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父亲卖冬枣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稼禾成熟,百果飘香。放眼四望,到处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看到路上络绎不绝的车辆,望着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我的思绪又回到以前帮着父亲卖冬枣的那些日子……

起初,冬枣是在庭院内种植,数量少产量低,故而价格很高。当地的领导层看到了商机,于是将冬枣从庭院引入大田,扩大种植面积,这在当时大大地增加了人们的收入,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连借带攒凑了三千多元钱种上了三亩冬枣树。

枣树种下后,起初外地的客商要到田间地头去收购冬枣。他们每到一处田地,只要是看中了符合他们要求的冬枣,便会留下一定数额的金钱作“定金”,以后甭管哪个客商再来,价格多高,都不能再往外卖了,这就是信用。以前看好你的冬枣的客商,会到别的乡镇看好多园子,等看得差不多了,便会开着大车来挨家挨户地采摘,摘完枣磅秤一称,枣钱一支,交易完成。这种销售方法省时省力,不出远门就能将冬枣卖掉,并且价钱也公道合理。

由于冬枣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冬枣产量成倍增长。很多本地及外地的枣贩很少再到枣农的田间地头去收冬枣,枣农卖枣只得走向外面的大市场去卖,一来好卖,二来价钱高点。看到树上日渐发红的冬枣,干等客商到田里收枣无望后,大半辈子没摸过机动车的父亲,再也不等不靠,立马拿定主意,到县城买了辆柴油机动三轮车,专门用来卖冬枣,当时我也刚参加工作不久。

冬枣最麻烦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销售。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冬枣摘下来就直接拉到市场上去卖,而是要分拣装箱,按类论价。不然,客商一般不会收购你家的冬枣,因为客商收购了冬枣之后,也是按类论价,你早分好了类,客商就省事了,收完枣就按类在气调库里存着,以后有机会出库卖掉就行。当然,也有不分捡摘下来就直接卖掉的,只是这样价格较低而已。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人手少时间紧,只能快速地便宜卖掉。

当时我家的情形是这样的:我白天上班,父母在田里摘枣。下午下了班,我再赶到田里跟父亲把白天摘下的枣运回家。吃过晚饭,一家人再将枣进行分捡。我村冬枣市场小,枣贩少,形不成规模,因此价格较低。为了卖个好价钱,父亲每每总要将枣运到离家四五十里路的大高或下洼市场去卖。采摘大家很好理解,选枣就有些复杂了。刚开始种的那几年,选枣的方式很原始。在屋里或院子里比较开阔的地方铺开一个大包袱,将白天摘下来的枣倒在包袱上,一家人围在包袱周围,用手先将里面的烂枣、坏枣拣出来,然后按枣的个头大小分类,最后按类装入塑料周转箱内,最后按类将周转箱装车。这些环节下来,时候就不早了。每晚大约在10点钟左右,父亲就开着机动车拉着冬枣运往市场。

在最初我家卖枣的那年,我还没有学驾照,基本上就没有摸过机动车。所以卖枣时车都是父亲开着。父亲年过六十,晚上开车,实属不易。每次出发前,父亲总是仔细地给车加满水,添足油,并做好常规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后才启程。我就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提着一把大手电,跟着父亲到市场上去卖枣。父亲开车很小心,车速也不是很快。卖枣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国道,可想而知,晚上的路上车辆来往较多,父亲经常被雪亮的车灯照得睁不开眼,这时总会将三轮车开得很慢,待其他车辆过去之后,再加速往前赶,有时为了过一个路口,需要等好长时间才能通过。几十里的路程父亲不知要停多少回。即使是这样,三轮车坏在半路上也是常有的事。另外,秋季昼夜温差大,夜间特别容易起雾,刚去市场的时候天还好好的,在卖枣的过程中有时就大雾弥漫,等冬枣卖完了,大雾已经弥漫得找不到回家的路,此时,只能将车开得慢些,再慢些,半个小时的路程有时要走上好几个小时。

冬枣从开始卖到卖完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天气也由比较暖和变得寒冷起来。特别是最后几趟卖枣,因为时令已到阴历九月,夜间气温很低,即使父亲每次都穿着大衣全副武装起来,路上还是冻得瑟索发抖,清鼻涕常常流淌下来而浑然不觉。有时到了目的地,脚冻得失去知觉,等上好一阵子才缓和过来。

时间不长我学会了开车,以后再去市场卖枣,车基本上都是我开着,这大大减轻了父亲的负担,卖枣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冬枣卖起来同样也很麻烦。到了目的地,我和父亲先将枣箱从车上按类各搬下一箱,摆在路边等着枣贩来选购。来自全国各地的枣贩,手里拿着大手电,一边走一边往道路两边的冬枣箱子上照,看到有中意的,谈妥价格后,卖家就负责用小推车把枣给客商送过去。等过完称后,再负责把枣倒出来,拿好自己的周转箱,支好钱走人。前面说过,运到市场的冬枣分好几类,客商收枣,并不是每次都收购你所有的冬枣。大多数的时候是只收一类,有时是几类。他看中的收走了,剩下的就再等着别的客商来收购。

赶上行情好的时候,一两个小时就能将枣卖掉返程,如果有时赶上客商来得少了,或者客商收购的冬枣出手慢,就得在市场上等着,等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很多时候等到第二天天亮都卖不掉。秋天的夜间气温很低,在没有任何遮拦的冬枣市场里卖枣,人冻得瑟缩发抖。年轻人抵抗力还好点,上了年纪的人就不行了。每逢此时,父亲总是站起身来,跺跺脚,点上一支烟,在市场来回走动,一来暖暖身子,二来看看行情。当冬枣实在不好卖的时候,枣农有两种选择,一是再将冬枣拉回来,晚上再去卖;二是狠下心来便宜很多将枣卖掉。这种时候卖家一般是便宜将枣卖掉,为什么呢?田里的冬枣还有很多,而且红得很快,不把早摘的卖掉,再摘下来的枣就更难卖了。起初卖枣,因为卖枣的枣农较少,商贩常常要到11点钟后才到市场上来收枣,我和父亲经常为卖一车冬枣等上一宿,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才将枣卖完。

到冬枣成熟旺季,枣贩多起来,卖完枣的时间才稍微有所提前,但卖枣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还是经常有的。即使这样,父亲每次卖完枣,开车到家稍微睡上一觉,天亮后就接着去田里去摘枣,到了晚上仍然要选枣、卖枣,因为这时冬枣红得很快,如不及时采摘,冬枣就会发软变烂,造成减产,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所以这时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这时我就在没有课的时候,请假回家帮着家里摘,到了周末,我和妻子都是赶快回家,帮着家里摘枣。再忙的时候,还要花钱雇人来帮着采摘,并且这样的劳动要持续一个多月。

年轻的我干上两天活都要累得腰酸背痛,浑身散了架似的,年迈的父母的劳累程度可想而知。高强度的劳累,严重的睡眠不足,一段时间下来,父亲看起来满脸灰尘,两眼深陷,胡子拉碴的,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每每看到父亲那为卖枣而日渐消瘦的脸颊,蓬乱的头发,惺忪的双眼,心中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特别是每次卖完枣后,看到父亲拿着一沓沓人民币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时,不知怎的,我竟然有种钻心的痛感。

再后来,家里买了选枣机,盖起了气调库。摘完枣后,在选枣机的几个出口处摆好周转箱,将摘下来的冬枣往选枣机上一倒,电门一开,冬枣顺着传送带流到不同的周转箱里,摘了一天的冬枣,半个多小时就能选完,这比手选不知要提高了多少倍。选好的冬枣也不用急着去卖了,先存在气调库里,等上个把月,等大田里的冬枣卖完了,枣贩们就会找上门来收枣,而且因为此时冬枣减少,价格比当初大量上市时还高出一些,既增加了收入,又减轻了劳动量,父亲再也不用开车晚上到市场上去卖枣了,我的压力随之也减了许多。

父亲去世后,母亲年事已高,我也忙着上班,家里没有人再有精力去侍弄冬枣树,于是全家商量后将满地的冬枣树卖掉,将地包给了村里的一户人家。自此,我也彻底和田地告别。想到父亲亲手种下的冬枣树最后的结局竟是这样,当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沾化的金字招牌,响彻大江南北并逐渐走出国门的沾化冬枣,那几年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中的经济状况。但每每想起父亲因卖枣起早贪黑而日渐憔悴的面容,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快乐不起来。直到现在,在这冬枣收获的季节,每每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打工者,络绎不绝的装满冬枣的车辆,总会有一股别样的情愫升起在心头……

作者:刘利军,滨州市沾化区黄升中学教师,热爱文学,喜欢写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