表现得超出她的年龄。

古代的进士,即使是革职官员,当教师也身价不菲,给孩子启蒙,聘请一个秀才就完全足够了。而且贾雨村应当还点了翰林,因为贾雨村高中不久就变成了知府,知府至少是五品(明代),清代是四品官,与进士一般担任的七品县令,差别巨大。不点翰林难以如此迅速升到知府。给一个小女孩教识字,从教学上讲,肯定大材小用,而且古代对女孩的教育远远不及男孩,即使是大户人家,很多孩子也不读书。为何林如海和贾敏要超规格的找贾雨村给林黛玉启蒙?

林如海找贾雨村去教林黛玉,真实的目的就是给林黛玉找一个保护人!古代的师生关系,比现在的师生关系要紧密得多。书里介绍贾雨村高大健壮,一看就是长寿的样子。林如海知道自己多半难以长寿,那么他就需要在他活着的时候,给林黛玉找好保护人,找一个能够有前途的师父。因此贾雨村教林黛玉多少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师生关系建立起来。而贾敏就更要给林黛玉找一个保护人,尤其是在贾敏生病即将离世的时候,更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贾敏去世后,贾雨村被留下继续做林黛玉的老师,应当还有贾敏临死前的交待。

贾雨村与林黛玉建立起来师生关系以后,林如海就要投资把贾雨村给扶植起来,要给贾雨村留下难以回报的人情。林如海对怎么扶持贾雨村,早就做了充分的考虑。所以在贾雨村听说能够复职的消息,找林如海求助的时候,林如海却主动和贾雨村说:“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林如海在贾雨村求他之前,就已经把信准备好了,“预为筹划”早做了准备。而且从谈话当中看到,林如海不但给贾雨村写信找贾政,“有所费用之例不劳尊多虑”,相关费用,也全部林如海承担了,不光是推荐贴人情,还出钱啊!而且不是小费用,真是无微不至。贾府帮助贾雨村是收了钱的,钱是林如海出的,这才是关键!贾府收钱办事,贾雨村欠贾家的实在是有限。

书中写以前贾雨村是穷儒,又因为任职不久即被革职,贾雨村自己的花费,都要依靠当教师来赚取,对复职所需要的不菲的费用,贾雨村可以想见的难以承担,但林如海雪中送炭,想得非常周到,对贾雨村当然是一个天大的人情。给贾雨村如此大的人情,肯定也要回报,林如海要求怎么样的回报不用说出来,说出来反而是生分和见外了,让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贾府,当事人谁都明白,就是要保护好林黛玉,在林如海死后,贾雨村要当林黛玉的监护人。林如海致书给贾政,谈了什么书里没有公开写,但贾雨村与贾敏、林黛玉的关系,肯定要在书信当中重点写,贾政帮助贾雨村复职,背后也有亲妹妹贾敏的情谊,贾雨村也是欠黛玉妈妈贾敏的情,要在林黛玉身上回报。

古代的师生关系,远远比现在的关系要紧密,儒家的牌位,写的是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与君主父母在一个级别,只不过排名在后。在父母委托和父母不在世的时候,老师还能够做主很多本来应当由父母做主的事情,比如婚姻大事就是其一。所以过去老师叫做师父,以师为父。因此林如海如此扶助贾雨村,就是林如海要托孤,同时也是贾敏要托孤。贾敏死后贾家不断来信要接走林黛玉,肯定也有贾敏的斡旋,而贾雨村跟随林黛玉去贾府,估计也是贾敏有所交待。贾雨村的身份是贾家远方宗亲或者入赘女婿,贾敏也应当知道,贾雨村被革职等等情况贾敏应当也清楚,选择贾雨村经过了仔细的考量。

为何是选择贾雨村不是贾家?贾敏与贾家关系自带,但大家族的外嫁女之女,家族里面利益纠葛和博弈激烈而复杂,贾家对林黛玉的支持不够。在红楼后面的博弈,也正体现了此情况。林如海需要在贾家内外,另给林黛玉找到有力的支持。贾雨村与林如海是同榜翰林,是林如海去世以后,林黛玉与林如海原来的翰林同榜圈子的重要联系纽带,而贾雨村又与贾家有一定的关联,是两方可以结合的纽带。林如海应当身体不佳,在贾敏死后也明确不再续娶,应当不是爱妻而死后不娶。无后不娶宗族礼法不允许,视为大不孝。细节上对无后的林如海,没有身体和皇帝使命等其他的原因,不续弦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古代人身体不佳,身体受到的限制,很多就是肾病,因为尿路感染没有抗生素,很容易变成慢性上行,最后发展成为肾炎。得了肾炎,就要限制房事。因此林如海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林如海对自己的不寿,也有所预期。在林如海个人能力不能和身体不佳的情况下,给林黛玉找一个可靠的监护人,就是头等大事。对此贾雨村在描述他相貌的时候已经体现了,他相貌健壮应当身体非常好,比起贾母和贾政,更可以保护林黛玉时间久一些。

林如海的不再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古代清明都不许在任上娶当地女子为妻。林如海在扬州,应当背负有皇帝的特别使命,盐政是古代最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利益错综复杂,干这个职务也非常危险,没有合适的娶妻对象,也是重要的因素。古代不让娶当地女子,纳妾也算,就怕与地方上有裙带。在前面贾雨村是否可以娶娇杏那一章节已经分析过。林如海如果有秘密钦差使命,皇差当中不能擅自娶妻,需要请示皇帝同意。他身在千里之外,申请娶亲本身给他政治减分。而且林如海原来应当也有侍妾,也没有生出来,再新娶,他应当也认为还能有子嗣的希望不大。

古代无后无嗣时,怎么延续香火是头等大事,不会不考虑。对林如海而言,几代单传,没有近支宗族,不能愧对祖宗宗庙无法死后去见列祖列宗。在古代有祖宗崇拜信仰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不能绝嗣。那么怎么承祀?古代没有生出孩子,怎么延续香火也有规则。以林黛玉的幼年变孤儿,当然不可能直接招女婿,招女婿也要有监护人,也要有合适的目标,都不易达到,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类似兼祧!也就是林黛玉嫁人,嫁人后生的孩子,有一个要姓林,给林家承祀。不过当时对兼祧,同宗的兼祧合法化了,不同姓的是模糊地带,林家没有子侄,等到林黛玉长大了议婚,也可能是要求宝玉入赘呢,所以博弈还没有完,这就是林黛玉进入贾府,婚约不彻底公开的原因,双方都想要再博弈呢!

选择“兼祧”承担林家香火的对象,显然贾宝玉是最佳人选,他在贾府是二房次子,与贾敏的亲缘关系最近,林如海家没有啥近支堂亲。过去进行“兼祧”,亲上加亲被优先考虑。此时的监护人,当然是贾雨村最合适了,“兼祧”则贾宝玉最合适。所以在红楼书中,贾雨村时不时的要去看宝玉,希望宝玉能够读好书,能够有出息,需求可能比贾家都要强烈。另外在贾府还有林家的宗亲,前面分析过,林之孝应当就是林家的远亲。为何第七十二回是林之孝说的贾雨村降级?林之孝非常关注贾雨村,也是与林黛玉有关。林之孝和贾敏往贾府转移财产,也需要代理人,林之孝管贾府账房,又是林家宗亲,当然是合适人选,也是林黛玉的另外一个保障。只不过前面分析过,王家怎么搞定了林之孝一家,这一层的保护失效了。贾雨村降职了,贾琏让林之孝与贾雨村少来往,在宝玉娶亲选择方向立场上,贾琏与凤姐一个立场,都在躲避贾雨村。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婚约约定,应当很早就有,在林黛玉进入贾府的时候,就带有谈婚论嫁之目的,而不是在林如海死前。林如海做出不续娶的决定,又没有后代,那么对林家香火,不可能不考虑。对林家财产怎么给林黛玉,怎么以后转给“兼祧”的孩子,都要考虑交待。包括贾敏临死前,林黛玉的婚事,是夫妻俩要商量的最重要事宜。不光女儿是贾敏唯一牵挂,毕竟死后贾敏的香火在林家祠堂,贾敏死后去天国,也要见林家先人,林家不能绝嗣是林如海和贾敏都要负责的大事。香火传承的信仰,在古代是天大的事,不是现在丁克流行普遍无神论的时代。所以贾敏病重的时候,就会与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聊宝玉“兼祧”林家香火的事,不会等到死后由林如海再去启动。贾家派船来接黛玉,应当相关内容早已经聊好了。

贾敏死后她的妆奁和悌己会交给谁谁看管?能够有资格的就是丈夫和亲娘,而丈夫可能续娶,说不续娶也可能变卦,所以答案很简单,当然交给亲娘,然后找到财产监管人。监管人就是贾雨村,在贾敏死后贾雨村送林黛玉去贾府,应当带着贾敏的嫁妆,同时贾雨村有相关清单留存。林如海死了以后,依然是贾雨村与黛玉贾琏一起回来,林家剩下的所有财富算作林黛玉嫁妆,应当也一起带回来了,监管人依然是贾雨村。贾雨村应当有林黛玉的全部嫁妆财产清单,即:贾敏娘家留下的和林如海爹家的财富。这两部分财富,林家的钱修了大观园,贾母那里的钱躲过了抄家,贾母当作私房钱给分了,对此在其他章节详细分析。

贾雨村让宝玉多读书,让宝玉非常不喜欢。第三十二回: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宝玉见贾雨村为何不自在?为何宝玉不能不见?应当贾雨村以前见过宝玉很多次了,说的话应该也都差不多,都是宝玉不爱听的。

宝玉出去见贾雨村状态不好,贾政就非常不满意,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贾政为何对宝玉在贾雨村面前的表现很在意,说明贾政知道贾雨村与林黛玉的关系,也知道贾雨村要见贾宝玉的原因,更知道宝玉见贾雨村的意义,里面有默契。很多红楼读者以为是贾雨村想要攀附贾家讨好贾宝玉,是对古代规则的不了解,贾雨村是翰林,天子的门生,地位很高,虽然他可能是贾家赘婿或干亲,贾家人很贬低他,但以翰林的社会地位用不着的。后来贾雨村补授大司马协理军机,是当朝一品大员,更是贾家王家要仰视的职位,反而是贾家要依靠他的照顾。

贾雨村会保护黛玉,不光是林如海的人情,更有双方共同利益所在。贾雨村是聪明人,一定会维护黛玉的利益。古代师生的关系,利益是双向的,林黛玉也是贾雨村最重要的人脉资源,所以贾雨村肯定会负责到底的。学生也是老师的资源,他对林黛玉负责,就可以继承林如海的人脉圈子,还可以在共同的翰林同榜圈子里面,有更大的话语权和道德高地,否则他就会被同榜圈子给抛弃。

而且林黛玉本身身价不菲,带着林家巨额财富,她嫁给谁,把林黛玉的夫婿扶持起来,则对贾雨村的下一代非常有利,也是贾雨村后代的靠山。扶持下一代是给自己的下一代铺路,过去叫做积阴德,阴德要给自己的后代带来利益。贾雨村与娇杏的孩子出生后被革职,革职后云游一年到了林如海家,当时林黛玉五六岁,即贾雨村的孩子比林黛玉小四五岁,以后他的孩子还要林黛玉一家扶持呢,所以是相互的,林黛玉也是贾雨村重要的资源,帮助林黛玉就是帮助自己孩子,他一定会殚精竭虑。

类似的事情,现在在社会上办事,去找某个领导,人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未必给办,但如果孩子是领导孩子的同学,以孩子同学家长的身份去找领导,只要是顺水和方便,都给办理。原因就在都愿意给自己的孩子铺路留人情的事情。而且若求家长办事的孩子学习优秀,领导觉得此孩子前途无量,绝对会上心呢!还可以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吕后为了保住太子,请来了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商山四皓刘邦请不来,而吕后为太子刘盈去请他们,为啥能够把他们请来呢?原因在于太子是未来,太子年轻,帮助太子、绑定太子,是给自己的后代铺路;皇帝刘邦已经老了,帮助刘邦是为自己的前程,自己已经老朽了,绑定刘邦则在刘邦死后的政治风险,还要自己以及后代承担。二者的风险与收益对比一下,就知道商山四皓为啥这样选择了。

贾雨村对林黛玉是否嫁给贾宝玉也有想法,林黛玉的身价,翰林的独女,还是超级大美女,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如果宝玉不能读书求得功名,在贾府又不是世子继承人,在贾政这一支,正常情况也是贾兰作为嫡出长子长孙排在贾宝玉的前面,以后贾宝玉若不能读书有成,就是一个公子哥和废柴了,还比不上薛蟠会走江湖做生意。不要忘记贾雨村还教过甄宝玉,甄宝玉与贾宝玉还有映射真假的故事,贾雨村对甄宝玉的顽劣非常不屑,暗指贾雨村对贾宝玉的呆痴厌学也非常看不起。贾府后宅,逐步被王家人控制,贾政惧内,薛宝钗、薛姨妈都是厉害角色,在贾府内宅博弈林黛玉是费力的,如果不考虑林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换一个人家去嫁去“兼祧”联姻,是很好的选择,黛玉自带身价,探花侯门出身,巨额嫁妆,皇帝亲信之女,要不是为了亲上加亲,应当可以找到背景更好的人家。黛玉对宝玉因为情字成悲剧,变得白茫茫真干净,是红楼的初心,不过后来为了歌颂爱情伟大的需要,红楼又变成了伟大爱情的悲剧挽歌了。

黛玉另嫁这类想法,不光是贾府要娶薛宝钗了,贾雨村可能也想给林黛玉换人家了,书里面通过林黛玉的噩梦给大家提示,啥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第八十二回写黛玉噩梦:不知不觉,只见小丫头走来说道:“外面雨村贾老爷请姑娘。”黛玉道:“我虽跟他读过书,却不比男学生,要见我作什么?况且他和舅舅往来,从未提起,我也不便见的。”因叫小丫头:“回复'身上有病不能出来’,与我请安道谢就是了。”林黛玉不想见贾雨村了,按礼不正常,对古代师生礼节,在非梦境的状态下,林黛玉不能高高在上对待老师,无理拒绝老师贾雨村求见。

紧接着林黛玉就梦见了父母和贾雨村给她另外择婿了,书里写:小丫头道:“只怕要与姑娘道喜,南京还有人来接。”说着,又见凤姐同邢夫人、王夫人、宝钗等都来笑道:“我们一来道喜,二来送行。”黛玉慌道:“你们说什么话?”凤姐道:“你还装什么呆。你难道不知道林姑爷升了湖北的粮道,娶了一位继母,十分合心合意。如今想着你撂在这里,不成事体,因托了贾雨村作媒,将你许了你继母的什么亲戚,还说是续弦,所以着人到这里来接你回去。大约一到家中就要过去的,都是你继母作主。怕的是道儿上没有照应,还叫你琏二哥哥送去。”说得黛玉一身冷汗。林黛玉梦见给她做媒的就是贾雨村,为啥是他?古代林黛玉要改婚约另嫁,能够有此权力的不是贾府,贾家人的外姓无权决定,需要的是林家族人宗亲才可以。林家近支宗亲没有人,与林家宗亲同等地位的,是父母认可托付的孩子师父,师父可以做主。因此林黛玉婚约林家方面的代表人,决定黛玉嫁谁的是贾雨村,不是贾母贾政等人。贾家人他们能够做主的是贾宝玉娶谁,不能做主林黛玉嫁给谁。贾雨村作为托孤人和师父给林黛玉再择婿,林黛玉再找谁联姻?林黛玉对贾雨村是奇货可居。

此处林黛玉做梦的续弦,很多红学研究者考证是给北静王续弦,包括北静王对宝玉,送的鹡鸰香手串转送黛玉不接等等。如果不是以爱情而论,真的讲门户地位,肯定北静王比贾宝玉更合适,找北静王,贾雨村和贾家都会支持。而且别说给北静王,推荐给皇帝做皇子妃甚至太子妃都可以,贾雨村是天子门生,又补授大司马成为当朝一品在皇帝身边,有机会做得到。贾雨村要是做好了这个媒,有多大的利益?贾雨村没有把林黛玉推荐到皇家或王爷,应当与林家无后,想要林黛玉夫婿“兼祧”林家香火有关,但“兼祧”林家香火也起码可以找一个有望考取功名的潜力股,甚至可以招赘潜力股,借助林家圈子和财力,肯定飞黄腾达在望,有得是可以挑选的优良目标。

看看当初贾雨村的“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林黛玉的婚嫁行情奇货可居,嫁给谁就是要待价而沽,求善价就是找一个好价钱,在贾府大观园就是“匮中”。贾雨村作为他的师父,就是可以做主给她“求善价”,找更好的人家。因此贾雨村对黛玉与宝玉的联姻并不执着,贾家让贾宝玉最终娶谁态度暧昧,贾雨村也不着急,在求“求善价”。

薛宝钗真正的命运,也是与贾雨村有关,但不是有些低俗续本那样,甚至写成贾府被抄,薛宝钗主动勾引和下嫁贾雨村。以贾雨村与王家的对立关系,应当难以做到,而且还有很多礼法上的障碍。宝钗的“待时飞”,应当是薛宝钗在贾府中的命运,也由贾雨村的行为来决定,包括薛宝钗在贾府等着被贾雨村抄家,也可以叫“待时飞”。抄家时候的潜规则,是否把薛家财富分出来留下,还有故事,关于抄家的故事,以后章节分析。所以笔者认为这两句的埋线,告诉读者黛玉宝钗的命运,都是操在贾雨村的手里。

黛玉做了贾雨村的噩梦,此后林黛玉对宝玉读书的态度也有所改变,第八十二回: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又不敢在他跟前驳回,只在鼻子眼里笑了一声。此对话与前面根本不同,为何改变?应当受到了贾雨村的影响和压力,宝玉读书科举一事无成,贾雨村也不愿意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薛宝钗是商人之女,薛蟠葫芦案成为“活死人”导致薛家被吃绝户的压力,薛宝钗一定要嫁给贾宝玉,否则薛家损失巨大。但黛玉与薛家薛宝钗不同,而且按照门当户对的门第关系,林黛玉对宝玉是下嫁,薛宝钗可是高攀,两个人不对等。

贾府虽然是侯门,当时贾政不是长子,只不过是工部员外郎的五品官级别,而宝玉在家里也不是长子,因此实际上的门户地位并不高。第八十四回王尔调做媒道员(南韶道,三品)张大老爷也可以来试探一下招赘宝玉,从侧面说明宝玉在当时社会的联姻地位。虽然他是皇妃弟弟,名义上皇帝的小舅子,但读书荒废考不到功名,没有本事不学无术,只会素质教育的声色犬马和风花雪月,不被社会认可。比林如海地位低很多的道员家独女,就认为能够招赘宝玉了。

林黛玉的门第就不同了,远高于贾宝玉。林家是翰林探花钟鼎之家,贾府宝玉是次房,宝玉还是次子。林如海是前面四代侯爵,林如海的父亲也是侯爵,自己是探花,同时还是皇帝的宠臣亲信,被外放了天下肥缺。翰林的地位虽然七品,但可以穿貂裘戴朝珠,地位比贾政更高。而且林如海还要比一般翰林地位更高,他还当了巡盐御史这样的天下肥缺,之前还是兰台大夫,死前的职位书里没有交待,回京候补的贾雨村都补授一品大员,林如海死时的官位也应相当。当年贾敏嫁给林如海的门当户对,贾敏是袭爵长房贾代善的嫡女,出嫁的时候林如海最多是一个举人,在林如海科举考上探花升了兰台大夫后情况已经不同。在门当户对们底高和巨额嫁妆之外,林黛玉还有额外巨大的优势,她是超级大美女又有才学,美貌在婚嫁价值上,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才貌双全可遇不可求,虽然林家要求“兼祧”香火,但“兼祧”姓林的孩子有林家世袭的爵位,所以林黛玉婚嫁价值奇货可居。贾雨村能够以师父身份做主,就是贾雨村的重要资源。

林黛玉身后站着贾雨村,贾雨村的官职前面已经考证,贾雨村能够平级补授大司马,林如海死时他是两江总督,后来贾雨村是署理兵部尚书在军机,降职又升回来是直隶总督,都是贾府要仰视的实权职位,应当也让众多读者大跌眼镜。贾雨村的职位杠杠的撑着林黛玉,但贾家不娶林黛玉,贾雨村完全能够接受,甚至在新的婚约当中,贾雨村更得利,与黛玉本人所想一定要嫁给贾宝玉不同。因此贾雨村不是黛玉与宝玉婚约恋情的有力靠山,但贾雨村是林黛玉人生的绝对靠山,作为林如海的托孤人和林黛玉的师父,肯定要主张把带入贾府的林家财富拿出来,给林黛玉做陪嫁。林黛玉在贾府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贾雨村则肯定不干。黛玉嫁妆贾家吃进肚子的肥肉,当然不愿意再吐出来,而且在财务能力上贾家拿出来也有困难。因此贾家与薛家论嫁娶的时候,是在贾雨村又被降职期间,等于趁贾雨村失势后,偷偷的干。贾母主持的对宝玉议婚,所谓不让其他人知道,也是不让贾雨村知道。后来林黛玉在贾府莫名其妙的死去,林黛玉的林家财富去向没有交待,贾雨村绝对不答应。因此皇帝要对贾府抄家时,贾雨村行为的幕后原因,与黛玉在贾府的遭遇密切相关。具体关于抄家的博弈,对此以后章节再详细分析。

很多人认为林黛玉身上的林家财富贾家已经贪墨洗白了,所以就可以赖账,如此想法不无道理,应当书中贾府内宅王家人当初也是如此想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林家财富在林黛玉进贾府,以及林如海处理后事,都有贾雨村的身影,贾雨村有林家财富在贾家的清单!而且贾雨村后来当了京兆尹(直隶总督),就是现管,打官司都要打到贾雨村那里。因此贾雨村升值回来当了京兆尹以后,贾家人是一个个的搬出了大观园,最后仅剩林黛玉住在里面。如果贾府是不想归还大观园赖着,肯定要尽可能多的贾家人住进去把园子占住。所以林家财富修建的大观园,贾家肯定要归还林家。

综上所述,林黛玉就是贾雨村最重要的人脉资源节点,贾雨村要保护林黛玉的利益与贾家人博弈,林如海与贾雨村交往的最大诉求就是托孤,贾敏找贾雨村的事也是托孤,贾雨村承担了托孤责任,有他巨大的共同利益,他也在努力尽责,贾雨村的托孤责任是保护林黛玉,保护林家在贾府的财产,保障林家有香火承祀,但不是保护黛玉与宝玉的“爱情”。

未完待续!

斜体字为引用通行本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