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筵席】/张愔

吃筵席

张愔

想必每个人都吃过筵席吧!想必几乎家家户户摆过筵席。

每逢过年过节,亲朋好友相逢时刻,簇聚一块,立即摆开宴席阵。餐桌上顿时刀勺晃动,杯盘交错,赴宴者顷刻间面红耳赤,食相百态。可一说到“筵席”,自然比起宴席,那是要隆重得多,气派得多。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吃筵席的场面,可以说天南海北,风俗习惯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筵席花样、品质、色泽以及形式截然不一样。包罗万象的吃食种类,五花八门的美味佳肴,大锅小灶,小蝶大碗,尽显各自特点。

吃,自古以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原始时期起,远古先民 ,为填饱肚子,风餐露宿,四处漂泊,采摘野果野菜,到后来,人类发现了火,便开始扑捉飞鸟,围猎野兽,杀生宰畜。自从进入群居生活,人类共同劳动,集体生活,或许便有了宴席的端倪。

提起宴席,难免不由得会使人想到目下风靡农村的筵席。现如今,在农村各地,大凡儿女结婚,老人安葬,盖房上梁,小孩满月,娃娃升学等等,只要家里适逢重大事宜。于是不少人家按照村里传统惯例,非摆宴席不可,这就是名符其实的“筵席” 。

通常情况下,举办筵席 的目的 ,无非图个热闹吉祥,大庭广众之下彰显一下热闹气氛。筵席开始的这些天,主人家早早里租来“连三锅”,大敞篷街道里一搭,且摆开了阵势。一连几天时间,乡里乡党,随份子,送人情,你来我往,络绎不绝,煞是热闹。

近些年,农村过事的席面,主要以“十三花”、“十猪头”为席首,如若大件鸡鸭鱼肉肘子,必上筵席,因此,吃筵席的人关心的是否有大件上全。不管谁家过事吃筵席,事前必先请好大厨师,当然这些厨师都是主家多次挑选的,而且在方圆十里八乡算是顶尖炉头。过去,农村吃席面很是讲究,席面的好坏,关键凭这些厨师能否在很短时间内耍出手段,玩出花子。选料再好,厨师手艺不高,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席面不美观,从而缺失新鲜感。原来使人心里美滋滋的筵席就会变成人们品头论足的焦点。俗话说,好厨师真个怪,手一捏一道菜。的确,厨师本事高强,席面做得里外光堂,重在真材实料,而同时也需要厨师有过硬的技艺。在农村的筵席上,好厨师,一勺一刀,零敲碎打,做出来的席面,色、味、香,搭配协调,颜色对称,味道飘香,食者未动箸,食欲马上来。不管是蒸、煮、炒、拌,在厨师手里,转瞬间魔术般的摆上桌面,满桌喷香,惹人胃口。

前些年农村人吃席面,从不讲究理势仪表,就当在家中吃饭一样,随便,自然。席面摆上来,大家不扭扭捏捏,认识或不认识的,新客或旧相识,忽而一拥而上,拿起筷子跃跃欲试,性急的人,还没等大家动手,筷子一闪,几粒胡花生早早落入口中,一人动,大家一齐跟上,一场席面就这样开始了。只见低着头囫囵吞枣般的大嚼大咽,转眼间风卷残云似把碟子的菜肴送进了肚子,吃饱了,然后摸摸满嘴油渍,点燃一根烟,美美的吸一口,悠哉悠哉。再说那些老太太吃席面,筷子没动,先要一个肉夹馍。再看,孩子们吃宴席,吃的少,糟蹋的多。席面还未备好,就一群群强先占好位置,菜刚一落桌,你看那一双双脏兮兮的小手,像比赛似的,一哄而散,抓起爱吃的肉菜,一把塞进嘴里,吃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不是为了吃筵席,只是跑到筵席场合,似若无人的尽情撒欢,轮起筷子在碟子乱敲一番。

现如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你走到哪儿,各种琳琅满目的食品,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养生已经成了人们在席面上常常谈论不休的话题,吃筵席慢慢褪去昨日的光环。农村过事吃筵席,不再使人馋涎欲滴,口舌生津。许多大厨师,费尽千辛万苦做成的席面,也不再炫耀人目,即使厨师使尽绝招,只见席面上剩下就是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肉菜!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生活节奏的加快,优越的科学饮食逐渐普及,农村流传已久的吃筵席,开始一天天的淡化。那种欢快、粗放、无拘无束的筵席场面,今后怕是无法再看到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愔,陕西礼泉人。网名无名,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多篇教育教学论文,随笔发表在国家级,省市级报纸刊物。曾在陕西农村报,小康导报,咸阳日报刊登新闻通讯稿件数篇。


主       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   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0)

相关推荐