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竞争时代,你的品牌为什么失败了?
在营销中,消费者的认知比产品的事实更重要,因为认知对消费者行为有实质性的影响。
认知是指一个人选择、组织并解释外来信息输入,以产生内心世界的意义过程。
认知不但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而且还依赖于刺激物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常识和文化背景。
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依赖认知而不是事实。
消费者依靠的是自以为重要、真实、正确的认知, 而不是具体的、理性的、经济的信息。
所以,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当消费者掌握的据以作出购买决定的信息足以充分时,通常他们就不会相信与此相冲突的大批信息或资料。
在消费者看来,自己的认知就是真理,尽管个人的认知未必正确。
现在的品牌面临着更多精明的消费者-他们不再满足作为市场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再容忍“我们制造,你们使用”或者“我们说,你们听”的营销方式。
消费者有自己的主见和认知。
如果说过去是一个“请消费者注意“的时代,那么现在则是一个“请注意消费者”的时代。
品牌营销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将产品铺到市场中;二是将产品铺到消费者心中。
能否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成为事关品牌生死存亡的关键。
但许多品牌往往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结果大批产品从工厂中生产出来,进入了市场,却始终无法进入消费者的心中,最终导致营销的失败、企业的衰败。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定位大师特劳特发现企业的竞争焦点开始从市场向顾客的心智转移。
营销就是要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智规律,利用心智规律,并促使其转化为购买动机,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营销就是要将产品铺到消费者的心里去。
企业一定要去了解产品以及竞争品牌在消费者认知中的地位,因为营销的战场在消费者心中,产品的质址和销散不再由制造商判定,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
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营销价值,重要的不是该价值是否真实,而是消费者相信什么;不是消费者能否了解这项产品与其他品牌的差异,而是消费者心中想的是什么。
品牌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智,研究如何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突出自已,树立自已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一个特定形象,如今营销的焦点也就转移到顾客心智的争夺战上。
那么,品牌怎样才能走进消费者心智,赢得消费者的认知呢?
第一、 要寻找产品与消费者心智之间的诉求点。
从某种程度而言,产品是死的,需要营销人员去激活它,从而让消费者信任它、购买它,那么营销人员需要找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相通点,找到那个能牵动消费者的点。
第二、要善于刺激消费者心智的兴奋点。
消费者对一些企业营销活动或产品可能感兴趣,义有可能对一些企业营销活动或产品无动千衷。营销人员要做的就是让消费者对感兴趣的产品有欲罢不能、非买不可的感觉,并想方设法延长其对产品的兴奋感并形成多次购买或口碑效应;对消费者不感兴趣的营销活动和产品,要设法让其有兴趣,积极提升兴奋度,要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认知共振。
第三、要挖掘产品的亮点,满足消费者心智的期待值。
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让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记住企业的产品,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去深入地挖掘产品的亮点,让消费者想忘都难忘。
比如,性价比可以是亮点,产品的新意、创意可以是亮点,产品的高科技含址或悠久的历史,等等,都可以塑造成亮点。
由于消费者认知的差异化,企业要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有很高明的智慧和胆略。
如今,品牌竞争最重要的资源已不是土地、资本和人力,而是顾客的心智资源。
在竞争时代,品牌必须在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个细分品类,明确定位,让自己的品牌成为行业里的主导,牢牢占领顾客的心智。
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拿下顾客心智的制高点,那么这个品牌将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真正进入顾客心智,品牌才算是真正的诞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