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最怕的不是“缺钱”,而是陷入“穷人心态”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曾合著出版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书中描述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现象:印度的穷人就算天天吃垃圾食品,也一定要看电视,他们稍微有点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台电视。
无独有偶,单亲妈妈拉瑞恩每个月可以从社区里领取80美元的食物券,等食物券一下来,她就立刻奔向杂货店。
你是否认为她会用这80美元的食物券购买够一家人吃很多天的价格低廉的主食?不,拉瑞恩用这些食物券买了虾、国王蟹脚、沙拉与柠檬蛋白霜派。
买完后她回到住处开始做料理,一个人享用完用一百七十六摄氏度高温烹煮的龙虾尾佐柠檬奶油。
就这样,一顿饭用掉了一整个月的食物券。
穷人难道不应该更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吗?
然而,事实往往相符,认定自己贫穷的人,会把发给他们致富的种子吃掉,把无偿提供他们的鸡苗鸭苗吃掉。
《贫穷的本质》提到过,“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这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
也许你会想,正是因为这种消费的习惯才导致了他们的贫穷。
但事实可能是,正是因为贫穷才导致他们如此消费。
因为对于穷人来说,他们可以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锱铢必较地存钱,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明白,脱离贫穷的希望和中彩票一样,十分渺茫。
也就是说,穷人不认为自己可以摆脱贫穷的现状。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就能明白了,贫穷,不单单是物质的缺乏,还有精神的贫瘠。
一个是物质上的不足,一个是精神上的匮乏,前者是可以改善的,而后者却很难扭转。
心理学上有两个词可以很好地来解释穷的概念,一个叫作延迟满足,另一个叫作自我效能。
延迟满足,指的是你愿意牺牲当前的利益和享受换取将来更大的利益和收获,举个例子来说,为了尽可能地攒钱,穷人每天必须克扣自己,食不果腹,牺牲眼下的安逸和享受换取未来更多的储蓄。
而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是否能做成事的判断和感受。
譬如,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自己明天比今天过得更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则不然,他们觉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危机,缺乏对生活的掌控感,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这两个能力,都是打破贫穷陷阱的关键,相较于其他人来说,穷人的延迟满足能力和自我效能显然更加脆弱。
这些偶尔的奢侈和放纵,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救赎的恶习,但只有穷人才知道,这才是生活中的盼头和小确幸,让贫穷的生活不再那么难捱。
我喜爱的育儿博主大J提到,在育儿中,最常见的育儿穷人心态就是:
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就是因为去上了那个2万的早教班,就是因为买了5千的绘本。我没花这个钱,所以我孩子不行......
无可厚非,教育需要花钱,但很多人习惯把自己没做到的、孩子不够好的原因归咎到“贫穷”。
如果我们陷入到了“穷人”思维,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大J总结了两个最明显的结果:
1、贪婪 -- 因为投入超出了自己所能负担的,我们对孩子的结果出现了不切实际的预期。焦虑、不耐烦、控制,等等,都是这些产物。
2、狭隘 -- 陷入了牛角尖,只盯着钱,而忘记了其他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躺平、闭塞、抱怨,等等,都是这些的产物。
因为贪婪,我们锱铢必较,投入必须看到产出。于是我们怕孩子不自觉,不上进,于是我们采取“人盯人”,我们替孩子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只要看到孩子“闲着”,就浑身不舒服,孩子完成作业就要加码继续做。
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看似很自律,可是却不能预料,当有一天没有人继续“盯”的时候,孩子能否学会如此充实地生活。
因为狭隘,我们只会盯着别人拥有的资源,自怨自艾,却忘了用好可利用的资源。
更残酷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贫穷,而是“比较贫穷”。
“比较贫穷”套用大J的话就是,“我本来用个小米手机,觉得挺好,但一看周围人突然都用苹果了,我顿时觉得自己很穷,并且产生了焦虑”。
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还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
大部分人没有觉察的育儿日常中的“比较贫穷”思维,同样也会让人们丧失挖掘身边有效资源的能力。
比如一些三线城市的家长们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好是因为接触不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是因为没有学习的机会。可他们也常常会忘记,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有各种替代方案,他们也不会想到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去做些改变或者努力。
“穷人思维”常常令我们忘记:我们压根不需要,也没必要只盯着别人“拥有”的。我们要时常警惕自己是否陷入了“穷人思维”:因为我没有,所以我做不到。
一旦发现迹象,我们要帮助自己切换到“富人思维”,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问问自己:我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是否可以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去实现或者靠近目标?这时,我们往往发现,育儿的道路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